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范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襄城田伯蒼(培林)博士敎澤留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2期  作者:李竹同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田培林 奖学金 教育 师范

    民国六十六年十二月四日在台北市国立师范大学礼堂有一次盛会,出席人士多为敎育学术界,包括杨亮功、阎振兴、张宗良、査良鉴、潘振球、林本、及立监两院敎育委员会召集委员张希之、刘延涛等共八百余人。此项集会,乃为纪念已故敎育家河南襄城田培林(伯苍)博士八秩晋五诞辰特别擧行的学术讲演会;并且由田夫人立法委员程毅志女士在会中颁发「田培林先生奖学金」。大会由田先生奖学金保留委员会主席师大敎育硏究所所长黄昆辉主持,首先报告:逝世已两年的田敎授,自大陆来台,始终执敎师范

  • 文章趙淑愚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7-03-25
    关键字: 赵淑愚 乡村 教育 师范

    调叔愚任鄕村敎育部主任,该学系之宗旨与课程,皆其所手订。大学生开始下鄕,叔愚促进提倡之功,尤不可泯。叔愚做学问,向重实际,能在事上行其所学,幷有志创办鄕村师范学校,以试验其理想生活之主张。同时陶知行(后名行知)亦具此志。于是二人同受中华敎育改进社委托,共创拟试验鄕村师范学校计划。而改进社鄕村敎育之事业,由叔愚策画进行,故致力独多。后觅得南京和平门(原名神策门)外晓庄(原名小庄),以筹设试验鄕村师范学校,简称为晓庄学校。晓庄学校,于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在劳山

  • 文章老敎育家李崇武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7-01-25
    关键字: 李崇武 教育 师范 军训

    老校长」老而弥坚假如说敎育工作是一种奉献,那麽吾师李崇武(振云)先生对国家社会和他数不淸的学生们,眞是奉献得太大太多了。崇武师是河南汝南人,民国六十六年农历元月二十五日就是他的七秩晋三华诞,但他精神攫铄,身体健壮,不弯腰不驼背,连一根白发也没有,看起来不过是五十许人,现在还在担任私立龙华工专校长,孜孜不倦的在为敎育工作而努力,竞竞业业的在为国家培植实用的科技人才。「老校长」是我们河南省立百泉鄕村师范同学对于崇武师一致的尊称,因为我们自从立雪程门,亲炙敎

  • 文章河南省立中学与省立师范学校之杂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杂忆 教育 河南中学 河南师范学校

    拜读张邃青乡兄大文,引起我对八、九十年前河南省立中学与省立师范学校的回忆,拉杂记来,以供参阅。清光绪三十年(西元一九〇四年)颁布废止科举,改办新制学部,各省遂有普设学堂。为培养这些新制学堂的教师,乃筹设优级师范学校,招考当时文人秀才廪生加以训练,虽然为数不多,但他们都很努力而且优秀,到后来成立的学校任教,对国家社会贡献很大。民国二十年前后,我到开封中州中学就读,就遇见好几位老师,例如:王桂庵、高少轩、程揖唐、李继邺等诸先生,都是优级师范学校毕业,很有

  • 文章泉師溯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辉县 百泉乡师 师范教育 校史

    河南省立百泉鄕师是民国二十年由省立民众师范学校改制成立,现在已经四十九个年头了。我于民国二十一年入学,二十四年毕业,一幌也是四十多年,虽然将近半个世纪,但有些事至今记忆犹新,囘首前尘,颇堪玩味!爰以泉师溯往为题,写一点囘忆,以为母校纪念专集补白。幽雅的环境母校的校址,旧为百泉书院,北伐后村治学院曾建校于此。记得母校校歌开头便是:「冷冷百泉,苏门之阳,东依九山,西凭太行,吾校巍巍,在水源鄕……」校景之美,在这几句歌词中,就可以想见了。百泉是河南有名的风景区

  • 文章故土芳香憶千情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喬珮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安阳师范 家乡地图 安阳 往事回忆

    正式考取家鄕初级师范学校第三名,但兄弟间为了须得交纳六块银元保证金,双方闹得不可收拾,我的大哥一向主张我应该去某商店先做学徒,这明明是一套自我阴谋的陷阱,那时我坚决反对,心理上已有最坏的打算—就是要脱离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庭。逢此紧要关头,讵料大嫂不但不帮我讲话,反而站在大哥立场,多次劝我去商店作学徒,也为上策。这时我眞不懂,为何我一向在心目中敬爱的大嫂,转眼之间就变为不仁不义的粗人,自此她在我的心扉里,即改变了形象。因为她的确不再是「包丞相大嫂的典范」—后知她

  • 文章張履壽傳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7-02-25
    关键字: 张履寿 家世 教育 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学监

    张履寿、字静仁,河南孟县人。淸光緖某年,生于西鄕中陂村。先世务农,及父富山,仍力田佐家计。履寿生性笃实,且知稼穑艰难,故读书不尙浮文。十七岁、游邑庠,旋食忾。庚子变后,晋省以赔款创立山西大学堂,履寿北上,考入中斋,继升高等科,精硏中西学术,学行最优。既毕业,以通判分发河南省补用,涉大河,游淇园,登啸台。览中州文物之盛,学日以宏。入民国,应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之聘,任学监,继主校政。本农家坚忍勤苦之精神,培植后进,敎者不辞其苦,受者皆乐其成,校风淳朴,为

  • 文章十載艱辛耕耘 桃李香飄天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馬鴻奇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周祖训 人物生平 教书育人 信阳师范学院 投身抗日

    周祖训先生,字绍言,一九〇六年生于河南省内黄县周宋村。父母早逝,由祖父坡公抚育成人,因名祖训。一九三三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一九三七年二月河南省教育厅任命周祖训先生为省立信阳师范学校校长,先生二月十四日到校接钤视事。信师当时在省内师范学校中规模较大。学校分为两院,男女生各六班。女生部为一院,男生部为二院,男女生分院上课。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开始。是年九月,先生以临近战争地区聘来了一批年青有为的教师,如胡宋棻(字梅村)、环家珍(字惜吾

  • 文章我教英文三十年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魏富年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英语教学 台湾师范大学 教学经历 回忆往事

    金门去啃。后来又听英文广播,就这样读了八年。五十四年退伍下来竟顺利的考上台湾师范大学。师大快毕业时,听说育达待遇不错,就去试教。我把师大所学的教材及教法全都用上了,还带了个橘子,作为教授内容实物,所以我以第一名录取了。当时育达的学生程度稍差,但学校要求极严,每次月考过后,就把考卷密封起来,再交换老师批改。我在育达教了八年,逐年改进教学方法,终于达到了「运用自如」的阶段。我指的「运用自如」是教学生答题之方法,不论你英文会不会,就能考得好成绩。比如考「some

  • 文章安阳师范的回顾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陳蘭秀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安阳师范 求学回忆 同窗情谊 《大刀进行曲》 《空军进行曲》

    我进入安阳师范是民国卅一年,正値日寇侵占县城时期。安阳有的学校已随政府南迁,多亏本地热心敎育先进们的奔走努力,各校乃次第复校,尤以安师复校最早。当时暂借县立第一小学敎室上课,后迁到马号街战前私立大公中学的校址。男女合校,分班上课,男生三班,女生两班。校门通往校本部,是一条笔直宽敞的大马路,校门口有传达室,校工老杨职司门禁。校路的左边是附属小学,右边辟为校园;园内花木扶蔬大树成荫,有凉亭,石桌,石椅供读书休息之用。园内有条小河,蜿蜒在树丛中,两岸杨柳,随风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