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画展览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欣見國畫名家高鴻慶台北大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高鸿庆 画家 书画 展览 国画

    八十二)年不特书法被郑州市黄河游览区刻列于该区碑林,另一件巨幅「芦雁」参加北京全国敎师展,由七千余名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高君诗词蕴陆放翁与辛弃疾之风,具民族观念与爱国情操;治印与书法相融,有笔墨韵,具金属趣,刚柔并济,功力不让前贤;他的画作,笔性纵恣不泥成法,气韵生动充满灵气。他的四君子及墨荷墨虾,笔墨老辣厚重极见火候,将国画传统内涵,表现无遗。他的花鸟画,虽然生动活泼,十分传神,但笔者认为其中以「芦雁」最具代表性,有元王渊之神,亦具清边寿民之韵,落笔

  • 文章王成喜在台畫展嬴得贊譽與殊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王成喜 画展 画家 国画 展览

    洧川县同鄕会等,不再一一介绍,由以上活动,可见王大师伉俪此行,不仅作品获得了最高的评价和最高的荣誉,同时也得了眞摰的友情。王成喜的展览活动在台湾掀起了一阵狂热,祇是,由于档期有限,时间短促,中南部各地向隅者,都渴望能一见王成喜的梅花,为应各方面不断的要求及反应,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推广梅花运动委员会及有关热心人士的赞助下,林董事长富田先生,特别在台中市设立了一所「王成喜书画陈列室」,地点在台中市大隆路二十号十三楼之三,占地约六十余坪,请有专人管理,长期

  • 文章成喜畫會梅花展展出的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蔣緯國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王成喜 国画 梅花 展览 书画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原因含有:一、中華民族有堅忍不拔,刻苦奮鬥的精神;二、中華文化有中道之道統,兼容並蓄的特色。惟其能堅忍不拔,刻苦奮鬥,始能愈挫愈奮,巍然屹立;惟其有中道之道統,兼容並蓄,乃能取長捨短,歷久彌新,而梅花自然成爲全中國的國花。此正足以代表其精神與特色,獨傲風霜,愈冷愈開花。只要有土地就有中國人到達,只要有中國人,就會將梅花精神傳播到達。王成喜先生現服務於北京燕京書畫社,刻苦鑽硏我國傳統的繪畫技術三十餘年,擅寫意花卉,尤愛...

  • 文章王成喜畫梅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王成喜 国画 展览 梅花 书画 画家

    大陸名畫家王成喜先生梅花展將於三月十九日假台北國父紀念館展出七天,歡迎參觀!—編者

  • 文章濃艷大雅十分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秦嶺雲·李準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王成喜 画家 梅花 展览 书画 国画

    梅花神姿綽約,暗香疏影,開放在嚴寒風雪中,更顯得品格清奇,爲歷代畫師所傾倒。中國歷代畫梅的人不絕如縷,大概是因爲梅花的形象、性格有一種堅貞不屈,遺世獨立的精神,畫梅的人和看畫的人,也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以梅花品格寄托志向,砥勵節操。以梅花「人格化」的魅力,引起具有東方哲學精神的人的强烈共鳴。畫家王成喜的梅花,近年來聲譽鵲起,他筆下的梅花,自然茁壯,一派生機,一望可知是沐浴在春風中的野梅,濃艷瑰麗,挺拔剛健。給人一種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的感覺。歷來畫梅格...

  • 文章又見梅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張弘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王成喜 画家 国画 梅花 展览 书画

    寂靜的曠野,一片蕭瑟,一樹傲霜怒放的紅梅劃破冬日的冷寂,傲然佇立在茫茫風雪之中。只見滿樹芳菲、紅萼累累,如同落霞胭脂一般,迎著冬日的陽光,映著雪色,分外精神!這時,似有微風吹過,拂落梅花如雨,彷彿又有清冽的芬芳一陣陣地襲來……。這,是王成喜先生筆下的紅梅報春圖。多年以前,由于家境突變,我曾一度生活在孤獨苦悶之中。記得,那年冬天,我突然收到遠方一位朋友的來信,打開信箋,一枝紅似丹霞的雪梅,躍然紙上。那清俊的面容,那淡淡的花香,還有陸放翁的名句:「寶劍鋒從磨...

  • 文章河南名畫家張文德先生畫歷简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张文德 画家 国画 丹青 展览 芦雁

    國內蘆雁名家張文德,頃應台南巿立圖書館之邀,於三月七日至十四日在該館中正藝廊舉行「百雁百鶴展」。張氏於七十七年三月於高雄港務局秘書室主任退休,在此之前,曾於高雄、台北、台中、澎湖、花蓮等地,應邀個展十餘次,並編著「雁與蘆雁之硏究」一書。張氏退休之後,旋受台東社敎館羅朝明館長之邀,個展台東,翌年先後展於苗栗、桃園文化中心,繼而七十九年八月復個展於基隆。嗣以張氏知交張培耕先生之介,於是年起,執敎於佛光山叢林學院專科部迄今,張氏近年以來,課餘之暇,手不停揮,尤...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