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墨子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墨子的近世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劉伯鑾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墨子 近世思想 兼爱 非攻

    墨子在春秋末期,是属于积极救世派,他救世的理想为「世界和平」。因此,他提倡的「兼爱」与「非攻」即是达成此一理想的双轨道。墨子当时提倡「兼爱」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对于他处的文化背景有关,因为墨子生于宋,宋即殷后,自周减殷时,不免对殷民有歧视或压制的行动,同时,墨子又是穷人出身,所以他要废除阶级,主张一律平等。由此可知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是有用意的。第二、墨子目睹战乱频仍,互相攻伐,随造成以强凌弱,以大吃小的兼并局面,硏其原因,是起于不相

  • 文章墨子的人格表现与政治思想(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0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4-10-30
    关键字: 墨子 学术影响 生平事迹 考证

    一、墨子的生平事蹟墨子姓墨名翟,司马迁史记未为之立传,仅在孟子、荀卿传后,作一甚为简略的记载,文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史记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生卒年代,籍贯里居,经历职秩均无所记述,殊属遗憾,所幸墨翟的言论和事蹟,散见于秦汉以后不少典籍中,可资查考,使其言行未全湮灭。玆参考有关典籍,论述墨子生平事蹟于后:⒈籍贯—史记称「墨翟为宋大夫」,可推知当为宋国人。兪正爕癸已类稿卷十四称:「墨子以殷后,多感激,不法周,而法古

  • 文章墨子的人格表现与政治思想(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5-01-30
    关键字: 墨子 人格表现 政治思想

    伐胜之名及得其利,故为之」(墨子非攻中)。墨子切实指出战争为害滋烈,废民时,妨害经济生产,死百姓,毁军器,丧牛马,不计其数。而好战者则说:战争虽有损失,而志在得战胜的英名,并有利可图,故进行战争。于是墨子进而指出,纵使战胜,亦是得不偿失仍不能摆脱损害。墨子曰:「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然其实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今万乘之国虚,数于千

  • 文章墨子的人格表现与政治思想(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墨子 人格表现 政治思想

    墨子确认「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为善政也」;更指出「天为贵,天为知,义果自天出」。义者正也,义者利也。天以正直之心以利天下之民。天有无上权威,赏罚可及于天子。天子对天负责。天子为善,天则赏之;天子为暴,天则罚之。天子有疾病祸祟,斋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则天可予解除之(天志中)。墨子除著天志篇,主张法天、畏天、敬天外,更着明鬼篇,思藉神鬼之力,儆戒人民,使之行善避恶,盖亦「神道设敎」的立意。在明鬼篇中历擧神鬼赏善罚恶的事例,以破无鬼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