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原人物》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大战柳河车站讨送纪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黃杰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中原大战 人物回忆 国民革命军

    當此之時,唯有忍守鎭靜,維繫軍心,以待其定,而期有濟。若至萬不得已,則唯有一死以殉黨國。否則,後退一步,革命大業,全歸烏有,將成爲民族千古之罪人矣!」

  • 文章屹立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7期  作者:楊履康 出版时间:1987-07-30
    关键字: 屹立中原 学者观点 人物回忆

    在省府人事处㈡工作,退休住台北习书画,今已成为名家。战时拿枪竿,平时拿笔竿,俱有表现,令人叹服!当时登封县(第十专保公署)虽非本署管辖,但因地形邻近,县长杨铮,(字又铮,后被选为国大代表来台病故)亦曾率队进驻超化寨,共同防衞中原抗战根据地,特此一提。⒎河南有句粗俗话:「当官掉了印,不如囘家去拾粪。」传说在逊淸时代,丢了县印有杀头之罪,所以对保管印信观念,非常重视。本署流亡时,一日数惊,一夜数迁,武祕书耀庭(在台)兼管印信,背在背上,与印信共存亡,终于完壁归(赵

  • 文章永怀宏扬中原文化的李代表士贤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李士贤 中原文化 中原文献 人物贡献

    吾豫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五千年来华夏民族的蕃衍发展:历代帝王之所逐鹿创建、圣贤豪杰之所缔造经营、继继绳绳,后先辉映,无一不与此一地域有关;于是而形成中原文化的特质,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浸濡既久,积累深厚。在政治、经济、社会伦理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于文史中,读班固东都赋,张衡东京赋、枚乘梁王菟园赋、傅毅洛都赋,尝可以想见其时文物的繁盛都丽。就重要人物论:张其昀先生所著中华五千年史中,就远古人物统计,有史以来至周初止,历中上伟人共二十位,而河南独占其

  • 文章怀念中原文献董事长骏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社 中原人物志》 社会责任 马骏

    十二月叶公祖灏去世,任命为经理。基金管理先是李公士贤,后为侯社长传勋,侯去世后,董事会决议由安泽为财团法人经理保管基金。马公任董事长时,基金累积有陆佰捌拾余万元,拟向法院申请改基金为陆佰万圆,黄公国璋、王公广亚两董事,曾建议增为陆佰伍拾万圆。安泽认为社里要编印《中原人物志》和《风物志》等,尚需用款,经会议决定维持原案,于八十八年完成报备。近几年来,文献印刷、寄发,多靠基金利息补助,目前利息已降到谷底。希望今后个人捐助,能逐渐增加,如阅读文献诸位先生,时常赞助

  • 文章故郷的「拗口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拗口令 中原文化 河南风俗 人物回忆

    的「绕口令」亦是中原文化之一,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故鄕居于豫北、有彰德、衞辉、怀庆三个府,这二十五个县市的鄕亲,语言声调亦有差别,彰德府的鄕友谈起话来,在语句的组合中最后总是多个「儿」字,例如:「小刀儿,剪儿,小妞儿……」,衞辉府的语言中,最后总是离不开一个「哒」字,例如:按标准国语说:「小妞子、打鸡子,不要鸡子啄豆子」!衞辉的鄕亲说:「小妞哒,打鸡哒,不要鸡哒啄豆哒」!河南全省各县市的方言都不相同,如认眞的去听,都可鉴别出来是豫北、豫南、豫东或豫西,但「绕口令

  • 文章中原文献社韦董事长与明诚学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社 往事回忆 人物追忆 《协议书》

    民国七十四年十一月廿八日,张公金鉴八十三岁寿诞宴客,于台北巿南京东路福鼎楼地下厅,我遇到李公士贤,他说要我帮办中原文献,我因主编安阳文献才两年,想要推辞,李公说:「安阳文献是县文献,中原文献是河省省文献,不要多说了,就准备办吧!」七十五年初,我开始接近中原文献,七十六年一月一日,就接管经理业务。以前经理事务由主编李公兼办,从此改由我寄发杂志和登记帐目。那时董事长张公金鉴、社长韦公德懋、主编李公士贤、经理叶公祖灏,(我从未见过叶公一面)但实际已由侯公传勋

  • 文章我所認識的勉齋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中华文化 人物追忆 往事回忆 悼词

    九流十家中儒道墨法的代表人物,孔子之先人为宋商邱人(祖籍夏邑)老子为鹿邑人,墨子也是商邱人,法家之韩非是禹县人,李斯为上蔡人。可见中原人物辈出文风鼎盛。而河南为中原者,亦取中国文化以中道精神之谓也。本社为发扬中华文化,宏扬中道精神,及表彰中原先贤人物,可硏究出版中原人物介绍丛书,聊尽我等同乡后辈之责任。」这段话对工作同仁的精神鼓舞作用甚大,也是我们据以努力的方向。后来有学者补充说:秦汉以降,我们河南省有书圣李斯、字圣许慎、医圣张仲景、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此外

  • 文章附:吳鳳翔先生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吴凤翔 扶沟县 中原文化 书法研究 《泛论书法》 人物生平

    吴鄕长凤翔,字仪亭,河南扶沟人,原在海军服务,于民国五十四年奉命退伍,即在台湾省立左营高级中学执教,作育英才,以迄今日,吴鄕长不但学养有素,且为来台同鄕中的一位文艺家、书法家。吴鄕长来台后,奉调海军,他首先成立豫剧队,当初眞是困难重重,煞费苦心,他自掏腰包,专程赴外岛澎湖马公各地,延揽人才,招兵买马。在军中找到琴师宋性原同鄕及演员,几经交涉,始能齐集一堂,编排演练,算是成立了飞马豫剧队,使中原文化遗产中的豫剧,能够昂首濶步,永固不朽,今在台湾屹然独存,吴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