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资料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歷史的呼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7期  作者:金劍 出版时间:1987-07-30
    关键字: 历史的呼唤 诗歌 历史资料 情感抒发

    滿目的秦雲漢樹一胸的唐風宋月西望咸陽 東眺洛都俱都是古代的殘垣廢閣而遠征大將軍的威儀何在宮女的紅顏已隨鏡波消杳諸帝駕崩 諸后驕軀腐蝕那手植的柏桑猶在 枝葉猶新隨風吟誦「阿房宮賦」字字血淚 徙增無限悲憤伸手觸及那大漠長空有衞靑的雕翎 馬援的飛鞭以及李廣的弓弩 班超的利劍和王昌齡塞上的悲壯詩句化作鵬鵰在蒼穹旋飛啊啊 鄕關何處 征將已凱歸那「不敎胡馬渡陰山」的豪氣壯語曾響徹幾個戰雲密佈的世紀當年的銅山西崩 洛鐘東應當年的投鞭斷流 赤壁鏖兵當年的銅雀台春深 未央宮夕陽墜落...

  • 文章尊稱孫中山先生爲國父史料輯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8期  作者:程玉凰 出版时间:1987-08-30
    关键字: 孙中山 国民政府档案 历史资料

    孫中山先生倡導革命,創立興中會,組織同盟會,領導十次起義,終於推翻滿淸專制,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勳勞績業,崇高偉大,尤其在政治上所表現之天下爲公胸襟,革命犧牲志節,更爲全國上下景仰感戴,此正古人所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 孫先生逝世,擧國哀念。十九日,北平各界假天安門西中央公園擧行追悼,公祭十四天,有建國豫軍總司令樊鍾秀者,從其總參謀王北方之議,特製巨型素花橫額一,寬丈餘,高五尺,上大書「國父」兩字,莊嚴肅穆,發...

  • 文章阮籍詩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0期  作者:閻子系 出版时间:1987-10-30
    关键字: 阮籍诗赞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追怀先贤

    章太炎先生著國故論衡,不債人作敍,時人亦無敢爲之作敍者。僅其入室弟子黃季剛先生讀後作贊一篇,本擬置於篇尾,而章氏置之於卷前,蓋奬掖後進之意耳。吾衡張金鑑老先生前作「尉氏阮籍的生平與政治思想」一篇,刋載於中原文獻第十九卷第三期,旁徵博引,旁及漢魏,關於步兵終身際遇,困启感脖,所述鉅細靡遺,使後學讀之,得見長者治學風範,仰慕之懷,非言語可盡。系其生也晚,然已年逾古稀又四、五歲矣!略述步兵詩之雋逸精深,曠絕百代,以爲金鑑先生近作之贊,亦爲步兵詩之贊也。鍾仲偉(...

  • 文章屹立中原(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5期  作者:楊履康 出版时间:1987-05-30
    关键字: 屹立中原 抗日战争 战争实录 历史资料

    ㈠前言抗戰期間,河南征兵輸糧,冠於他省。淪陷後,第一行政區爲軍事要衝,鄭州交通縱橫,日寇重兵盤踞,而我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以下簡稱本署),在專員兼(少將)司令王光臨先生(以卜簡稱王專員)領導下,運籌帷幄,艱苦奮鬥,卻能在淪陷區內,屹立中原不搖。更能開創輝煌事功:推行政令,指揮軍事,蒐集敵情,電報上峯,組訓團隊,打擊敵僞,終於完成使命,達到抗戰最後勝利。㈡淪陷經過本署管轄十二個縣:開封(河南省會所在地)曾經幾度激烈戰爭,於二十七年六月五日國軍放棄。...

  • 文章四度廢立的兩朝皇后「羊獻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羊献容 皇后 历史资料 史料研究 废立

    ——中國歷史上數千年來,數百個帝王之皇后中,只有西晉惠帝司馬衷之后羊獻容,曾被臣下四度廢立;又當了兩個不同朝代之皇后,可算一絕!晉武帝司馬炎因效法曹魏篡漢故技,(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西元二二〇年)篡魏(二六五),國號晉,都洛陽。鑑於曹氏削宗室之弊,大封司馬氏一百多王,矯枉過正,引起宗室「八王之亂」。王夫之在評論魏、晉兩朝時有云:「魏削宗室而臣篡,晉封同姓而骨肉殘!」而宮廷爭權奪利,相互排擠,兩朝皆然。晉武帝司馬炎之長子司馬衷,昏庸憨騃,朝野皆知,因楊皇后...

