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庸之道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顓孫子張評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颛孙师 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

    顓孫師字子張,春秋時代陳國人,故里在陽城,今河南汝南縣,生於西元前五〇三年,卒於西元前四四六年(魯悼公二十一年),享年五十七歲,子張先曾子去世,禮記檀弓篇載:『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服而往哭之。』少孔子四十八歲。孔子卒時子張才二十五歲,爲孔門弟子中之年靑者,但學行優異,乃七十二賢之一,堪稱仲尼高弟。茲就典籍記載加以整理,分就子張的學術地位,人格表現,恢宏器量及所受師敎,評述如左:一、子張的學術地位顓孫子張少卜子夏四歲,少言子游(名偃)三歲。三人年紀相...

  • 文章馬鎭方伉儷情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羅芙榮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夫妻情深 马镇方 中庸之道

    身为一个首长的夫人,在工作上是否有压力呢?秘书长夫人表示,因为身份特殊的关系,在工作上反而更要全心全力,以免让人产生「妻以夫贵」的印象;在与其他首长夫人交往时,也因自己是其中最年轻的,在言行方面也要处处谨愼,好在她本身就是一个内向而保守的人,所以还不至感觉太大的压力。在为人妻子方面,她强调一个现代的妻子应有新的思想,但也应遵行旧的传统,由于学的是中文,她觉得做人走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相当重要,若是夫妻之间意见不合时,妻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发现自己理亏时

  • 文章儒家倫理的轉折與充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9期  作者:傅偉勳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儒家伦理 性善论 良知论 中庸之道 行动中心

    人性的结果是,没有针对一大半人既不愿亦不会成德成圣的经验事实,片面地标高「最高限度的伦理道德」,而无视于现代社会格外需要的「最低限度的伦理道德」。如何谋求「最高限度的伦理道德」与「最低限度的伦理道德」之间的中庸之道(亦即辩证的综合,而非皮面的折衷),应是儒家伦理的现代化课题之一。依此看法,我们不能过分倡导成德成圣,而应强调道德理想即不外是在日日奋勉的现实过程。换句话说,我们现代人所应强调的是君子的人格(理想即在现实),而不是圣人的完美完善(现实皆为理想)。这样,我们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