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研究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尉氏阮籍的生平與政治思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7-04-30
    关键字: 阮籍 生平事迹 学术研究 思想主张

    叁、政治思想一、音樂的大用—阮籍早年曾習儒學,後由儒入於老莊思想的道學或玄學。籍屬音樂世家,通音律,善彈琴。所以他著樂論以玄學的觀點,論述儒家所謂禮樂,著通易論,亦係以老莊思想論說儒家六經之一的易經。籍父阮瑀爲建安七子之一,文學有盛名。阮瑀是蔡邕的學生。蔡邕喜愛辭章術數天文,並精通音律,曾整理六經,刻六經全文立碑於太學門外,頗有貢獻,堪稱爲有相當造詣的儒學家。阮瑀文聞天下,更精通音律,能鼓琴。音律的成就可能受有師蔡邕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與血緣遺傳有相當的...

  • 文章挖出中國上古史(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李子寧 出版时间:1987-04-30
    关键字: 李济 人物事迹 安阳考古挖掘 学术研究

    從安陽到台灣安陽發掘的十年間,是李濟一生學術事業的顚峯;也是中國考古學逐漸生根的時代。除了仍繼續指導安陽的發掘工作外(安陽發掘的後期,他逐漸由室外工作之主持,轉到室內整理標本、指導工作方向的職責上),李濟還實際領導了三次古蹟硏究團,從事了城子崖、縣等數十處遺址之發掘,其中尤以山東歷城龍山鎭的城子崖發掘成就爲鉅,在此他發現了著名的龍山文化,而將中國史前史硏究與歷史硏究連成一氣。到現在爲止,一切似乎都很順利;安陽越挖越精采,第十一次發掘發現了著名的侯家莊大墓...

  • 文章褚亮及其子遂良著籍世系和事功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2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褚亮 褚遂良 著籍世系和事功考 历史资料 学术研究

    褚氏家族繁衆流長,自晉、宋、齊、梁、陳、隋,以至於唐,綿延不絕,人材輩出。其名重一時,對社會有所貢獻,而最爲後世所推崇者,如晉時之褚裒(季野),南齊之褚洞(彥囘)以及唐之褚亮、遂良父子。尤其褚亮及其子遂良。不論在文事與政治上之表現,尤爲後人所尊崇與欽敬。茲爲便於對褚氏有所認識起見,特將褚氏家族世系及褚亮、遂良父子之事功,以及褚氏著籍陽翟(卽今河南禹縣)而非錢塘之辯解,分述於后:一、褚遂良著籍陽翟(禹縣)而非錢塘之辯解:關於褚遂良之籍貫問題,有謂「杭州錢塘...

  • 文章姚從吾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0-05-01
    关键字: 姚从吾 人物事略 学术研究

    心脏衰弱,遂吿不起,享年七十有六。民国二十五年冬,先生经吴宓先生介绍,与陈绚女士结婚。陈女士字宜珍,闽侯螺州望族,先后毕业于燕京幼稚专科及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曾执敎于北平、云南、苏州、台湾各中学及商职约三十余年。生子女各一,子名大湘、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系,现任职于国科会;女名大良,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今在美国。先生一生于尽瘁学术研究以外,忠党爱国,热诚过人。先生治学极勤,态度谨严,虽一字之微,必求出处,一事之敍,必有原委。每兴味所至,辄废寝忘食

  • 文章董玉京集醫學文學於一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董玉京 医学家 佛法 甲骨文 学术研究

    漢有張仲景,今有董玉京,筆者將這兩位一古一今的醫學家相提並論,因為他們都是南陽人,都是名醫師。張仲景東漢末年的大醫學家,官至長沙太守,他的一部「傷寒論」,到現在仍為中醫界視為瑰寶,凡中醫師考試,為必考科目,不及格就不能行醫。從前古人治病,有法無方,至仲景「傷寒論」公諸於世,始打破「禁方」的藩籬。張仲景的少年時期,也曾拜訪比他年長又在京都太學的何顒,何見到他,開門見山的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日後為名醫」。這段話在「太平御覽」上記載得很清楚,仲景回到南陽...

  • 文章中央硏究院院士董作賓先生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董作宾 人物传记 甲骨学家 考古 学术研究

    先生諱作賓,原名作仁,字彥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考諱士魁,經商於南陽縣之長春街,妣同里王氏。先生六歲入塾受業,穎悟異常兒。稍長,課餘之暇,助士魁公事生產:印衣袖、刻印章,臘月則書春聯鬻之。勤勞刻苦,自幼已然。學校興,入元宗小學高級肄業,時年十六。明年,弟作儀卒。承父命,廢學經商,則以餘晷設舘授徒。自課進修,未嘗中輟。民國四年春,入縣立師範講習所肄業。未幾,士魁公棄養。翌年以第一名畢業,留校任敎員。民國七年,奉母命游學開封,考入河南育才舘。從時經訓先生受...

  • 文章蒙古人筆下的學人——袁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陳鶴齡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袁冀 元史 学术研究 史料考证 人物回忆

    二〇〇四年八月盛夏,正是大草原鮮花爛漫,翠草如茵的最美時節。在這最美的時節,大青山前,剌勒川上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迎來了十三個國家和地區的二百多名蒙古學專家,第四屆國際蒙古學討論會在這裡召開。我做為中國民族報的記者對這次學術會進行全程報導。正是在這次盛會上,我和台灣專攻《元史》的著名學者袁冀先生不期而過。半年以來,袁老除給我寫信、寄書外,還經常打電話過來詢問我的工作和生活狀況,能得到這位年過八秩,鶴髮童顏的長者的關注、關懷和關愛,感到莫大的幸福。在這萬籟俱...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