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出版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尹雪曼著作年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知言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尹雪曼 出版 记者

    在年纪较长的一辈作家中,近年来,尹雪曼不但一直没有搁下他的笔,显然的,他写作得比过去更勤恳、更努力。民国六十四年一年,他一口气出版了七部书,约二百万字。这七部书虽是好几年辛勤写作的成果,但在一年中推出如此多作品的作家,尙不多见。尹雪曼原是一位新闻记者;从民国三十四年主编重庆新蜀夜报的副刋开始,一直到今天,他都没有离开新闻工作岗位。他现任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会参事,兼该会荣光周报社社长。另外,还兼自立晚报特约撰述。他参加工作过的报社,除上述报纸外,尙

  • 文章本社前主任委員兼發行人王撫洲先生主持本社六十六年度社務會議圖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9-01-25
    关键字: 王抚洲 会议图片 出版发行人

  • 文章富國島——從越南到台灣的逗留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陳麾東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富国岛 黄杰 回忆往事 出版文集

    送到富国岛,介多、阳东两处营区。逆境、荒岛,法方只负责给养,中国军民坚忍奋斗,自力更生,自重自强的表现,永远刻骨铭心!一九五四年,黄杰将军应时任中国国民党秘书长张其昀先生邀请,撰稿出版「留越纪实」。一九五八年,增加照片,自行出版「海外羁情」,一九六七年,在传记文学月刊连载,一九八四年,列为文学丛刊发行。笔者一九三七年出生,幼年兵身份随同入越,流亡学生身份回台。少年长成时,顿失怙恃,幸获亲人、长辈与难友照抚,遂能继续升学,立业成家。一九九四年于工作荣民

  • 文章校對難乎?易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1期  作者:春玉香 出版时间:1979-11-25
    关键字: 《三十六孝》 出版社工作 校对工作 往事回忆

    此后请黎明书局邓海祥兄作第十校?我作第十一校。时已至此,本应尽美尽善,但和最初原稿一对,不料还滑脱了几个字,改好之后,再请子祥兄作第十二校,才敢付印。经此周折,才知校对之难……经过这次校对,已领略校对之难。读物再有错字,不敢冉加苛责。尤其对那些职不司校对的出版物首长,再不敢妄加之罪了。」如果没有这种实地校对经验,便很难体会校对之难了。日本名作家夏漱石逝世后,其学生为了替老师出一本没错字的选集。经过十八次校对,结果仍然有错字出现。作者与编者往往把自己著作或刋物

  • 文章劉瑞符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王定宇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刘庆云 教育 出版 老年人活动中心

    南京参加选举总统、副总统任务达成。于民国三十七年因局势逆转随政府播迁来台;初在国防部任职,由于工作优异,颇获蒋主任经国赏识,而奉调新中国出版社任编辑,迄国民大会选举第二届总统、副总统,被政府征召复职国大代表,而又达成选举任务。著述刘先生因饱读诗书而钻研学术有成,于民国五十六年六月离开公职后,因为时间充裕,以平日读史心得,撰成「中国兵谋类编」,继以研读中国古代各家有关兵法书类等资料,又撰成「中国古代兵法类编」等书;在撰述「中国兵谋类编」时,其中部分史例,参考清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著作出版 画展 尹雪曼 同乡动态 奖学金

    一、著作出版㈠「细说淸朝」黎东方敎授著本社社务委员史学大家黎东方敎授近年来以浅近生动文字细说我国各朝历史,雅俗共赏。是史学界创举,更是不朽名著。对于喜爱历史与硏究历史的朋友都是不可不读、不可不存的好书。其中以「细说淸朝」出版最早,内容也最丰富。现由传记文学社社购得该书版权,特以二十五开本精印,附珍贵插图。二月一日出书。每部上下册每价一百元,预约七十元。邮政划拨帐户三六九一号㈡「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志」刘锡五著为庆祝「行宪纪念」·优待读者本书约三十万言,敍述

  • 文章趙丕承先生「五胡史綱」新書發表會紀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赵丕承 《五胡史纲》 出版问世 研究经历 新书发布会

    业余史学家赵丕承先生新著「五胡史纲」出版问世,该书分上中下三巨册,一千八百三十页,都一百二十万字,堪称巨著。内述我国西晋之后两百七十一年间,错踪复杂,攻伐动乱的经过。以谨严之态度,字斟句酌,言必有据,一丝不苟。为了收集资料,动员在大陆散居各地的亲朋故旧,以及前往大陆交流旅游探亲的朋友,广泛搜购。他本人则摆脱一切应酬,不分平时假日,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到办公室,埋首书案,研究分析。遇有疑难,并走访专家学者,切磋辨难,必得正确结论而后己。如此历时二十余年,终于

  • 文章梁燦籌印封邱縣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0期  作者:荆揮 出版时间:1980-10-25
    关键字: 台湾版《封丘县志》 人物介绍 书籍出版 新书介绍

    一、梁氏奮鬪小史社會上盡多自以爲聰明的人,其實他的「小聰明」反而被誤了,而默默爲大衆辛勤耕耘的「憨種」「二蛋」「儍瓜」往往相反的因辛勤孜孜不倦默默的工作而嬴得人們的愛戴和尊敬,所以古語說:「世界上無不勞而獲者,亦無勞而無獲者」,我無意替小同鄕捧場,但我鄕(豫北封邱)瑞芳高工敎務主任梁燦(志敏)兄便是一個顯著的例子:他姓梁名燦封邱縣城西廂西孟莊人,原也是個執干戈衞社稷的革命健兒,官拜空軍通訊士官長,因崇慕敎育,想把有生之年「得天才英才而敎育之」曾從已過世之...

  • 文章影印安陽縣志的經過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期  作者:文獻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安阳县志 影印经过 甲骨文 文史哲出版社

    民国七十一年端节上午,高安泽、杜德和、张润书等,在新店市建国路张鄕长金鉴立委家,谈起影印安阳县志。曾谈及原县志到民国二十二年,以后资料是否增列。张鄕长意见,县志本是政府编印,我们既非政府机关,增编重写均不及以前进士执笔,以照原书影印较佳。再谈到经费及连络同鄕,张鄕长金鉴愿捐出一万圆,命其子张敎授润书捐二千圆。先调查同鄕住址,印名册为第一步工作,印县志为第二步工作。当天高安泽、杜德和同时离开张府,因在南门市场转车,高鄕长曾在文史哲出版社印过书,乃邀杜鄕长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