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佩孚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吴佩孚开府洛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吴佩孚 洛阳 巡阅使署

    蓬萊吳子玉將軍,以一北洋陸軍第三師師長,崛起衡陽,數年之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於是扶搖直上,而兩湖巡閱使,而直魯豫巡閱使,乃開府洛陽,坐鎭中原。各省多派代表,集中洛陽,往日之九朝都會,幾乎又形成爲軍政重心。「人傑地靈」,信然!誠然!其後總領十八省聯軍,四照堂點將,查家墩再起,叱咤風雲,名滿天下,吳子玉亦可謂一世之雄矣。先是袁世凱於民初當國時,在洛陽城西,大興土木,建築營房,規模宏偉,用地頗廣,其中有東西兩花園,世人所謂西工者,是因在洛陽城西興工而得名,...

  • 文章我所知道的趙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2期  作者:張鈁 陳子堅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赵倜 袁世凯 潼关议和 皖直矛盾 吴佩孚

    实则暗中派员到河南调查赵倜的实力,认为赵倜的豫军无战斗力。如果当时皖系要对赵倜下手,李纯的援助是不足恃的。冯国璋下台,徐世昌继任总统,直督曹锟渐形成为直系领袖,赵倜又派人与曹锟联络。时曹锟与段褀瑞间的矛盾渐大,曹认为赵倜是老实人,且直豫接壤,遂引为同调,并答应支持他。一九二〇年四月间,赵倜还亲自到保定参加了以反皖系为目标的直、苏、鄂、赣、奉、吉、黑和河南的八省军事同盟。至此,赵倜完全从皖系转变到直系方面。在一九二〇年直皖战争之前,吴佩孚率部由衡阳北撤,事前吴

  • 文章我在中原雜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易大德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杂记 诗词 吴佩孚 报国 军旅生涯

    三、輓吳子玉予以爲吳子玉將軍,除「助曹賄選」,「堅持武力主義,」以致兵連禍結,國亂民憂,爲我政府申討之罪過外,至其作戰之英勇,生活之嚴肅,與夫國家思想之堅定,民族氣節之忠貞,多爲國人所欽佩。故於追悼會中,予曾致送輓詩二律,以表敬意。其一書生投袂起蓬萊,百戰威名震九垓。上將旌旗千里望,中州風雨八方來。當年豪氣呑湖海,晚歲雄心付酒杯;武力知非長治策,燕臺老死爲公哀。。其二都門非復舊畿疆,三載深居暗自傷;垂老廉頗(平聲)難報國,思歸吳起已無鄕。黃冠寧受新朝命,...

  • 文章吴佩孚堪称民国一完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1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吴佩孚 直奉战争 张謇 四不主义 冯玉祥

    一、秀才出身,由军腾达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出生于民国前三十八年(一八七八年、清同治十三年三月),家境不裕,青年辍学,乃投身军旅,藉以维持生活。仍抓住机会认眞读书,年二十三岁,考中秀才。继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正式任职军官。辛亥革命后,一路扶摇直上。民国二年已升任团长,任陆军第三师师长后,晋升中将。南北战争发生,北洋政府欲统一南方,吴奉命率军进入湖南,先后驻节岳州、衡阳。民国九年,赵恒惕等主张湘人治湘,与吴军时生冲突。其时为皖系段祺瑞执政,吴为

  • 文章吳秀才與河南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趙介民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吴佩孚 生平 赵倜 直奉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北望满州,勃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后,土地割,甲辰后,主权坠,版图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奋身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莱游,念弥陀。这首词是吴秀才套满江红调子,以写出他对东北的抱负和雄心。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县人,他十九岁高中登州府试第二十七名秀才,到后来他虽拜孚威将军,当上了大军统帅,时下一般人背地仍以秀才称之。吴幼读诗书,对希圣希贤颇下工夫,嘴里常哼着志士不忘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