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历史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府·福佬·客家人祖籍中原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地方历史 区域文化 社会研究

    近讀前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鄒魯(字海濱,廣東大埔人)所著囘顧錄,談到廣東鄕土歷史,從移民和語言上分析,證明廣府人,福佬人,客家人,其祖先都是來自中原。此說爲他書所未見,誠屬奧秘難得文字;同時,也足以說明中原文化之廣大淵源,不禁令人鼓舞?謹抄原文如後,供我讀者齊來欣賞。吾粤有三種方言,㈠廣州話,㈡福佬話,㈢客家話。因方言之不同,粤人遂成爲廣府人,福佬人,客家人三系。世人以此三系之言語,與中原不同,有誤爲非漢族者。其實今日之粤人,均非土著民族,皆來自中原者。祇因...

  • 文章馬車時代與騾車時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地方历史 交通建设 河南社会生活

    开封往夏邑。那一段路是河南省东部平原的官道。其直如矢,其宽度可容八辆至六辆骡车并驾往来,等于今日八线至六线公路。官道两旁杨柳成排。每十里有一亭,是三开间的瓦房。当时虽然没有亭吏常驻,年久失修,仍然列在路旁。除此以外,路旁每有村庄,便有溪或井与水槽设在杨柳之下,为飮骡马之用。[1]那样直线、宽敞、平坦的大路,以骡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一辆骡车使用双套或三套,即辕内一匹之外,另用一匹或二骡子为边套。车上有蓬,车盘装载皮箱,布包,[2]网篮,不下数百斤。旅客最好的坐位

  • 文章白狼史話(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程玉鳳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白狼叛乱 民初河南 白朗 地方历史

    廿七贅語白閬死時,其獨子名振東,字書香,年十五歲,性沈毅、寡言笑,狼背猱腰,面容淸秀,目光炯炯,機智過人,孝友忠信,酷肖乃父,紹志繼事,不忘父仇。越年,走陜北黃龍山,從鄕人樊鍾秀擧兵,反袁護國,抨擊「洪憲」帝制,卒斃梟酋;尋隨樊氏參加靖國軍之役,以應西南「護法政府」之師;及陳炯明叛,間關入粤靖難,因功升充趙天淸部連長,守衞「大本營」,大元帥孫中山先生獲知其爲白閬之子,連曰:「好漢!好漢!」讚勉不絕。民國十三年九月,孫大元帥在廣東韶關督師北伐,特任樊鍾秀爲...

  • 文章鄧縣的孝悌節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人物传记

    一、孝悌感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皆良知良能,至性所廹,鄧志所載事跡,歷歷如繪,感人極深,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爲廣敎化,厚風俗,勸人孝悌,特爲之表揚。㈠陳應徵,明代鄧州人,南義俠,有勇力,性極孝悌,適其父鎭甘州,死於任所,時邊患甚急,徵以馬革裹父死,身負其弟,手持利刄,衞護繼母之騎,突險而歸,途中遇寇,從人爲之股,獨應徵不懼,慷慨諭以情實,使寇感嘆,相送入關,不慕仕途,終沒於家。㈡張桂榮,明代鄧州人,心忠厚,性孤介,重厚寡言,父死,榮盧墓三年,朝夕泣血,...

  • 文章洛陽鄉賢劉福榮先生追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区域文化 学校建设

    洛陽鄕賢劉福榮先生號仁菴、洛城東南鄕太平庄(卽蘇秦故里)人也。少讀詩書、聰穎過人。年長後歷任地方自治基層工作,任勞任怨,成就甚巨。如排難解紛,和睦鄕里,從事地方敎育,興辦小學校,多有不平凡的貢獻,極爲鄕人所推崇。晚年,更致力於女子敎育之創辦。時値民國初建,地方風氣,極端閉塞,女子學校,向付闕如。獨劉氏排除萬難,力倡興辦。洛陽縣立第一女子小學,設在洛城東華街,卽爲伊所奔走呼號而創立者。劉氏並擔任第一任校長。對經費之爭取,校園之建設,不三年規模卽已粗具,奠就...

  • 文章大節凜然的史可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陳時昌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史可法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人物传记

    不屈于威武,不惑于利誘,於山河破碎時,能表現得忠心耿耿,爲國犧牲,在明末的忠臣義士中,史可法是第一人。史可法有遺書五則,其中一則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負國之臣,不可言忠。身死封疆,實有餘恨。得以骸骨歸鍾山之側,求太祖高皇帝鑒此心,于願足矣!」這是他一片赤誠的表現,雖然他未能得葬鍾山之側,而暴屍揚州,但他磅礴的正氣,偉大的人格,犧牲的精神,足以垂芳千古而不朽。身世與遭遇史可法字憲之,一字道鄰,河北大興人,寄籍河南祥符,生于明神宗萬曆三十年,父從質,母尹...

  • 文章中原的秘密宗教(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劉心皇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地方历史 河南文化 秘密宗教研究

    陆、一字道一、创道者之神灵一字道,中国佛敎禅宗之属,成立于淸光緖三十一年,其祖曰李淸三,河南襄县河沿李[1]人。淸三出自农家,不识书,性忠厚,有古风!五十岁时[2],遇八仙[3]于路,同行约数里,谈皆天机,并嘱令代天传道;淸三付之漠然,毫不介意。及夜,复梦见八仙立于牀前,李铁拐曰:「因汝与佛有缘,故托汝替老母[4]办理收圆大事,万勿推诿!」遂以修炼秘术授之,直谈至四更时分始去。既而又遇八仙于野外,促令火速开始!自此,天天在其头上说话,催促!旁一无人,即与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