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俗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走過昌黎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林清玄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昌黎祠 乡土习俗 台湾学堂

    從高雄搭車往屛東,就走進了南部熱帶的風情中。到了內埔鄕公路局往囘走一點,會發現一座小小的廟宇,古色蒼茫的廟門上寫著漆色已經剝落的三個字「昌黎祠」。廟門左右有一付用正楷寫成的對聯:「一身執聖敎,千載仰儒宗。」雖然寫在灰褐色的水泥牆上,却顯得莊嚴肅穆,與門外隨意放置的「燒紙鼎」中飛揚的紙灰,成爲很強烈的對比。我去的那天正好是韓愈的一千二百一十年誕辰,鄕人在廟前的廣場上擺了十桌酒席,來慶祝韓愈的生日。場中洋溢著一種興奮的氣氛,還沒有開宴前,大家分別在廟中上香,...

  • 文章閒話鄕俗小丈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2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4-12-30
    关键字: 婚姻习俗 小丈夫 日常起居

    褚大嫂至少要比介之兄年长十余岁。在他俩岁数的差距上,使我连想到家鄕相当年的「小丈夫」。二、习俗起源在咱们老家河南,如果是庄稼人,人手少,孩子又小,新陈不及接续,顾用管家,纵然十分忠贞,但或多或少在看法上难免会产生观念上的偏差,因此,在人丁单薄的情况下「小丈夫」便应运而诞生了。对早婚的男孩而言,与其说是小丈夫,倒不如说是小母亲,来得更为适切些。俗言说的好,「蚂蚁鹊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如果新嫁娘对小丈夫眞能体贴入微,确能妻代母职的话,自然是做婆母娘

  • 文章守歳之心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楊子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守岁 传统习俗 民族文化

    十九日晚是大除夕,是守岁之夜;我将以虔诚的心愿,整晚守岁。不管守岁的传统意义如何,不管守岁有什么习俗与传统;我守岁,是出于虔诚的心愿——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的皈依。如果守岁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我守岁,就是依藉这象征,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守的不是岁,而是守岁所表现的源远流长的崇高与神圣的民族感情。我的虔诚心愿,也是向着沦陷的大陆祖国。我不是此地的过客,我热爱台湾,我在此地居住的岁月,无论从那一个角度上看,以那一种原则为准绳,我已是十足的台湾省台北市

  • 文章(古今鄉賢)黃國璋的理念世界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3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97-01-03
    关键字: 黄国璋 孔子 传统习俗 欧阳修

    神仙可到。三宜—酒宜勿飮,忿宜速惩,欲宜力制,依此三宜,疾病自稀。」虽然尙不理解其中含意,但可朗朗上口。待将及学龄时,军阀互争,中原仍战火不断,洛阳为中原重鎭,夹河地区为洛阳之小粮仓。尤其邻近衢道,散兵游勇及土匪刀客之骚扰不断,一夕数惊。黄父为铜匠,乃于黄国璋五岁时,为避战火,全家逃难至山西芮城,(晋南—在黄河风陵渡附近。)开一铜器店,勤劳工作,以微薄收入以维家计。黄国璋为兄弟姐妹中最小者,出生时父已年逾五十,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么儿最受父母之宠爱,当时生活虽

  • 文章河南尉氏蒸芹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至善  出版时间:1978-01-25
    关键字: 蒸芹菜 故乡文化 风土习俗 往事回忆

    入冬以來,蔬菜大跌,價廉而物美。芹菜在夏秋季節,每斤高達二十元以上,而且瘦小,吃起來又苦又澀。現在一斤僅要六七元,而且肥嫩可愛。平常人只知吃芹菜的莖,却不知芹菜葉也好吃。芹菜味甘性寒,能先伏熱,小兒暴熱,多吃芹菜還可降低血壓。在故鄕河南尉氏,一般人家吃芹菜時,有兩種吃法,其嫩莖拿來炒肉絲,豆腐絲,而其葉大都留着蒸着吃,就如同蒸野蔬,不如帶一些莖好吃。茲將蒸芹菜介紹於后:芹菜兩斤,先選些肥嫩者,炒着吃,餘者除將老葉、黃葉、老莖摘掉,以外均可蒸來吃。把芹菜切...

