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回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七抗戰話開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0期  作者:憲章 出版时间:1985-10-30
    关键字: 七七抗战 开封 历史回忆

    前天在公車上,遇見一位河南考城縣的同鄕—戴照暄敎授,同鄕見面,分外親切,在心理上好像似「月是故鄕明,人是家鄕親」的樣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談到幼年在開封唸書時,正是在日寇鐵蹄之下的苦難日子,以他的觀察描述,滙聚了一篇淋漓盡致的文章,在公車上晤談車速如飛、人聲嘈雜,行將就木之年的我,記憶力欠佳,有些話聽得不十分淸楚,僅憑所知,向衆鄕友作個簡報:戴照暄敎授說:「抗戰期間,開封被日寇攻陷後,也是燒殺擄掠,未逃跑的民衆恐怖萬分,民心惶惶,城內城外,重要據點都...

  • 文章祭祖和尋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兪啓凡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祭祖仪式 文化寻根 历史回忆

    祭祖意在尋根,尋根必然祭祖,兩相輪轉。世界各民俗習用的方式或有多少不同,而人們天性淸明時的意識,莫不如此,不難互相推知的。自古以來多少得志的人返鄕祭祖;多少失落的人籲天尋根;這是生存發展的自然過程,永無止息。以前在大陸家鄕,每逢過年過節,家家戶戶不論窮富必定祭祀祖先。尤其是大年夜格外隆重;在外地經商、求學、或任公職的遊子,也大都於此時趕返家園團聚、拜祖賀年,一道同風,早已深入種族的性靈而緜延不息。也實在是抗日**,一呼群醒的基本力量。來臺後見到本省同胞逢年...

  • 文章謁諸葛草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葉秉敬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诸葛草庐 诸葛亮 历史回忆 诗文

    學政 葉秉敬君不見嵩山之高高入天,臥龍低橫一抹煙。兩山並向天中聳,草盧似在嵩山嶺。寸草斜枝拂雲際,秦槐漢栢那比肩。問渠何得高如此,武侯精忠萬古傳。天下紛紛胸了了,暫向隆中將膝抱。三顧決策三國分,六出雄風六合掃。七擒七縱渡瀘兵,一字一淚出師表。可笑曹瞞萬種欺,至死無能盜大寶。只此一着大神奇,千古英雄都壓倒。我來拜謁盧中,羽扇綸巾神矯矯。自思欲學武侯難,但願學侯心地好。

  • 文章日寇犯杞慘痛難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6期  作者:楊德新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杞县 历史回忆 福音堂 日军进城

    有關抗日之戰,最使我難忘的,就是我杞縣城失守的那天,(民廿七年端午節前後,記憶不淸了。)早晨,國軍撤退出大西門,北門,轉向開封,仍有部份國軍守在大南門兩邊的城壕內,日軍由南關進城,很多國軍,走避不及,被日軍擧槍射殺,慘不忍睹,日軍先頭部隊進城後,向民衆喊話:「大日本皇軍好好的!」慢慢很多人走出來,還有拿茶送烟的。日軍進城愈來愈多,見人便打,擧槍就殺,這時大家一看大禍臨頭,大家拼命紛紛走避!(安國鈞的內弟就是這時候被殺死的其中之一!)大家都往石撅子福音堂裏...

  • 文章風起雲揚憶中原(一)我對少年及討逆戰爭的回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劉茂恩 程玉鳳 出版时间:1981-03-25
    关键字: 生平家世 历史回忆 从军经历 北伐战争 考城之役 京津之役 冀南之役

    一、少年從軍木有本,水有源,人也是一樣,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要敍說我的一生行事經歷,自然也必須從我的家世談起,這樣才能淸楚的明瞭一切脈絡根源。我姓劉、名茂恩,字書霖,老家是在河南省鞏縣的神堤村。鞏縣位在黃河南岸,東邊有汜水,西南邊有一條洛水,流到縣東北的洛口注入黃河,南邊是嵩山,就是古時候所稱的外方山、太室山,三面環水,一面是山,這是它的地理形勢;鄰近的縣份,東爲滎陽,西爲偃師,南爲登封,還有隴海鐵路打南邊兒經過,交通方便。神堤村就在縣城東北六里,因爲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