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蔡邕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蔡邕与汉熹平石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0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78-10-25
    关键字: 蔡邕 党锢之祸 熹平石经

    蔡邕不但是历史家、艺术家,并且还是东汉末经学家的领袖。他在后汉书列传里,本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忠臣孝子,可惜琵琶记和国剧都把他描写为无情无义遗亲不孝的人。使他蒙受不白之寃,怎不令人为他叫屈!我为敬仰他的道德、学问和艺术,所以不揣刬陋,一定要为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悲剧人物辨寃白谤,还他的淸白,使千秋后世的中华儿女们,都能认淸蔡伯喈的眞实面目。琵琶记是中国一部有名的古典戏曲。作者高明,字则诚,明初浙江瑞安人。按年代说,这部书虽不算很久,然而书中的故事,却流传最

  • 文章东汉陈留蔡邕的事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88-01-30
    关键字: 蔡邕 河南乡贤 乡贤传记

    一·蔡邕的家事蔡邕字伯喈,今河南省陈留东南杞县人,生于汉顺帝阳嘉元年(一三二),卒于汉宪帝初平三年(一九二),年六十一岁。六世祖勋,字君严,好黄老学说,平帝时为郿鄥县令。王莾初年,授以陇西郡守,蔡勋面对印绶仰天叹道:「吾策各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于是携带家属逃入深山。父棱,淸白守节,纯行不差,故諡号为贞定公。女蔡琰,有悲愤诗:如「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帝。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传于后世。二·蔡邕的孝行、师承及青年时期

  • 文章河南人的孝道楷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孝道 《三十六孝》 蔡邕 岳飞 岳珂

    」赤眉贼见他那麽孝顺,很受感动,送他白米三斗,牛腿一只。三、蔡邕 待疾不厌后汉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生于汉顺帝阳嘉二年,逝于汉献帝初平三年(西元一三三至一九二年),享寿六十岁,是后汉一位著名学人。邕生性笃孝。中年时,母亲中风,在牀上躺了三年,他每天亲手喂飮喂食,端屎端尿,昼夜伺候,毫不厌烦。母死前七十天,病情转重,更整天在旁看守,始终没上牀睡过觉。母死,葬之以礼,在墓旁盖一小房,守到孝除,方才囘家。俗有「久病牀前无孝子」之谚,对于蔡邕来说

  • 文章東漢蔡琰(文姫)學琴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井琪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蔡文姫 蔡邕 学琴 历史故事

    东汉蔡邕女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辨,妙解音律。初适河东衞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间,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匈奴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归,重嫁董祀。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操请赦,操允之。因问:「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即就所诵忆者缮送四百余篇,文无遗误。编者附言。

  • 文章文姬歸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蔡文姬 蔡邕 曹操 悲愤诗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名琰,河南省杞县人,生于公元一七四年,卒年不详。她父亲蔡邕(公元一三二年~一九二年)字伯喈,是东汉有名的学者,精通天文,历法,数学,对音乐,文学的造诣很深,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和经学大师。文姬自幼聪明好学,在书香世家的熏陶中,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就已长于文学与音乐了。有一次,父亲在黑夜里弹琴,忽然有一根弦断了,在一旁静听的文姬听到了,说断的是第二弦,父亲认为她是偶然猜中的,又故意把第四弦弄断,问是那根弦,文姬立即回答是第四弦。女儿的辨音能力使父亲

  • 文章关于后汉蔡邕生平的一些小问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蔡邕 史料考证 人物生平 家族 追思悼文

    一、前言谈及中华文化史,特别是后汉的人文社会发展史,我相信至今总没有人可以忘忽蔡邕!事实上,自他逝世而旋即为其同鄕画像立祠,聊示景仰悼念以来,后人对于他的行谊与「贡献」,一向都作过不少的「批评」!即使主要以「中副」所发表的那些实际与他有关的文章来讲,就我所知,至少自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刋布了周燕谋的「负心郞的故事」之后,还有姚季农的「蔡伯喈」(原载一九六六年四月十日至十八日的「中副」,连登九天),张隶华的「读蔡伯喈、谈琵琶记」(原载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 文章蔡邕与汉熹平石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蔡邕 熹平石经 生平经历 正定六经文字

    蔡邕不但是历史家、艺术家,并且还是东汉末经学家的领袖。他在后汉书列传里,本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忠臣孝子,可惜琵琶记和国剧都把他描写为无情无义遗亲不孝的人。使他蒙受不白之冤,怎不令人为他叫屈!我为敬仰他的道德、学问和艺术,所以不揣谫陋,一定要为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悲剧人物辨冤白谤,还他的清白,使千秋后世的中华儿女们,都能认清蔡伯喈的眞实面目。琵琶记是中国一部有名的古典戏曲。作者高明,字则诚,明初浙江瑞安人。按年代说,这部书虽不算很久,然而书中的故事,却流传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