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生平共返回9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鐵面無私憶包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張元濱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包拯 人物生平 历史

    包拯字希仁,祖籍安徽合肥人(宋史載),後屢官中原,可能播遷鞏縣。筆者幼年居鞏,雖窮鄕僻壤,無論讀書與否,均知包公。現以手邊無縣志可査,謹書可能二字。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江西),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卽解官歸養,後數年雙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來勸勉,始允赴調,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尋復有來吿私殺牛者,拯曰:何爲割牛舌而又吿之,盜驚服。旋知端州,端土產硯,前守因貢,率取...

  • 文章悼念鄭恩普將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9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0-09-25
    关键字: 郑恩普 怀念 追忆 人物生平

    北投中正山下靈山大慈寺的興慈老和尙於本月十四日圓寂了,佛敎說圓寂就是解脫,解脫了一切痛苦,到達彼岸。老和尙現年八十八歲了,早逾耄耋之年,已經是高壽了。梅長齡先生爲他張羅,八月三十日下午在善導寺擧行追思法會,要我寫一篇紀念文。興慈老和尙俗名鄭春揚,字恩普,河南南陽賒旗鎭人。朋友們多知鄭恩普,而不知鄭春揚。我和他是四十多年的朋友、同志,他一生堅貞愛國,冒險犯難的精神,令人欽佩。爰匆草此文,以爲紀念。民國二十八年夏,我奉戴雨農將軍命,督察軍統局華北敵後工作。預...

  • 文章袁世凱與洹上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袁世凯 洹上村 人物生平 武昌起义

    袁世凱於宣統元年(一九〇八)罷官『回籍養疴』。但他並未回到原籍項城,却到河南彰德府首縣安陽之洹上村隱居。實則,當時他並未生病,故無所謂『養疴』。在洹上村韜光養晦,時僅三年便東山再起而成爲淸廷的內閣總理大臣,且一變而爲民國總統,再進而成爲洪憲皇帝。袁之罷官實種因於「戊戍變政」時的「吿密」。他之「吿密」,實因小站練兵與榮祿結下了密切關係。他之負責練兵,由於在援韓一役中膽識過人,權奇應變,平亂有功。他能隨吳長慶赴韓國幫辦營務,因袁吳兩家係累代世交。因之,本文在...

  • 文章徐母王夫人殿雲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7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76-07-25
    关键字: 王殿云 人物回忆 人物生平

    徐母王夫人諱殿雲,於民國五年十一月十四日誕生於河南省新鄕縣之中照村。祖父興五公行醫濟世,樂善好施,頗著盛名。夫人幼承庭訓,躬備四德,秉賦聰穎,復嫻內則。於其家爲長女,與弟殿生、殿貴,妹殿英適王,均敦睦相處,怡怡如也。夫人於民國廿六年畢業於河南省立開封女子師範學校,歷任獲嘉、許昌等縣立小學及師範學校敎員,並膺選爲獲嘉縣臨時參議會參議員,曁許昌、獲嘉等縣婦女會理事長。對培育靑年,提倡婦運,協助黨政設施,推進地方自治,咸躬行先導,不遺餘力,表現優異,時人多讚譽...

  • 文章先嚴定一府君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張貞生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怀念往事 仕途履历 人物生平

    先嚴諱靖,(初名克靖,嗣因獻身革命,遭軍閥之忌,乃省去克字。)字定一,世居河南省淅川縣北花園張宅。幼讀經史,志節高昂,遊學汴梁,汲汲然日以卽物窮理爲急務。溯自開封公立第一商校曁工業專科學校畢業後,卽承家伯父之之輔導,在創設阜康工廠附設織染學校,時以軍閥橫暴,國事蜩螗,乃憤然捨去,以中國國民黨黨員,先後奉命充任建國豫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南京市黨部事務科主任,江蘇省黨部事務科主任,河南省黨部調査科主任,開封市黨常務委員。在南京市黨部任內,督建房屋二百餘間,包...

