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闲谈「化洽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趙介民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程春衢 典故 化洽立雪

    化洽立」这个掌故是出自北宋程门立,详情大家都知之甚稔,我这里不需多赘,「化洽立」这块斗大金字匾额乃悬挂在许昌县五连村、程春衢先生的大门口上,程先生字寅宾,满淸拔贡,兄弟五人,先生行二,故鄕邻都称他二先生,或称程老先生,乃兄云衢早岁即缀巍科,不幸双目失明一生默默无闻,提起程春衢三个字前辈鄕长可能有人认识他,并且对他的生平事蹟知道的更多,笔者虽黍为小同鄕,幸得躬亲芳泽,幼年所听到和看到的究竟有限,不免有挂一漏万,不逮之处,望祈诸鄕长指导,俾能抛砖引玉

  • 文章曼爱珍藏朋友书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尹雪曼 人物回忆 名贤传记

    新闻学敎授尹曼自小爱文学,惜字纸,因此书房的寳藏,已经到了令人生叹的地步。那是由一道道与屋顶并高的书墙,和由地面堆起的一垜垜报章杂志的堡垒组合成的,而他徜徉其间,乐以忘忧。早在民国廿一年起,刚上高中的他,就开始在国内著名的报章上刋登文章,当时每月学校的伙食费不过三银元,而他的稿费却有三十余银元。在大公报上连载的「战争与春天」,在民国卅二年就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而今他手头祇有由花莲读友转赠的孤本,翻翻那以土纸印成,古老得不得不以透明胶纸里边的第一本书,他

  • 文章专访尹曼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李宗雯 出版时间:1973-06-25
    关键字: 尹雪曼 人物专访 写作 求学经历

    在「华欣文化事业中心」,记者访问到名作家尹曼先生。当人们提到名作家时,眼光似乎停滞在那个代表着荣誉成果的「名」上,忽略了一个荣誉与成就的背后是经过了多少的艰辛过程。一个作家的成长,不在作品产量多或销数多,更不在一两篇或几部轰动一时的作品;尹曼先生有他独特的风格。他文笔平实、淸雅,不卖弄美丽的辞藻,只是默默地灌注自己的眞实情感,在平实、淸雅、娓娓道来中,我们也不会迷失在华丽的文藻中。凡是熟悉尹曼先生的人,均认为尹曼做人做事均极谨愼而守分,然而写起

  • 文章曼乐道借书纠纷导致记过始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伊人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豫北中学 尹雪曼 人物回忆 童年趣事

    除了被记了两大过、两小过,外加两个警告,只差一个警告就得退学滚蛋以外,我其实是一个好学生哩!」写过「海外梦回录」和「西园书简」的尹曼,最喜欢提到那次「记过事件」。他说,那是骄傲写的;每次想到中学时代被记那麽多过,而且只是为了一椿原本没有什么的借书纠纷,就会谨记在心—警惕自己不要骄傲!尹曼囘忆说,中学时代的他可眞是一个自以为了不起得不得了的「天才」。废寝忘餐猛看小说他读的是家鄕河南波县的私立豫北中学,刚进学校那当儿,是「土里土气鄕下土包子」的架势

  • 文章大師與大學(臺灣憶往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0期  作者:劉眞 曾永莉 出版时间:1988-10-30
    关键字: 教育家 蒋梦麟 傅斯年 溥心畲 梁实秋

    是大师,他在课堂上的一句话,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他常对学生说:「所谓书画同源,要学好国画,应先将国文读好,书法练好,如此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上作诗题字,得心应手,免求他人。」这句话至今仍是顚扑不破的眞理。而对于这样的人物,我怎能要他拘泥于学校的规定呢?陈屛解决了敎授任用资格难题我为「师院」大量延聘教授,往往超过各系原有的编制名额,教育系的系主任刘季洪先生有一次曾向我说:「你请了这么多位教授,恐怕课都排不下了。」我答:「没有关系。这些教授在大陆上都是知名学者

  • 文章记吾师牛立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杜建欣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牛立雪 教育家 回忆往事 蔡天送 碑文 张剑石

    教坛泰斗牛立先生,文章道德卓荦屏南,高风亮节,遐尔共钦。素以治学严谨,功底深厚,文笔洗练,丹青清雅而著称。故人送雅号为「活字典」。先生出生于豫西古镇白杨。一介书生,以年近九旬之高龄,在历经磨难之后,能保持鲜明之个性,坦诚之心地,高尚之人格,儒风之独存,堪称难能可贵,此文拟就本人近年与先生接触频频,聆听教诲良多,兹将先生之风采予以展示,以飨读者。回忆六十年前,我在白杨镇合安学堂之际,先生为我等授古文,以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抑杨顿挫之音律,眉色飞舞之神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