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春秋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藝文詩壇)憶皇都西平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張文彬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英雄 春秋 乡贤 故事

    一毓秀钟灵气,春秋创帝家,柏子皇图议,仁人古训嘉,本纪豫州序,开元文化发,祖先德业数,童子笔生花。二曩日名城阙,皇都古物扒,宝塔仍其旧,天荒地老佗,继往开来历,承先启后发,异客怀故址,今吾忆京华。三血战倭寇者,捐躯我韶华,塔侧埋义冢,乡贤作铭嘉,墓志烈士赞,无名英雄夸,故事亲目睹,因时制宜家。四昊天罔极行,慈爱庭训嘉,祖德传世远,仁义遍天涯,省亲得见否,文字简何佳,愧心子忤逆,合掌馨香花。

  • 文章愛國商人弦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羅賢義 出版时间:1971-03-01
    关键字: 春秋时期 弦高 郑国

    弦高是春秋时代郑国的一位商人,由于他爱国热忱和高度的警觉性,挽救了郑国的危亡。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了,在我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爱国商人的事蹟能够超过他的,尤其是智慧、警觉性和临事果决的魄力,与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好像还没有人(商人)能够与他相嫓美。下面就是他的爱国故事。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一等强国,后来因为内政不振,国势渐渐衰弱,到晋文公称霸时,郑国已沦入二三等国之列;这时南方的楚国势力日渐强大,经常向北方侵略。郑国位于今河南省中部地区,首都在今河南省

  • 文章素王孔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2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孔子 春秋时期 鲁国 素王 夹谷之会

    平凡的身世,神秘的出生:孔子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先祖本为宋国贵族,他的六世祖孔父嘉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杀,其子木金父逃亡到了鲁国落户,家世中衰。到了孔子的父亲孔纥,号叔梁,人称叔梁纥,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是一位能征惯战的武士,因战功被封为陬邑大夫,是一种不能世袭,只食禄田的官。叔梁纥娶妻施氏,多女无子,妾生一子名孟皮,却又是一个跛足的残疾孩子。为了求子心切,乃向颜氏家中求婚,颜氏有五女,都尚未出嫁,此时叔梁纥已六十,颜氏以其年老,不便强要女儿出嫁予他,便

  • 文章大政治家子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5期  作者:衡之 出版时间:1976-05-25
    关键字: 子产 政治家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求贤,欲富国强兵以霸天下。唯少有出息之政治家,要之,郑国子产其选也。子产执政,厘定国策,百工技艺庶民,各有服式,铸刑书。百姓怨愤,盖众人久习于陋政,苟且于国际事务,其中如毁鄕校一事可见:事缘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鄕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鄕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

  • 文章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吕不韦 政绩 吕氏春秋 人物传记

    质子楚,华阳立嗣,邯郸献女,及封河南,乃号仲父,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吕不韦,握机造势,影响深远。秦王政,深恶憎恨,游说春秋,战国间的政客,而下令逐客。惟客卿,原吕不韦舍人,李斯书谏,秦王乃除逐客之令。从李斯之见,计谋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大一统,尊秦王为始皇帝。资治通鉴,论:「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不韦者,籍其门视此。杨子法言曰:或问吕不韦,其智矣乎?此人易货日,谁谓不韦智者欤,以国易宗,吕不韦之盗,穿窬之雄乎。穿窬也者,吾见担石矣

  • 文章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吕不韦 《吕氏春秋》 秦始皇 人物评价 书评

    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招贤纳士,喜养宾客,望重一世,享誉诸侯。吕不韦自觉秦为强国,而其声誉,远不及四公子,引为羞耻,乃亦招致名士,厚遇宾客,以养声望。吕不韦招养之宾客,多达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喜游好,善著书。吕不韦乃使其宾客,各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约二十余万言,凡二十六卷;因十二纪系以时序论事,故名春秋;后世简称吕览。自汉以来,对此书作注解者,祇高诱一家。吕不韦以为此书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以春秋称之;且将全书公布于

  • 文章春秋时期楚之贤相孙叔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孙叔敖 春秋时代 楚国名相 人物简介 历史功绩

    贤人,岂不可笑吗?」庄王把樊姬的话告知虞丘子,虞丘子一时说不出话来,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以自代,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年,庄王以霸。另一位帮助孙叔敖的,是他的好友沈尹茎。据吕氏春秋记述: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闻不知,修行不闻。沈尹茎谓:「说以义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乃教孙叔敖回家乡种田,由沈代孙游说。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谦辞说:「期思(固始)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

  • 文章春秋时代河南人物志(续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5-11-25
    关键字: 春秋 河南先贤 人物志 名贤传记

    国人,孔子弟子。以文学著称,六经删定之后,诗易俱传于子夏。徐防曾谓,诗书礼乐定自孔子,而断明章句,则始于子夏。其后传春秋之公羊、穀梁二氏皆子夏之门人。孔子殁后,子夏退老西河,专门敎授,并为魏文侯之师。24.高柴—字子羔,衞国人,孔子弟子,为衞国士师,曾依法刖人之足。蒯聩作乱,子羔逃走,逃至北门,守门者适是被刖足之人。守门者对子羔曰,彼处有一缺口,而越城而逃。子羔曰,君子不踰城。守门者又曰,另处有一墙洞,可穿洞而去。子羔曰,君子不穿洞。守门者又曰,此处有室,子

  • 文章端木子貢評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子夏 儒家思想 春秋时期 人物思想

    孔子传授弟子达三千人,其中特异优能之士计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人中,更有所谓『四科十哲』者。论语子张篇载:『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贡为孔门高弟,乃十哲之一。子贡即端木赐,端木复姓,名赐,字子贡,春秋时代衞国人,春秋左氏传称为衞赐,故里在共,即今河南省辉县,墓在河南濬县城东二里张家庄,墓前建有祠堂。生于西元前五二〇年,卒年未详,少孔子三十一岁,少颜囘一岁。颜囘早殁

  • 文章崔銑傳及其著作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崔铣 《周易余言》 春秋传说》 《二程文略》 儒家学说

    各种版本,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了。现在我已六十三岁,每遇忧险或是喜悦,或是践行时运,没有一天不体察易经的道理。先儒的解释,虽详尽但繁琐,又以好奇,求之于众,流为诡诞。尤其是飞伏内外,互体五行,以其小道小枝,繁芜我国圣典。岂不知伏羲画卦,文王、周公系辞,孔子作十翼,易经已是很详细了。可是却有人大谈伏羲易经、文王易经、孔子易经,使全书支离破碎。易经有四圣之道仅持众说的不可取,或重占卜的也失其正,固孔子之所赞,已明三圣之要旨了。」二、春秋传说:佚。三、中庸凡一卷:书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