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平家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参觀趙之漢先生書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赵之汉 生平家世 绘画艺术 《风雨归舟》 《秋山观瀑》

    最近兩個月受命訪問中、投兩縣績優國中、小學,以瞭解其對全民精神敎育之推展實況,以爲當局今後對是項方案改進之參考。難能可貴的是在這期間邂逅不少不常謀面的老友,如在豐原商職敎書的趙之漢,且能睹其筆趣與墨韻,實乃此行之一樂也。趙之漢豫東蘭封人,早期响應十萬靑年十萬軍之號召,投身靑年軍二〇七師,復員後轉入靑年中學,繼而東北大學,最後在台灣省立法商學院畢業。從事敎育工作先後達廿餘年。趙君幼嗜書法,擅行草,筆力剛勁而灑脫,初臨筆帖不限一家。其書法有晋,王右軍之骨架,...

  • 文章鄕賢宋樹森傳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0期  作者:瑞翹 出版时间:1981-10-30
    关键字: 乡贤 宋树森 生平家世 投笔从戎 参加北伐 造福乡里

    故鄕賢宋樹森先生,字煥亭,河南省許昌縣南小宋村人,先世歷代耕讀,家僅小康,父協力公是一位有名的飽學之士,耿直有聲,母史氏,生男一女二,先生居長,幼年頗有英拔之氣,智慧超人,復受家庭的良好敎育,養成篤實恭儉的品性,生平不空談狂論,好高鶩遠,被當地耆宿碩彥,詡爲隽拔之器。先生嘗與鄕人談及當今局勢,胸中蘊積了無限憂冲和憤慨,本想多念幾本書,以備經綸濟世之需,惟値世事艱屯,吾儕讀書所學何事,國運阽危,亦曷敢自惜此身,而置國家於不顧呢!年甫弱冠,毅然投筆從戎,民國...

  • 文章建國豫軍參加革命戰爭紀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8期  作者:李肖庭 李雅仙 趙得一 出版时间:1981-08-30
    关键字: 建国豫军 革命战争 樊钟秀 生平家世 孙中山 伏牛山 游击战 北伐

    一、前言滿淸末造,政治腐敗,橫征暴歛,民不堪命,且外侮紛至,幾有瓜分之禍,有志之士,群思改革。中原豪傑,聞 孫總理倡導革命,重建中華,無不景從。樊鍾秀氏,崛起北方,響應革命,奉 孫總理任命爲「建國豫軍」總司令,與北洋軍閥艱苦戰鬥達十餘年之久,豫軍志士咸樂借箸代籌,爲之臂助,期建革命偉業。李雅仙、李肖庭、趙得一等參贊戎幕,歷有年所謹就親聞目見諸大端,擇要敍述,用彰忠藎,而備修史乘者之參考。二、參加革命戰爭之緣起樊總司令鍾秀,字醒民,河南省寶豐縣大營人也。大營...

  • 文章周樹聲先生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7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81-07-30
    关键字: 周树声 博学多才 生平家世 焦作 中原煤矿 医学讲座 《健康月刊》

    周樹聲先生,別號澹盧居士,河南省開封縣人,民國前二十二年生於汴梁,時爲淸光諸己丑年。父牧庵公長河南信陽州裕州,淸正有聲。母劉氏孝慈仁愛,尤備至德。兄儀君歷官山東要邑,以卓異擢觀察使。姊韻仙聰頴絕頂,目下十行,著有漪蘭館詩稿,極負盛名,革命先烈秋瑾女士慕其名,自日本馳函訂交。先生在此家世中之所受董陶,固已異於常人者矣。先生幼從名師,於十三經、廿四史,及諸子百家之書,無所不讀,嗣入河南法政學堂,專攻法律。畢業後應高等司法官考試,名列前茅,任司法官。民國四年,...

  • 文章方公棣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国文教材 方棣华 抗日救国 交通部门 生平家世 教育事业

    方公棣華先生字正琪,係出河南羅山書香世家。其先翁 德程公歷任交通界要職,功在國家。故先生卽誕生於 德程公上海之任所。稚齡隨太夫人回鄉就學,聰頴過人,學生時代鋒芒已見;博覽強記,文章灑灑,課業優異,每試必名列前茅。抗戰軍興,先生年將弱冠,一腔熱血投筆從戎,於陸軍官校十六期畢業之後,參與抗日工作屢建功績。勝利後復任華中剿匪總司令部參謀,繼調任舞陽縣政府主任秘書,一度代理縣長職務。其時先生年未三十,雄姿英發,仕途正如旭日東昇。惜匪禍猖狂中原板蕩,先生隨軍來台,供...

  • 文章金元之際元好問對於保全中原傳統文化的貢獻(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7期  作者:姚從吾 出版时间:1981-07-30
    关键字: 元好问 中原传统文化 以汉治汉 生平家世 封龙山 孔子文化

    三、忽必烈與元好問:他曾傾心於張德輝元好問「金非因用儒而亡」的名論,接受了儒敎大宗師的尊號。十三世紀蒙古族在世界歷史上的事業與成就,可以說始創於成吉思汗,完成於忽必烈汗(元世祖)尤其値得稱道的是忽必烈在久亂思治的金元之際,認淸楚當時撥亂反治的機運,招納中國與西域學者、商討如何安定中國的大計,採取了與漢地學者合作,以漢治漢的兩元政策,忽必烈這一轉變與這一事業的奠定,也與我們的大詩人元好問有關。舊元史(四卷)對於忽必烈這一行動有很明白的記述,至可寶貴,茲選錄...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