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政治思想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吕坤的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8期  作者:孫廣德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吕坤 政治思想 实用 无为 民本

    专势而不夺人民之利,人民享利而不分君主之势。君主专势而人民不分君主之势,乃在求维持君主之统治制度,是为尊君;人民享利而君主不夺人民之利,乃在求保障人民之生计福利,是为民本。而维持君主制度之目的,当在保障人民之生计福利,其重心仍在民本而不在尊君。故吕氏势与利之说,亦正可与其尊君与民本之说相发明。综观吕氏之政治思想,乃以民本为其中心,而寓反对专制苛虐之意。其谈民本君末,尊重民意,安民养民敎民,固在重视人民。即言为政当求实用,法与礼须顺乎人情,利应在下,亦莫不

  • 文章宁陵吕坤的生平与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8-05-30
    关键字: 吕坤 河南乡贤 政治思想

    人伦,行实政,求实效,重鄕约,务以实利利民,正德正民。四、政治思想—从吕坤所著的呻吟语、实政录等书中,可以见及其政治思想。兹扼要举述如次:⒈学以致用—吕坤认为求学的目的,在经世致用,并非侈谈精微,空言高论。他说:『一切性命,天人微窈之说,无补国家之存亡,万姓之生死,身心邪正者,皆非学者所当究』(呻吟语,卷一之四)。因为『天地人物原来祇是一个原体,一个心肠。自君子观之,皆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满六合是运恻隐之心处。君子于六合飞潜动植纤细毫末之物,见其得所则油然而喜

  • 文章商鞅的政治思想及其评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6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商鞅 变法 政治思想 评价 法治

    兵,北出击郑。秦王发兵攻之,商鞅被获,杀之于郑国之渑池。秦惠王车裂商鞅,并诛灭商鞅全家。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严刑以治人者,自亦难逃严刑之诛。世事皆受因果律之支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鞅种恶因,自得恶果。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此乃科学法则,不可以迷信视之。二、商鞅的政治思想⒈任法—商鞅要依法以为治。他认为治国之要有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为主体,信与权所以行法也。他说:『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守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法)则危

  • 文章韩非的政治思想及其评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1-01-25
    关键字: 韩非 政治思想 生平事略 思想评价

    一、韩非的生平事畧韩非战国时代人,乃韩国的庶公子。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韩势渐强,向东南扩展领土,奄有豫西,都翟阳(禹县),韩灭郑,徙都于京(新郑县)政国号曰郑,故战国策称韩宣惠王为郑惠王。由此言之,韩非为吾豫先贤,遂愿握笔撰文,论述其生平事略及其政治思想,并予以评价,盖所以扬先哲,裕后昆。韩非为人口吃,不长于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同师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当时韩国国势,日趋衰弱,屡上书谏韩王(安王)献强国之计,王不能用。非疾治国者之不务脩明,儒

  • 文章東漢名儒荀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張美煜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荀悦 政治思想 学术思想 法教并行 人事修为

    荀悦為東漢名儒,長於經學、史學,歷官黃門侍郎、秘書監、侍中,主要著作有漢紀三十卷、申鑒五卷。本文作者張美煜女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硏究所碩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國文系講師,著有「荀悦申鑒思想探究」、「釋鄭聲淫」等文。

  • 文章墨子的人格表现与政治思想(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5-01-30
    关键字: 墨子 人格表现 政治思想

    墨子曰:「古者有語,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以見知隱。今師徒唯毋與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爲者也,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穫歛;今唯母廢(時,則百姓飢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今嘗計軍上,竹箭羽旄幄幕,往而靡弊,腑冷不反省,不可勝數。又興矛㦸戈劍,其往則碎折靡弊而不反省,不可勝數。與其牛馬肥而往,瘠不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勝數。與其塗道之修遠,粮食輟絕而不繼,百姓死者,不可勝數也。……國家發政,奪民之用,廢民之利,若此甚衆,然而何爲之?曰:我貪...

  • 文章墨子的人格表现与政治思想(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墨子 人格表现 政治思想

    非命下)。墨子复擧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事例,证明命不可信,而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盖尝观于圣王之事,古者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墨子,非命上)。五、墨子政治思想的评价⒈兼爱交利,眞知灼见—三民主义以爱为中心,故能建设安和乐利,民生顺遂的幸福社会。共产主义以恨为出发点,遂形成斗争不已,整肃不息,民生凋敝的痛苦罪恶的局面。仁者爱人。爱基于仁。而仁的原始意义

  • 文章程颢的生平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程颢 生平经历 学养 政治思想

    寻,颜回微有形迹,孟子形迹昭著。孟子规模虽大,而学养不纯,颜回规模虽小,而备具圣人全体。故要求门人学颜回的德人,有此德行,然后可以有孟子的表现。程颢的学养功夫,于是可以见之。四、政治思想——程颢的政治思想见于识仁篇、定性篇及上神宗陈治法十事番。程氏以『治心』为政治之本。先圣后圣,若合符节,非传圣人之道,传圣人之心也。非传圣人之心传已之心也。已之心无异圣人之心,广大无垠,无物皆备。欲传圣人之道扩充此『心耳』。玆扼擧述其政治思想于次:⒈天理与人伦——程颢的思想

  • 文章相州魏徵的生平与政治思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8-02-29
    关键字: 魏徵 魏征 河南乡贤 相州名人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魏徵并无著作,对政治思想作有系统的论述。但从贞观政要一书,魏徵对太宗的谏诤,及新旧唐书魏徵传所录其所上疏奏,确有正确而丰富的政治思想。兹扼要论述。一、民本思想—魏徵曰:『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何不敬?陛下贞观之始,视民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节约,无所营为。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民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遂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

  • 文章邵雍的生平与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8-07-30
    关键字: 河南先贤 邵雍 政治思想 先贤传记

    可谓合于格物致知及现代实证主义的研究精神。惟因其引道入儒,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虚无之论以解释儒家经世致用的平实之理,自不免失之于牵强附会。如雍之论政体种类,分为皇、帝、王、伯四者,而又以春、夏、秋、冬及易、书、诗、春秋配合之,实非常理所可通。其政治哲学的奥妙,常达于『玄之又玄』的境界,使人不易理解,虚玄所至,恐将流为『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四、政治思想—邵雍的象数之学及预知之术非本着所研讨的范畴。兹将其政治思想扼要擧述于次:⒈适合时变—政治的措施应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