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升堂贤甥:阅读「安阳文献」第十期,所刊「安阳扈氏子女遍世界」一文,对于我扈家子孙遍居各地,流寓海外,叙述甚详。尤其关于族谱世系,记载明确,甚有参考价値。我扈代子孙,虽世居中土,然久经战乱,为谋衣食,不遑暇顾族谱之事久矣,今得有此文可供后世子孙参阅,知所由来,序齿尊卑,而使辈分不致紊乱,中华伦理文化得以发扬,实感谢安阳文献编辑诸鄕长也。兹有三事相告,希能作为补充,以增我「安阳文献」篇幅,并作为研究安阳文献曁修订「安阳县志」时之参考。㈠扈氏母女两节妇余伯母扈
起陆专员,为战区军风纪巡查小组负责人。以上所述,仅就个人能回忆到的,概略敍述如此,仅可作为同鄕之参考。弹指五十年矣,人事苍茫,在台同鄕,生活于自由天地,实在値得珍惜。续售安阳县志安阳县志上下两册二千余页,优待同鄕,仍售四五〇元,请照封底邮政划拨,款到即寄书。
民国七十一年端节上午,高安泽、杜德和、张润书等,在新店市建国路张鄕长金鉴立委家,谈起影印安阳县志。曾谈及原县志到民国二十二年,以后资料是否增列。张鄕长意见,县志本是政府编印,我们既非政府机关,增编重写均不及以前进士执笔,以照原书影印较佳。再谈到经费及连络同鄕,张鄕长金鉴愿捐出一万圆,命其子张敎授润书捐二千圆。先调查同鄕住址,印名册为第一步工作,印县志为第二步工作。当天高安泽、杜德和同时离开张府,因在南门市场转车,高鄕长曾在文史哲出版社印过书,乃邀杜鄕长
教授的不少影响。当我大学毕业后,在教课之余,心想整理安阳县志,有人劝我改译为语体,我和同鄕杜德和君去请示张教授,教授说:「安阳县志是民二十二年重印,其中多为进士手笔,你能胜过前人吗?」于是我们决定依照张教授指示,立即照原书影印,否则近二千页书,我不知将语译到何时呢?后来张教授作序,我提供董作宾等在民国十八年至二十六年在安阳小屯村挖掘的甲骨文资料,经张教授核示后,附于安阳县志内,于七十一年七月,即由文史哲出版社影印完成,并分别寄到各图书馆、各大学及同鄕手中
贡献之事例,分列于下:第一、对安阳县言:㈠民国前一年,先生(以下依惯称幼老)即以唤醒民众,鼓吹革命为宗旨,在安阳城内创办「邺华日报」,此乃安阳有新闻报纸之开始,更为先生卓识远见之表征。其详见「续安阳县志」卷十。当时社会赞许为:「消息灵通,持论正确。」启导民众,厥功甚伟。㈡民国二十二年总纂完成「续安阳县志」,幼老自作序文有曰:「考政治风气之汚隆,纪人羣进化贤材辈出之由来,俾莅临斯土者,藉以因革捐益,而后之缅怀先徽者,鼓舞警惕,争相磨耀于至善之途。」幼老之深爱鄕土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87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