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于镇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于镇洲学长及夫人八秩双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楊蔭華 喬鶴亭 丁華羽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祝寿 高寿 诗歌

    余椎魯不文,不敢言應徵文之約,惟素仰學長之高風亮節,乃不揣愚昧,謹撰俚詩,聊申九如之頌。

  • 文章我的父亲——于镇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于人瑞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我的父亲 父亲忌日 追思 悼念

    孩提時家中有一本初版精裝的《我的父親》,母親拿給我看,上頭除了毛筆端楷的作者題贈字樣,扉頁還有我跟弟弟學寫字時,藍色原子筆畫的圓圈,當時經國先生把書送給我母親的父親,這本書後來成為我高中時,人手一冊的教材。雖然如此,父親受過的委屈,不比臺灣民主運動的前輩們少!但是我從未聽過他有一句怨言,他比監察院同事陶百川更早擺脫政壇的漩渦,他總是像書本裡教給我們的—「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並且活到老,學到老。我是他四十五歲才生的第四個女兒。他曾經告訴我,我是他心...

  • 文章(艺文诗坛)于鎭委员讲词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1期  出版时间:1994-01-03
    关键字: 奖学金 刘延涛 历史博物馆

    的功劳,也是对国家伟大的贡献。今天同时是刘延涛先生书画奖学金颁奖的大典,鎭与刘先生是同乡同事,相交近五十年,我可以用三个字来说明他的作人作事与治学,一是诚、二是恒、三是谦,诚是勿自欺,恒是勿自懒,谦是勿自满,刘先生作到了诚恒谦,所以他的诗书画,能达到今日最高境界,现以这三个字赠今日得奖的同学,愿与诸君共勉之。谢谢各位!

  • 文章故监察委员于公镇洲先生行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人物简历 从政 悬壶济世

    于公镇洲先生,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国二年生于县属之大于楼村。先世以耕读传家,兼精岐黄之术,解厄袪苦,誉满乡里。先生生而岐嶷,回异常儿,方面大耳,声若洪钟,亲邻均视为人中之龙,非凡童也。先君少堂公,饱读诗书,关心国事,曾参加辛亥革命,志切复兴华夏。共和既成,受知于乡贤刘镇华先生,衔命出任陕西省商南县知事。任内重视生产,整顿治安,甫一年而境内庶泰,万民乐业。晚年息影汴垣,从事豫剧改良工作,有功社会教育。先生随侍少堂公在省城就读中学,顺利升入河南大学法律系毕业

  • 文章悼念中原读书会创始人于镇洲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龐靖宇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悼文 人物简历

    政府内担任要职,负责田粮政策之执行,来台后担任监察委员,仗义直言,不畏权势,热心乡益,不落人后,特别在荐举贤能,维护豫省在台古物,不遗余力,有目共睹,乡亲称庆,是一位可爱可敬的长者。于公晚年,更热心倡导成立中原读书会,完成多年未了心愿。早在我省国大代表韦德懋先生,生前即与于公共商组织读书会之愿望,韦去世后,未能立即实现,终于在民国九十一年七月,在圆山饭店聚会时,正式提出筹组读书会之构想,并在八月举行第一次集会时,商定会员名单为于委员镇洲、王校长广亚、姚教授秀彦、丁

  • 文章于镇洲先生 张安君夫人八秩双庆征文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劉延濤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张安君 寿辰 祝寿 高寿 夫妻

    于鎭先生,籍河南西平县,毕业河南大学,时値抗战军兴,出任河南田粮处长,调节军糈民食,事至艰巨,应付裕如,识在器之,胜利后膺选第一届监察委员,气宇轩昻,言人之所不敢言,于右任院长曾撰联「威武不能屈为有守,国家党其惠在立言」为赠,关勉之深,溢于言表,右老逝世后,鎭哭之哀痛,良有以也,未二年即以疑案系狱,人皆认非其罪也,而正直之名益彰。家世代名医,故鎭亦得其心传,出狱后,仍未丧志,以现不能济世,乃从而济人曾悬壶焉,惟友人之有疑难者,事无巨细多往就决,故

  • 文章敬悼于老镇洲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胡升堂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同乡会 回忆往事 悼念故人

    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我问旁边的乡亲这个人是谁?他说:「于镇洲」。我啊了一声,心想果然是位名人,那时他已八十多岁了,声如洪钟,精神奕奕,看不出老态龙钟的样子。长者风范第二次见到于老是在安阳豫剧团由张宝英团长率队来台演出后,我安阳同乡举办的庆功惜别宴上,于老来参加。还亲笔题了幅立轴「发扬国粹」赠送剧团以资鼓励。八十七年,安阳同乡会会长张玉芳将军,发函邀请同乡大老餐叙,报告大陆探亲的心得和见闻,于老也拨冗参加,并由他的女公子于人瑞小姐陪同照顾。我趋前问候,也近距离

  • 文章「監院風雲」讀後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張振郁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河南乡贤 《监院风云》 读后感

    张振郁(振声)写在前头「监院风云」这本文集,又名「强项监委于镇洲」,是由刘延涛、张正绅、王广亚、王俊杰、张豁然、李守孔、季蔚秋、赵化彬、乔鹤亭、王世民、卢博文、丁华永、柏杨原名郭衣洞、龚选舞、郝遇林、曹启文等十六位学者专家,先进名流,分别撰文,由南阳才子,名作家丁华永先生主编成集,由育达商职出版发行,可说是「于镇洲传纪」,主要颂扬「河南大老」、「西平县大家长」于老的秉性刚直,永不低首之风范,正如孔子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情操;孟子言

  • 文章河南省運臺古物的守護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喬寶泰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保护工作 运台文物 台湾省历史博物馆

    自民国三十八年成立,历时四十余载,人事几经变迁,至民国八十二年,共有委员二十五位。为了解该批古物当时状况起见,爰于是年八月二十七日,召开该会第九次委员会议,会中决议:「一、为健全组织,推请于镇洲先生为主任委员,王广亚、乔宝泰、李德武为副主任委员、卢博文为委员兼秘书长、杨祥麟、范功勤为委员兼副秘书长,并特请阎振兴先生任本会会长。二、该批古物久未清点,为了解其现况计,应成立小组,办理清点工作。」准此决议,成立清点小组,并请于主任委员镇洲先生负责召集,积极进行

  • 文章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人物生平 抗战史料

    镇洲先生生平事迹的写照:「智不惑,故而富贵不能淫,仁者不忧,所以贫贱不能移;勇者不惧,因此威武不能屈」。监院风云影响显著「监院风云」这本书原名「强项监委于镇洲」,是于公最重视,用心良苦的一本书。自民国八十三年开始蒐集资料,陆续在「中原文献」披露。笔者首先推荐卢博文先生主持编务,但于公甚为坚持,使我难于辞谢。在编辑过程中,主体文章之外,纸张、文体、封面、文字序排,都要经过研讨,校对改版不下七、八次之多,要求水准极为严格,尤其「编者的话」最能概括全局,这里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