  • 文章挖出中國上古史(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李子寧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文物考古 历史资料 李济 人物事迹

    榆次風波民國十五年初冬的一天,山西省正太鐵路的楡次站上,忽然擁入了一列浩蕩的車隊。九輛由五到七匹騾馬組成的大車,載滿了七十多箱不知名的貨物,冒着黃土高原漫天的風沙駛進了楡次車站,等待火車的運送。轔轔的車聲劃過一向平靜的大街,後面卻只跟着兩位風塵僕僕的年輕人;打扮得怪里怪氣,旣不似保鑣;又不像商人。這一列奇異的隊伍引起當地人士的好奇;紛紛猜測着這隊伍的來歷。有好幾起謠言很快地傳開了;有人說,這是一個盜墓集團,頭目就是那兩個年輕人,他們剛剛在山西南部夏縣的西...

  • 文章一門三秀才杜正倫兄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87-03-30
    关键字: 杜正伦 历史资料 一门三秀才 人物传记

    新舊唐書中有杜正倫傳,相州(彰德府)洹水(安陽縣。另有一說,爲今大名府成安縣)人。生於南北朝陳宣帝七年(五七五),卒於唐高宗顯慶三年(六五八),享年八十四歲。(見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河洛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五月,臺景印初版。)隋文帝仁壽元年(六〇一)正倫二十六歲,與兄正玄、正藏,同以秀才擢第。依新唐書選擧志云:「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鄕貢,皆升于有司而進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

  • 文章民國初年安陽人畢業保定軍校題名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王天從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保定军校题名录 保定军校毕业的安阳人 人员名单 历史资料

    豫北安陽,古屬趙魏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代有其人焉。泊至晚淸,凛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義,憤而投筆從戎,入軍事學堂肄業者,大啓風氣之先,若鄕賢王寶華,字茂生,城北稍西之皇甫屯村人,即畢業於武備學堂,及保定通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班,而陸軍大學,歷住初中級軍官,曾充劉鎭華部參謀長、參議等職;其姪王澤民,亦出身軍校,並於民國二十年後,畢業南京陸軍大學,抗日戰爭時期,曾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旋調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劉茂恩)第十五軍(軍長武庭麟)第六十五師(師...

  • 文章五代閩國的興亡史(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7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7-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战争史料 人物史料

    四、王繼鵬的弑位自立李放所策動的政變,造成王鏻的伏誅,與其長子王繼鵬的繼承帝位,乃以孫子接承開閩王朝的三傳統治者。繼鵬字伯高,於卽位之後,更名昶,廟號康宗,改元通元,仍奉後晉爲正朔,表奏稱藩。納父妾李春燕爲貴妃,以李放總領內部禁兵。李放自謂功高,遂專朝政,陰養死士,早懷異志,有不日動作之議;事爲妹春燕所偵知,遂告於王昶。昶大怒,卽與拱宸使林延皓等密議,於十一月之望,召李放入宮赴宴,以延皓伏兵擒之。綁出,詔其暴弑君后,殘殺繼韜等罪,並其妻子及三族盡誅之,梟...

  • 文章陳重光先生尋根與中原文化之傳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故乡寻根 迁徙他乡 中原文化 故乡发展 历史资料

    三年前,從新聞報導中得悉陳重光先生赴中原尋根的訊息,當時陳先生還擔任台灣電視公司董事長,他在尋根過程中曾獲中共主席江澤民先生接見,甚獲禮遇。陳先生在開封停留時,對包公祠印象深刻,但對龍庭、相國寺印象就較糢糊了!由於陳先生的輕財仗義,他在開封看到有學童失學便慨然捐贈中學一所,聽說豫東水患便將身上攜帶僅有的三萬美元捐出二萬賑災。對中原故土的回饋,比之近代來台返鄉的汴垣人士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原人最大的特色是不忘本,不管走到那裡,都會想著老祖先,想著自己的根;...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