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医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术德兼修的中医大夫金佩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金佩珝 中医 广告 书法

    相对金氏诊所大楼连云,家境小康,这能说不是铁的肯定。金先生令人赞佩的,不仅是位医生,也是一位书生,文章也有意想不到的练达,作诗塡词均极见长,楹联编撰不加思考,着笔即成。尤其令人刮目的,还有一手好书法,这是他在业余临池自娱的。书宗二王,笔法具晋唐韵味,雍容平实,且饶雅逸之气,自成风格,委实不凡。医者,宜发挥博爱精神,以救人济世为本,谋利致富尙属次要。这位河南光山县籍的中医大夫—金佩珝先生,一向本此原则行事。由于鄕土观念的驱使,金君对同鄕的协助,更是不遗余力

  • 文章硬漢儒醫金佩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3-04-25
    关键字: 金佩珝 中医 人物回忆

    医者,本天地好生之德,施之于人,是为仁术。故重德而轻财,尽一己之心力,以助人者也。」金佩诩先生开设在彰化巿公园路十三号之廿一的中医诊所,向本此原则,以施展其抱负,贯澈其意志;本能的一切尽其在我,以求心之所安,以济助为己任,视名利若烟云,尤对贫困民众及退除役军人,更为体念倍至,有时视情节,对医药费之酌减或施舍。难怪前任立法院长黄国书先生致赠「仁心仁术一及另一位地方士绅致送「杏林春暖」扁额各一面,以示赞佩,而表敬忱。凭金先生卓而不群的医德和精湛不凡的医术

  • 文章王希哲有情有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王希哲 中医 情义 人物传记

    人生在世不過百來寒暑,有人沒沒無聞虛擲光陰,有人為名為利以至心身交瘁,能夠生光發熱,德澤廣被,人人稱羨,讚譽有加者,其唯王希哲乎!

  • 文章思親念舊話鍼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针灸 中医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发扬传统医学

    穴道,以艾烧而灸之,是中医物理治疗的一种固有医术。吾父的针灸,不管出、门诊,一律分文不取,因之,我家庭院变成了慈幼院,病患的聚散中心,经常座无虚席。在我槪略统计中,夏秋之间,因飮食上的大意,患者婴孩幼童居多,入冬经不起风寒之苦以老年人居上,所谓万病囘春,时序入春则逐告式微。由于我对哭閙和呻吟的厌弃,而使我中断了接棒传扬之责,但也辜负了父亲对我的栽培和期望,同时因此而所积下的愧疚,便与时俱进的在我心底滋长着。父亲的鍼灸医术,决非蒙古大夫,赤脚医生,或者牵骆驼卖

  • 文章白手起家的王希哲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梁燦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王希哲 中医 中药店 人物回忆

    余的休养,居然复原了,可是眼睛始终未能全愈,祇好申请退役。学徒退役后,无亲无故,茫茫人海不知所往!无目的,无主张………在台北街头流荡了个把月,才算找到了一位中医学徒,老板陈九如医师,见他勤奋不懈,谨愼节俭,非常信任他,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三五年后,稍有积蓄,他便想自图发展了!经理五十一年十月间,王先生便在台北巿南昌街一段,开设一家颇具规模的中药店,—上海同德堂国药号。精选上等药材,延聘一流医师七人(姓名及专长附表),在此悬壶济世活人,数年以来生意鼎盛,欧美

  • 文章故鄉安陽行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6期  作者:楊達民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鲜中药研究所 中药配方 中医研究会议 白血病

    香港书展中,均被抢购一空。由于近廿余年来,他苦心钻研出用中药治疗白血病的中药验方,用新鲜草药炮制成药汁,对白血病有奇特疗效,各方均为之瞩目,大陆各省中医研究会议,及不久前在厦门擧行之海峡两岸中医研究会议,均请他出席作专题报吿,一九八六年应邀去日本讲学,都获得很高评价。他现在虽已高龄退休,除潜心致力于鲜中药研究外,仍被聘担任着河南省中医学院特约研究员。安阳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院,被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安阳市政协副主席等职。问其何以对孙医师情形如此熟悉,答以

  • 文章記故郷醫事——兼懷平樂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蔡拱星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医疗制度 中医 平乐先生 人物事略

    而医事之执行,反以其家学而大开其中医处方,彼时鄕人对衞生院名词,尙犹感陌生,更遑论鄕鎭之衞生所,要惟国是日艰,政府不暇兼顾,是以有离职医护兵、士,亦开设医院,且屡见不鲜,尤某县衞生院长,亦此种人选,此一事实于今观之,则殊难令人置信,当时之西医大致如此。而中医却极为普遍,惟衞生行政之阙如,虽肩负国民保健之重任,然良莠不齐,不无憾事;乃黄帝生于邱(即今河南新郑)而中医学之素问内经由而流传,河南人之医疗常识亦广,譬之鄕人患感冒,勿烦医生,每以生葱、芫荽、生姜

  • 文章(憶往開來)現代女華陀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河南中医学院 张霞龄 济世活人 末期癌症 食道癌

    纤细小巧的身材,白晢的皮肤,说话轻柔温和,谈吐诚恳,给人第一印象谦和,她就是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兼习西医,现服务于洛阳玻璃厂南路,洛阳第一中医院之张霞龄医师。张医师祖籍伊川县南衙村,其家世显赫,祖父即民国初年向应革命之鎭嵩军刘鎭华(雪亚)部师长张治公。张医师与其先生夫唱妇随,二人均习中医,也同服务于第一中医院,一儿一女也克绍箕裘,同毕业医学院,投入济世活人之服务工作。张医师除长于小儿科外,也精硏治疗癌症。年来经其起死回生之患者不计其数,而最著者有左列数项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