  • 文章河南民間謌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河南省 民间歌谣 乡土习俗

    四五 戒賭博賭博刹時樂,輸了錢來打赤膊;到了冬天,鑽進烏龜殼。賭博,是社會上四大惡習性之一,嗜之者,往往賣產當衣爲之,稱之光棍,或稱之賭錢鬼,費時失業,身敗名裂,至不知恥,當痛戒之。四六 小牧童小牧童,吹短笛,老將軍,鑽眉頭;都由自己消受。此謌謠流行於淮穎一帶,豫北豫東,亦常有之;俗語說:『禍福無門,由人自招』憂喜又何常不是由人自取呢?小牧童,本是一種賤業,但是看其橫坐牛背,口吹短笛,悠悠於湖濱水涯,其樂也陶陶,又是何等快樂?老將軍,百經戰場,出生入死,雖...

  • 文章『測字』·經驗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民间习俗 测字算卦 人物回忆

    測字、算卦構成中國文化的一部份。多數的中國人對此都或多或少的具有興趣。測字、算卦蓋所以問難決疑,卜休咎、占吉凶。其測斷與卜辭多有應驗者。其所以能應驗,難以科學的法則衡量之。但亦未可視之爲玄學,因其所爲斷語與解釋皆屬常理常識,並不玄奧。若以神學屬之,亦有未合,因測字、卜卦所談者皆爲現實生活問題,如問疾病、斷行止、合婚姻、擇吉日、論吉凶、占禍福等,並不談靈魂、天堂、地獄、永生等。測卜之道,似可以含有一些科學、玄學、神學意味的俗學視之。我爲俗人,未能免俗,對測...

  • 文章異地同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传统习俗 社会舆论 人物回忆

    可谓明窗净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宅第。因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我不厌其烦的把它介绍出来。兰州有一个习俗,规定产妇和初生婴儿未过满月,不准到别人家里,那怕是至亲也不能例外。在兰州的第二年,也就是民国三十年十一月十九日(阴历十月初一)妻在兰州西北医院生下了幼女兰生,(政大毕业,五十三年留学赴美)第二天我就接到命令,准我提前毕业,调囘河南工作。这个消息,我并不惊奇,因为戴(雨农)先生不久前飞到兰州,曾个别召见我,认为我已参加工作数年,不必受完「全程

  • 文章中原的端陽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6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2-06-25
    关键字: 端阳佳节 中原习俗 节日气氛

    時如白駒過隙,又將五月端陽,不禁想起了中原端陽節的情景。中原民衆,百分之九十以上業農,從事工商及其他職業者極少,民性剛毅,民俗淳厚,生活樸實,工作勤勞,地處華夏之中,是我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古代人文薈萃的中心,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出產豐富,百穀俱生,居民大都過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家生活。大部地區的農糧作物,都是年分夏秋兩季。夏季作物以小麥爲大宗,大麥豌豆扁豆等並不甚夥,都係秋末播種,次年端陽節前後成熟收穫,尙較單純。而秋季作物可就複...

  • 文章漫談中原喜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河南文化 喜鹊 民间习俗

    喜鵲是我大陸各省最常見的禽鳥。尤以氣候乾燥的黃河流域中原一帶最爲普遍,也是到處受人歡迎的好鳥。它的「芳名」充滿喜氣;儀表淸新雅潔;性情純良祥和;鳴聲嘹亮悅耳。尤其它舒展「歌喉」,連續向人「歌唱」時,人們還會意味着是將有喜事的預兆,不勝「鵲喜」呢?喜鵲一名烏鵲,簡稱鵲,屬鳴禽類。據台灣志云:「本省無喜鵲」。體形似鶯而略大,高五六寸,身長一尺四五。尾特長,幾與其身相埓,故俗名「馬尾鵲」。嘴長頭黑。背有靑紫色光澤,肩頸腹色均純白,羽翼黑白相間,全身黑白分明,絢...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