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博物馆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藝文詩壇)于鎭洲委員講詞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1期  出版时间:1994-01-03
    关键字: 于镇洲 奖学金 刘延涛 历史博物馆

    八十二年十二月四日陈馆长,各位贵宾,今天是国立历史博物馆第卅八届馆庆,特来道贺。贵馆在开办时,即与河南结了不解缘,河南由四川运台古物由教育部张部长、河南士绅会同点交贵馆代为保管,嗣后陆续有河南周树声、王抚洲诸先生捐赠家藏珍贵文物,近岁刘延涛先生又将历年所作精品书画,悉数捐赠,并请代办书画奖学金,贵馆与河南人有这样良好的密切关系,所以今天来道贺的河南人特别多。陈馆长近年访问世界各大博物馆洽办互惠交流展览,不仅使贵馆名扬国际,亦使我国人民大饱眼福。这是陈馆长

  • 文章(艺文诗坛)国立历史博物馆颁发刘延涛先生奖学金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1期  作者:記者:金石 出版时间:1994-01-03
    关键字: 刘延涛 历史博物馆 奖学金 陈康顺

    河南乡望,当代名画家刘延涛先生前年将其书画作品七十余幅,悉数捐赠国立历史博物馆珍藏,该馆为答谢其雅意,颁赠奖金新台币贰佰万元,刘慕老又复悉数捐给该馆,作为书画奖学金之用。去年二月四日下午三时,在该馆国家画廊举行庆祝三十八届馆庆,同时颁发刘延涛先生书画奖学金,到贵宾二百余人,由该馆馆长陈康顺先生主持,刘慕老亲临颁奖并致词,仍谦称为票友,其虚心谦冲之心情于此可见。于鎭洲先生以贵宾身份应邀致词中,开门见山便道出了该馆保管河南古物的原委,兹将讲词录后,藉供同乡们

  • 文章何敬之鍾情「神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何敬之 骑马 陶马 历史博物馆

    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何應欽將軍,每個星期都會到歷史博物舘去一次,因爲歷史博物舘陶器室,有一匹陶馬,何將軍名之爲「神馬」。何將軍一向愛騎馬,也愛欣賞馬,但是從來沒有一匹馬,使何將軍如此「鐘情」,兩年來,何將軍幾乎從無例外,每週去欣賞一回。這匹「神馬」,是唐代的陶器馬,據說出土於河南省廣武縣,但是出自那位唐代名匠之手,現在已不可考。「神馬」的顔色是淡黃的,約有一尺高,微歪着頭,神態栩栩如生,毫無斧鑿之痕,可以見出唐代工匠的技藝之高明。由於何應欽將軍每週去看...

  • 文章七十四高齡老畫家登封縣梁進興同鄉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1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81-07-03
    关键字: 国画艺术 画展 博物馆画廊

    画的学生,有儿童、靑少年、家庭主妇,以及外籍人士,他认为能为中华艺术尽一份传播之责,乃生平一大乐事。习画、敎画与强身,为梁同鄕日课三事,西云:健全之事业,寓于健康的身体。他淸心寡欲的规律生活,加上持恒的连动行健,身体健康状况奇佳,眞是「人生七十万开始,那怕重峯我不登」!悠悠岁月,梁同鄕在忘我的意境中渡过,对于一个虚怀若谷、行如道长的人来说,他从来不暇目我鉴赏。六十八年五月,他在北市新公围省博物馆画廊擧行了一次画展,参展人士不下万千,舆论界佳评如涌。今年五月

  • 文章河南博物馆运台文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8期  作者:杭立武 出版时间:1985-08-30
    关键字: 河南博物馆 搬运回顾 文物盘点

    河南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是安阳、新郑、洛阳、辉县等地出土的珍贵古物。抗战时期,开封受敌威胁,,该馆选出一部份精品,包置箱件,循陇海铁路,运到陜西宝鸡,然后改用汽车,转运重庆,寄存在中央人学柏溪分校的防空洞里。那里距重庆较远,重庆虽常有敌机来袭,那里则比较安全。抗战胜利后,各机关赶着复员,河南博物馆也与故宫博物院一样,等待复员的热潮过去,舟车容易雇到之时,再行起运。可是一等再等,到了想运的时候,已是赤燄泛滥,路途多阻,无法运回河南,只好仍然存在柏溪。三十八

  • 文章河南省運臺古物的守護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喬寶泰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于镇洲 保护工作 运台文物 台湾省历史博物馆

    引言民国二十六年七月,日寇侵华,抗战军兴。河南省为保存博物馆所藏文物,挑选精品,辗转运抵重庆,藏于近郊柏溪防空洞内。民国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国内战乱未已,该批古物迄未运回河南。迨至民国三十八年十一月,复由重庆抢运来台三十八箱,共七类四千九百九十九件,寄存于国立中央故宫博物馆联合管理处,同时由豫籍中央民代及有关人士,共同组成「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负责监护。民国四十五年,「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即今国立历史博物馆前身)成立」,教育部即将

  • 文章中原文化社會教育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文化社会教育馆 博物馆 河南历史 碑刻铭文

    中原文化社会敎育馆,设在洛阳西关周公庙,本色木质牌子挂在庙的后门上,以示尊敬不敢喧宾夺主。这个馆的「辖」区,东到城墙,南到天津桥,西至西工,北至邙麓「金谷园」,凡是地上的古蹟祠宇文物,都是社会敎育范围。虽然挂的中原文化社会敎育馆牌子,实质则是一所「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主持人,系党国元老戴传贤先生,实际在馆负责者为陈大白先生。馆的主体在周公庙后半部,东西两庑,陈列数百方碑碣经幢,隋唐墓志,俨然是另一个小碑林。唐代殉葬明器不下数百件。壁上绘着或挂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