  • 文章許昌才子——張鍾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趙介民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人物生平 革命往事 张钟瑞

    河南許昌,在中州的中央,有陸海中天之稱,北枕河浴,南襟江淮,西控伏牛,東臨平原,係我國古今軍事必爭之地,自武王大封諸侯,許國的首都卽今許昌縣,至列國時被鄭莊公所敗所有國土均合併於鄭國,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宇內,把天下共劃分爲三十六郡,許昌又成爲潁川郡政治的司令台,東漢未年獻帝遷都於許昌,又稱作許都,其後歷晉、隋、唐、五代等,或稱潁陰,或改石梁,至北宋始置隸州,轄許、臨、襄、郾、長等五縣,明淸因之,民國廢府州,統改爲縣,(手邊無參考資料舛誤仍多祈釜宥)設第...

  • 文章紀念河南革命教育家魏烈承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9期  作者:段醒豫 出版时间:1970-09-01
    关键字: 魏烈承 人物生平 辛亥革命 创办女子中学

    宋陸游詩云:「父老落淚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吾每誦此句,愛國思鄕之念,油然而生。避秦寳島,今廿有一年,故鄕友好,半已作古,歲月不居,華髮日增,白日高歌,結伴還鄕,當不在遠也。本年七月卅日,爲河南革命敎育家魏士駿,字烈承先生,逝世二十六週年紀念日。其哲嗣傳基,來就敎於吾,忝列世交,嘉其誠孝,爰檢舊稿,稍加整理,用資刋佈。惟烈承先生,一生埋頭苦幹,不求聞遠,其潛德懿行,吾所知者,不過十之一二耳,且疎拙無文,不能發潛德之幽光也!一、家世望族魏氏爲河南世家,...

  • 文章劉延濤書畫展暨獎學金頒獎側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刘延涛 书画展 奖学金 人物生平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八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展出劉延濤先生書畫曁頒發「劉延濤書畫獎學金」。開幕儀式由館長黃光男主持,監察院王作榮院長與會致詞,學者、書畫家數百人參加觀禮。本年獎學金得獎人計有大專院校藝術系高材生八位,並有得獎畫作另闢四樓展示廳同時展出。劉延濤先生九十高齡親自出席頒獎,並作講評。此次展出書畫除館藏作品外,另有私人收藏書畫參展,如孟慶瑞先生收藏之「屈原圖」,于鎭洲先生收藏之山水册頁,中華電信台北分公司收藏之巨幅山水「山居圖」,此幅爲延濤先生畫作中之最...

  • 文章翟敎授韶武先生七秩大慶壽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武旭如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求学经历 人物生平 工作履历

    中華民國五十五年仲春初七日,爲老友翟韶武教授七秩覽揆之辰,賓朋獻頌,琳瑯滿目,旭如與先生訂交垂四十年,知之最深,不願爲泛泛之詞,作不當之譽,特敘其生平治學作事涯略,以爲後生法。先生世居山陽之延陵,以孝友稱於鄉里。少岐嶷,七歲入村塾,習五經四子書,十三歲入縣立小學,嶄然露頭角,每一文出,老師宿儒,率驚歎以爲不可及。民元十六歲,以第一名卒業。初投考河南留美預備學校,被錄取,以家貧,父病,廢讀。父旋卒,隨兄耕耘,性好學,戴月荷鋤,不廢誦讀。民初行新政,邑紳陳九...

  • 文章文武雙全話崔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怀念恩师 童年往事 人物生平

    崔老師名貢琛號化輔河南滎陽縣人氏,在輝縣擔任過高等小學校長,文武兼備於一身,俗語說得好,十八般武藝樣樣強,並不算誇大也。他駐在校長室,工作餘暇,拉起胡琴,有板有眼,如慕如怨,我聽了如痴如狂,有時自拉自唱,一絲不苟,他靜止的時候,就是寫字,究竟寫的那一路,我實在不曉得,只有暫存在心中。開學第一炮,打破輝縣保守落伍的習慣,展開話劇的新作風,第一劇目是孔雀東南飛,由李士英同學主演,繼續數週之久,崔老有一副清新面孔,他常說:「一個人要少有大志,才能發揮人生之價値...

共99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