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共返回17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話說尉氏劉半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88-02-29
    关键字: 刘半县 河南尉氏 河南首富 河南名人

    了。关于她与同盟会的来往,在开封办过妇女杂志,以及捐助辛亥革命开封起义党人三千两银子事等,详载李守孔先生所著『河南与辛亥革命』文中,载中原文献十六卷各期。刘马靑霞可算是刘家最光荣有供献的人物了。六、刘半县财产充公刘家因继承问题,打官事经年纒斗不决,拖到民国十五年,北伐军入据,冯玉祥所率西北军与北伐革命军会师郑州,冯玉祥被委为河南省主席,正是「打倒军阀」打倒土豪的劣绅声高入云的时候,刘半县虽非劣绅,而确为土豪,冯玉祥遂以「久讼不决」之名义,将刘氏财产没收充公,拨付

  • 文章作育英才近半個世紀王宜信老師典範永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王宜信 河南乡贤 河南教育

    乙亥年新曆五月二十五日,安陽縣銅冶鎭南西爐村爲了銅冶中學王宜信老師,因患胃癌醫治罔效而去世,特地在村莊北頭廣場,佈置公祭場所,以便利到場悼念這位獻身於敎育界長達四十八年之久的優秀老師,到會知名人士,除了鎭內各中小學師生數百人外,縣長石東林,敎育局長,安陽日報特派記者等,也到場追念,筆者與王宜信老師,雖爲叔伯兄弟(我比王老師大兩歲),但生前二人因志同道合,故二人相處猶如親兄弟一般,密不可分,可惜此次筆者於新曆五月二十三日第二次返鄕探親那天,正是由北京回家途...

  • 文章劉延濤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許逖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刘延涛 河南先贤 书法家 河南艺术

    先生姓刘氏,名延涛,别号慕黄,取义钦仰东汉贤儒黄淑度(宪)之风格,河南巩县北山口人,民前四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生。刘氏为中州世家,自明清以至民国,代有贤能,簪缨不绝。尤以先生一系,耕读传宗,数百年来,未尝分家。先生王父笃裕先生,诚敬宽仁,谨守世德,贤誉著于乡里。尊人锡政先生,立身谨厚,敦品力学,为世所钦。母氏任太夫人,知书达理,以淑德懿行,相夫课子。先生幼承诗礼庭训,髫龄进学,熟诵四书五经、古文诗词,植定国学根柢。而天赋艺术才情,性近书画,更以数世家藏

  • 文章悼念鄉賢荆知仁教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荆知仁 河南先贤 河南名人

    河南省武陟县。到八十七年十一月十日病逝,享寿七十二岁。依当今的平均寿命而言,再活二十年也不成问题。谚有「天妒善人」之说,岂其眞耶?荆教授是知名的宪法学者,桃李满天下。主持政大法学院多年,功在教育。并以识见卓越,连续两届担任国民党不分区国代,在国民大会中人人多称「荆老师」而不名,学术界地位之尊崇不言可喻。荆先生勤朴好学,出身于四川大学与政大政硏所。生平大部份时间均在为学术界贡献心力,但先生于抗战最难苦阶段,曾毅然投笔从戎,投效青年军二〇七师,忠勇爱国事蹟则

  • 文章陸軍少將陳建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陳壯飛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抗战名将 陈建功 河南先贤 河南将领

    陈建功少将,河南鄢陵人士,生于中华民国九年十月十五日。陈将军与王爱莉女士于民国卅二年四月结婚,膝下育有二子:壮飞、壮行;两媳锦春、顶珠;暨两孙亦彬、亦彦。陈将军初中辍学,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从二等兵做起。后因平日勤练书法、阅读公文范例,于十七岁时,升调为文书上士,竟其一生,从事国军经理及军需业务,于国于军均有宏伟贡献。陈建功将军平日自爱自重、奉公守法;对人谦逊有礼、对事认真负责;对国忠贞不二、对家爱护倍加。以初中肄业学力、纯靠自己谨慎奋发,苦干苦修;既无

  • 文章王慶祥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劉治發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王庆祥 河南先贤 河南乡长

