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孔子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孟之人生哲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哲学 儒学 人生

    所謂人生哲學,就是人生理想的別稱。人生何以必須有理想?是因爲有了理想,才有目標與方向,照著方向前進終能達到目標事業成功,無忝所生。所以大學裡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就是有了理想目標,「有定」就是有了確定的方向,方向定則心才能靜下來,心靜下來才能「安祥」,安祥了才能思「慮」進行的方法步驟,最後終能「得」達目的而成其願望。換言之,就是「有志竟成」。由此可知,人生哲學,對於人之重要,人的一生,其成敗全賴於此...

  • 文章素王孔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2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孔子 春秋时期 鲁国 素王 夹谷之会

    平凡的身世,神秘的出生:孔子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先祖本为宋国贵族,他的六世祖孔父嘉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杀,其子木金父逃亡到了鲁国落户,家世中衰。到了孔子的父亲孔纥,号叔梁,人称叔梁纥,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是一位能征惯战的武士,因战功被封为陬邑大夫,是一种不能世袭,只食禄田的官。叔梁纥娶妻施氏,多女无子,妾生一子名孟皮,却又是一个跛足的残疾孩子。为了求子心切,乃向颜氏家中求婚,颜氏有五女,都尚未出嫁,此时叔梁纥已六十,颜氏以其年老,不便强要女儿出嫁予他,便

  • 文章(古今鄉賢)黃國璋的理念世界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3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97-01-03
    关键字: 黄国璋 孔子 传统习俗 欧阳修

    国瑾中学外景•「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鄕。」是北宋欧阳修所作「相州画锦堂」开头两句话,以彰表北宋名相韩琦,如以断章取义解释,则显偏狭。而全文彰显韩琦治国理念,是修齐治平之经国理念,绝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者。至如西楚霸王项羽不免有「大丈夫富贵而不还鄕,如衣绣夜行。」所谓「衣锦还鄕」之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汉高祖刘邦与鄕亲父老欢聚时,亦不免兴奋得涕泗横流,而有慷慨激昂之「大风歌」!我国之教育理念由来已久,孔子有「有教无类」之思想,在两千多年前已大行。孔子以前

  • 文章赴美祭孔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孔子 美国祭孔大典 中华文化

    一、前言至圣先师孔子,终生持着「学不厌,敎不倦」的精神,使他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圣人和万世师表。他主张有敎无类,但力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朋友有信的人伦常规。并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其最高理想。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不仅在中国为二千五百年来中华文化的基石。在世界上,亦发生宏远的影响。他深深的影响邻近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他启发了十八世纪欧洲法国的启蒙思想,也孕育了现代的民主思潮。在此世局动乱人欲横流之际,孔子的文化精神,实乃救世良方,亦举世最伟大的敎

  • 文章風雨一杯酒 江山萬里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王孝松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孔子嫡孙 孔德咙 笔墨作品 诗词 骨肉亲情

    今年五月十九日,孔德懋女士收到了她在台湾的弟弟,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孔德咙先生题写的对联:风雨一杯酒 江山万里心这是姐弟俩分别四十多年来,孔德懋女士第一次收到弟弟的墨迹。孔德懋和孔德咙一块在孔府长大,父母早逝,大姐去世也早,姐弟俩相依为命,感情笃深。直到孔德懋十七岁出嫁,姐弟俩才分开。孔德咙先生曾写过两首《怀二姐》的诗。一首曰:「黄昏北望路漫漫,骨肉相离泪不干。千里云山烟雾遮,搔首独听雁声寒。」另一首曰:「铜壶露响三更幽,独对明月感旧游。何当再逢共话夜,晩雁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