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民主义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承先啓後念父兄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4期  作者:蔣緯國  出版时间:1989-01-16
    关键字: 人物怀念 蒋经国 三民主义

    的唱下去。您没走完的路 我们要走下去因为大家怀念著大哥,大家更怀念著 父亲。您们忍辱负重的把三民主义的种子,撒满了您们生前踩过的每个地方。现在这些种子正在逐渐发芽成长迈向茁壮。唯有「承先才能有效地启后」,也唯有「启后才能发皇于承先」。这正是「向下札根,向上结果」的道理。时代巨人引导 缔造今日成就国父、 父亲和大哥都是受国人与世人崇敬和肯定的当代伟人。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您们导引著国家与民族的复兴与壮大。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独具五千年绵延历史的伟大民族,虽历经

  • 文章十四位河南同鄕榮膺當選 中國國民黨十三全會代表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9期  作者:本杜 出版时间:1988-07-03
    关键字: 河南 同乡 国民党 三民主义 全会代表

    中国国民党十三全会,将在七月七日揭幕,这一历史性的盛会,在目前政治转型期中,更具重要意义。中国国民党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在行宪后居于执政党的地位,亦达四十年之久,其能受到极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不断为国家克服困难,开创机运,即由于其党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与道德感,同时对三民主义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心,故能接受考验,其命维新,布艰弥厉,愈挫愈奋。现在,更是发扬上述传统精神与特征的关键时刻。中国国民党以实现三民主义为职志,每一党员皆由于信仰三民主义而献身组织。三民主义

  • 文章淺談孫穗芳博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繆正西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孙穗芳 孙中山 慈善 三民主义 国父铜像

    王时新的公子王守基结婚,民国五十五年十一月,才在大哥孙治平伉俪安排下,来台探望父亲(这也是她出生以来,首次见到父亲)。民国五十六年,她随夫婿移居美国夏威夷。她至夏威夷的当年,长子祖荣出生;次年次子祖耀出生。民国六十五年,她自夏威夷太平洋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而民国六十二年至民国七十年间,她也因从事房地产的投资与管理经营,而累积了财富。由于,「婚姻不如意」,促使她「信佛」,因为国父的两次托梦感应,她开始钻研国父思想,并于民国七十一年放弃事业,全心投入弘扬三民主义

  • 文章三民主义之理论与实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孙中山 政治思想 思想研究 两岸双赢

    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地坏天崩,山枯海泣,一代伟人 孙中山先生,竟撒手尘寰,魂归天国,举世同悲,举国同哭!鸣呼!痛哉! 国父,英年早逝,终一生致力国民革命,缔创中华民国,未得见建国大业之完成,留给国人的遗言,是「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华民国开国,已历九十九年。其间,风云变幻,屡经横逆,然中华民国政府与两岸同胞,为实现三民主义,建设国家之理想,与促进全民福址的奋斗,亦是再接再厉,愈挫愈勇,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正与逆,仁与暴,相互冲击

  • 文章與祝振華博士論「真、拙、愚、悟」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2期  作者:王更生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传播学 文心雕龙 人生哲理 三民主义

    战国时代的韩非,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位研究说话艺术的人,他的「说难」和「难言」以及「向外储说」中埋藏多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和他的经验哲学。司马迁一生倒霉透顶,但他最心仪的就是韩非的「说难」,近代贯通中外的学者很多,但以国父孙中山先生为钜擘。先生的建国大纲,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尤其「三民主义」,不仅是建国的至宝,更是唤起民众的传播宝典,更生愚鲁,忝为阁下同乡又侧身学术界有年,所知有限,学又简陋,读阁下书,长进甚多,以上四点,聊表受益之谢忱!知已不套,欲言不一,敬请。健康

  • 文章憶述滎陽縣二、三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1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86-07-03
    关键字: 荥阳县 大户余粮 楚子襄 三民主义 政通人和

    的;假使我将来东山再起时,第一道牌,即派王某人为县长。请你囘去覆命好了!」这话是我来台湾后才听齐代表说的。方厅长嘉奖固不止一次,而楚前辈子襄先生的过奖及藻饰则出乎意外,实令人铭感莫名。(三)我在荥阳任内被调洛阳受训,曾有结业论文一篇,题目大意是:「全国上下奉行三民主义,实施五权宪法,何以成效迄未显著?」我的论文,经方厅长兼主所亲自批阅,评定96最高分。其次为个别谈话,除对我嘉奖外又提示:「望你对「政通人和」多加注意」!此一语如冷水浇头,针砭痛处。因我硬干的结果

  • 文章宛西地方自治與陳舜德(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宛西地方自治 陈舜德 历史由来 三民主义

    民团剿平股匪大小七十余股,使人民得安居乐业,上述四人,皆有曾国藩团练鄕勇之精神,亦有曾氐剿匪救民之志愿,惜时代不同,成效亦异,但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此一时代之靑年,处此乱世,如非从地方自卫着手,去掌握武力,剿除匪患,将何以达成救鄕救民的志愿?!㈢时代进步,接受 国父地方自治的思想:宛西四县的地方自治,系发源于自卫,等到匪患剿平,地方安定,再进一步去兴办水利、敎育、建设………等事业,而最后的目标,却是要实现三民主义地方自治之理想,这四县的领袖人物,都是读书人,其中

  • 文章訪問孝行模範路淑蘭小姐記實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3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84-07-03
    关键字: 路淑兰 中华文化 抗日战争 太原堂 三民主义

    (「忠」與「孝」為中國文化所最重視的兩大德行,為宏揚我國固有倫理孝道,「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孝行獎頒獎大會」於四月廿七日在臺北市社會教育館表揚了全國三十九位孝行模範,其中屛東縣代表路淑蘭小姐,為我開封同鄉,屛東縣河南同鄉會張副總幹事紹熙,特於其來北接受頒獎之前,赴路府訪問撰成本文,河南青年子女,能獲此項殊榮,意義尤感深刻,茲特説明,以表我河南同鄉對其敬愛之忱!——編者——)。——堅苦奮闘 成家立業陸軍裝甲兵退役少校路履平,河南開封人,抗日戰爭發生後,懷着一腔...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