    鄕長王慶祥先生,字寒凌,河南安陽人,民國三年五月初七日生,現年八十一歲,世居安陽城內香巷祖宅,天津南開大學轉北京中國大學經濟系畢業,嗣考取稅務機關在四川重慶及兩廣任職,卅六年奉調南京財政部直接稅署任會計主任,卅八年隨政府來台,在財政部由稅務職蒙嚴前總統靜公任部長時升任總務司長,襄助部務不遺餘力,有條不紊,六十年改調國有財產局副局長,維護國產,認眞執行頗獲上級器重,其間不幸身患中風,終日醫藥甚爲艱苦,屆齡退休,兩袖清風,無以爲繼,開放大陸探親後,八十年返回...

  • 文章中州繪畫先哲傳(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中州 河南 绘画 文书 先哲

    趙宗漢趙宗漢,(宋)宗室。字獻甫。初嗣濮王。薨諡孝簡。追封景王。英宗弟也。爲人博雅談洽。無他嗜好。惟詩書是習。法度自守。兼工畫蘆雁。有思致。嘗作八雁圖。有江湖荒遠之趣。趙頵趙頵,(宋)宗室。初名仲格。封益王。薨諡獻瑞。英宗第四子也。少好學。長博通羣籍。平居無所嗜。獨左右圖書。與管城毛穎相周旋。作篆籀飛白。筆力雄俊。兼工雜畫小筆。花竹、蔬果。後善魚蝦、蒲藻、古木、江蘆。尤精墨竹。非畫工得窺藩籬也。趙佶趙佶,(宋)徽宗。萬機之暇。惟好書畫。天縱之妙,有晉唐風...

  • 文章羅山畢太史覲文事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1期  作者:黄務成 出版时间:1975-11-25
    关键字: 毕太昌 毕孟和 河南名贤 罗山 先贤

    翰林,荣膺慈禧太后赐见,面予嘉许,旋遣江、浙充临时巡察使。公于光緖三十一年经朝廷恩宠遴送日本游学,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专攻文、法。公于留日期间,非常景仰 孙先生领导之革命运动,暗自加盟同盟会,不时与革命党人连络。至光緖三十三年学成归国,复蒙西太后赐见,委署翰林院侍讲。同年杪豫省巡抚吴重喜者惊为异材,特加赏赐,邀访省垣,创办河南高等学堂,公以学校为发展革命事业之摇篮,吸收靑年,秘密策划革命运动。并出长河南优级师范、法政学堂等校之监督,相当现在校长职务。同时兼任

  • 文章中世豫籍名僧新傳初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中世纪 河南籍 高僧

    还送寒陵之山,凿窟处之。经春不朽,俨然如初。自昂道素之声,被于朝野,慈润温柔,德光攸属。昂尝养一犬,两耳患聋。每将自逐,减食而施。及昂卒后,便失所在。又尝当昂登讲之夜,时属阴暗,素无灯烛。昂擧掌高示,便发异光,郞照堂宇。大众覩瑞,怪问从来。昂曰:『此光,手中恒有耳,何可怪耶?!』由是众益窥知其栖业隆深,幽明感应,诚不能度也。(一〇)、释道岳新传释道岳,俗姓孟氏,河南洛阳人也。家世儒学,专门守业。九岁读诗易孝经,聪明强识,卓异伦伍。父暠,仕于杨隋,为临淄令

  • 文章(古今鄉賢)董品三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梅影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董鑫 张乐民 婚姻 河南大学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此事如发生在过去封建时代,不算奇闻,但若发生在民国年间,以今日之眼光视之,不仅値得报导,并且値得赞扬。缘起者一日与西华县国大代表张乐民先生闲话家乡往事,谈及临颍县国大代表董鑫先生,其夫人王桂荣女士,为一盲人,夫妻感情历久不渝,并相偕由大陆辗转来台,生儿育女,白头偕老,听后令人肃然起敬。董鑫字品三,河南临颍人,生于民前五年,幼年即由父母之命与王桂荣女士订婚,王女士生于民前七年,长董两岁,当时俩人均在襁褓之中,由父母作主,代为定婚

共176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