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岳飛史事正論(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岳飞 史料 评价

    事理宣付史馆」。但先在五月十一日三省枢密院已同奉圣旨…「岳飞忠义殉国,风烈如在,虽已追复元官,未尽褒嘉之典,可特与追封王爵。」喜作翻案文章者,不加详考,不知岳珂之作乃经中枢(朝廷)详加审核以后,宣付史馆之重要史料。而竟批评宋史岳飞传兼采岳珂之作为夸大,岂不知在岳珂之前,尙有三朝北盟会编中附录的岳侯传及章颍呈之于朝的南渡十将传中岳飞传,对于武穆事功,同有论述。强不知以为知,且乏创见以作翻案文章,只能说是想立异说,耸人听闻。明儒归有光对岳珂之作,有如下感言(见震

  • 文章明太祖勝略取天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期  作者:柴道菴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明太祖 史料 谋略

    㕥文會友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 文章河内汲人姜太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姜太公 汲县 史料考证

    有名的姜太公是「河内汲人」,即豫北汲县人,历史上却说他是东海人?即司马迁作史记所说:「太公望吕尙者,东海上人」[1],司马迁名气特大了,两千年来,陈陈相因,竟无人提出纠正。其实司马迁这话一见即知为虚浮不明之辞,东海何地?上人何意?登莱以南千里之遥通称东海,『上人』二字与出生地无关,难道说竟是漂浮海上之人吗?其实司马迁也是寃枉的,因为他是抄袭孟子的,孟子日『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兴曰,曷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2]司马迁即据此虚浮之言,写下姜太公的籍贯

  • 文章顓頊帝嚳遺址初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馮連河 劉靜軒 黄國相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顓頊 帝嚳 古迹 遗址 陵墓 史料

    史籍記載,我國古代居民,以蚩尤爲中心的九黎族(原住南方),與先于黃帝族進入中部地區的炎帝族發生爭鬥。炎帝族聯和黃帝族,在逐鹿(河北逐鹿)與九黎族大械鬥,打敗九黎族,蚩尤被殺。後來,炎黃兩族又在阪泉(河北懷來)發生三次大衝突,黃帝族打敗炎帝族,進入中部地區,主要活動在黃河中下游。《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爲帝顓頊也。」黃帝崩,顓頊立;顓頊崩,帝嚳立。顓頊、帝嚳是黃帝之後相繼而立的兩位古帝王。顓頊帝嚳其人、《大戴禮》、《史記...

  • 文章詩經與其作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李辰冬 出版时间:1973-04-25
    关键字: 诗经 尹吉甫 生平事迹 史料考证

    詩經爲我國不朽典籍之一,光華蓋世,代有評介,且爲藝文鑽硏者攻學所不可或闕。至其作者之考證,歷來各家所執論證,亦見差異。本文論點,是亦爲學者見解之一;爰爲推介,藉供硏讀詩經者之參考。·編者謹識·

  • 文章夷門監者可仰止(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4-01-25
    关键字: 信陵君 夷门监者 侯嬴 朱亥 史料

    原來信陵君和侯生確有一番超友誼的交情,信陵君雖然是魏國的貴公子,但他爲人非常好客,禮賢下士;凡是有本領有能耐的人,不論他出身的高低,他都一律謙虛接待。因此,四方列國的能人奇士,都來投見公子。他是魏昭王的少子,安厘王卽位,封他爲信陵君,但安厘王也忌他的賢能,不敢專任以國政。公子則一意結交賢豪奇士,以備他日一時之用,門下食客數千,他還以爲未足。聽說大梁夷門有個監城門的老者,名叫侯贏,是個隱士。他便備了厚禮,要去拜訪他。誰知侯生却拒絕道:「臣已經是老頭兒了,修...

  • 文章彭陽巫馬的楊朱爲魏梁人士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王保德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彭阳 巫马子 杨朱 魏梁 史料考证

    莊子則陽篇的「彭陽」就是「楊朱」,也是唐儒陸德明釋莊子寓言篇所說的「尫陽名戎字子居,列子作陽朱」。因爲「尫陽」卽「彭陽」,尫字通彭而又作「匡」——卽荀子正論篇的「傴巫跛匡」的匡字,所以易經大有卦「九四,匪其彭」的彭字,子夏本作「尫」,,虞翻本作「旁」。但以「作尫」通「彭」爲正確。根據詩經「淸人」篇:「淸人在彭,駟介旁旁………」的彭字,必以音「匡」才合乎「旁旁」的音韻,故知子夏本音「尫」者正確,也就是「傴巫跛匡」的祝敔,太祝、太卜全與易卦有關。故孔門弟子命...

  • 文章鄢陵縣的長壽者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3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鄢陵县 长寿者 史料记载

    前言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今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經我再三硏究,似乎均不符實。古人壽臻七十歲以上者,並不乏人,例如老子耆壽一百六十歲,乾隆皇帝八十五歲,孔子也活到七十三歲,其他歷史上長壽者很多,至不稀奇。黨國六老張岳軍先生說,人生七十才開始,事實上也並非如此,倘若人生七十才開始,爲何公敎人員必須六十五歲,就必須限齡退休呢?我想七十古來稀的用意,似在叫人珍惜生命,在有生之年多爲國家和社會奉獻,不要虛度年華。至於說七十才開始,其積極意義,似在鼓勵人...

  • 文章中原與孔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中原 孔子 人物事略 史料

    禹貢九州,豫居其中,豫爲河南省簡稱,故亦名爲中州,中州在春秋時代,有許多國家,陳爲舜之後,杞爲夏之後,宋爲商之後,衛爲康叔之後,與魯周公之後,壤地相接,孔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其政績如兄如弟,其始祖周公,兄也,康叔,弟也,乃是同母所生也。鄭由陝西遷至河南新鄭縣,原是周宣王同母弟桓公友之國,經武公而至莊公,卽春秋經:「鄭伯克段於鄢」之莊公。莊公之子厲公,爲爭侯位,殺其弟子儀,厚葬之,至民國十二年,河南新鄭縣南門內居民李銳鑿井灌園,發現大批靑銅器,中有...

  • 文章方城在歷史上的「三個之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王磊 熊飛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楚方城 陈胜 张骞 史料记载

    是「张楚」,以复楚为己任,所以登封的阳城不可能是陈胜的家乡。著名历史学家、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在考証后,逐一批驳了过去流传的登封说、商水说和宿县说,他在《陈胜乡里阳城考》一文中以翔实的史料,缜密的考証,以为陈胜的家乡就在南阳郡的阳城,也就是现在的方城县。持此论点的有不少历史学家和学者,历史学家洪世涤在七十年代初撰写一部专著《陈胜吴广》(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五月出版,字号11·1·201)中指出:「陈胜又叫陈涉,阳城县人,是居住在闾左的雇农。阳城县在今河南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