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孟子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先哲、聞人、古蹟、植物概述:(連載八)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9期  作者:趙正朝 出版时间:1981-01-03
    关键字: 河南先哲 姬发 孟子 祝融 伏羲

    言之后于偪阳,地在山东峄县境内。左传襄公十年载:「晋荀偃,士句请伐偪队」。26鄅—周封颛顼之后于鄅地在山东临沂县。左传昭公十八年载:「鄅人藉稻」。27罗—周封祝融之后熊氏于罗,地在湖北宜城县,春秋时,常与楚构兵,灭于楚。左传桓公十二年载:「楚人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28都—孟子万章篇载:「谟盖都君,咸我绩」。今人有都姓,即以国为姓也,都地无可考。29谭—周封盘瓠之后于谭,地在山东历城县。县境内之古谭,即谭国故址。春秋庄公十年载:「齐师灭谭,谭子奔莒」。30

  • 文章河南鄕長——郜子擧將軍(績上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8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8-07-03
    关键字: 沁阳战役 郜子举 孟子 辛亥革命

    部队立的碑,那眞是孟子所说的:「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恬不知耻!六、沁阳战役:我军克复温、孟、济各县城后,军民士气激昂,于五月廿日攻沁阳,以民众的抗战组织引路打前锋,济源的李世民就是民众抗战组织中的自然领袖,他集结了五千之众,离鄕背井,自带干粮,自掏腰包,随同国军作战,他们既未受国家栽培,又未受过严格的军训,更不求名利,全是出于至诚的爱国、抛头颅、洒热血、争先恐后的持着刀枪手榴弹,冲向敌人拼命,与敌人搏鬪,前仆后继、不怕死、不知死,而是抱以「我生则国

  • 文章(歷史文物)金字牌溯源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8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95-10-03
    关键字: 《乾野杂记》 岳飞 孟子 金字牌

    如故,邱宗卿帅蜀,始创摆舖,以健步四十人为之,岁增给钱八千余缗。月以初三、十八,两遣平安报,至行后,卒一月而达。自后私书丛委,每递至数百,由是往来稍逾期,自成都而东犹不过月,自行在而西,或三十五六日云。」按:南宋所说行在者,系杭州也。在当时因陕西、河南地区道路不通,取道皆由湖北、江南、而至浙西。金字牌文,日行四百里,十八日而至,盖凡七千二百里也。当时军机急速,日行仅四百里,今则自三百里递紧至六百里,而红旗大捷之报,且八百里矣。《孟子》:置邮传命。古注云:置

  • 文章孟子学术思想的时代背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孟子 孟子思想 传统思想 百家争鸣 周代历史

    宇宙间任何一种学术思想,皆非悬空臆说无中生有,而是与时代脉动,生民疾苦,息息相关,因此,它的产生,莫不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实际的政治活动有关,所以它的形成因素与时代背景,很难超越上述范畴。孟子的学术思想,当亦不能例外。孟子生于战国,他的读书、讲学、以及从事政治活动,均在战国中期,当时正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所谓先秦诸子,均于此时先后崛起,学术勃兴,百家争鸣,犹如千巖竞秀。万壑争流、儒、道、墨、法……等家,均以忧时的态度,各抒所见,慨然鸣世,以求

  • 文章美東區河南同鄉會梁理事燦章傳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8期  作者:狄震 出版时间:1978-07-03
    关键字: 美东区河南同乡会 子女教育 孟子 槐店中学 梁燦章

    云习敎育而办敎育,目的达到,志愿亦偿,眞如孟子云「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焉」。又如孟子所云:「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困不损焉。分定故也」。这才是子云先生一生的志愿。擧世滔滔,如君之志者,能有几人矣。后又调国立一中校务主任,自强中学校长及黄淮中学校长,其虽历任校长,毫无气使頥指习气,亦无半点官僚作风,学校开会,均让敎员多发言,多贡献意见,实乃一冲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