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共返回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历史名鎭话朱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張元濱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朱仙镇 历史 特产 岳飞

    朱仙鎭位於開封西南四十五里在賈魯河航運終點,下達周家口,由淮河通安徽,江、浙,舟輯雖小,尙可通行。北與黃河相聯,故西北物產由此南輸,東南雜貨由此北運,更因接近河南省會,勢如省城外港。陸運則由驛道下經尉氏、許昌,以達武漢。北上經開封、衛輝、彰德,以達北平。因此爲商旅所必經,成爲水陸交通匯集之所,南船北馬,由此分歧。自宋以來,爲軍事重鎭,明末淸初,是最盛時代,稱我國四大鎭之一,與漢口鎭、景德鎭、佛山鎭齊名。抗戰初期隨商起予總部,曾駐此鎭,爲時達三星期。公餘遊...

  • 文章小説的鼻祖干令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王更生 出版时间:1976-04-25
    关键字: 干宝 小说鼻祖 历史典故

    干令昇名寳,新蔡人(今河南省新蔡縣),晉書本傳雖不列他的生卒年月,不過,根據他從陶侃征杜弢有功,且嘗戒郭璞不可沈湎酒色,這兩件事看來,在西元三一五年的時候,他大槪有四十出頭的歲數,由此順推,算起來,距離現在少說也有一千六百五十多年了。干寳—這位鄕先賢,他的平生著述,根據史志著錄的,除「晉紀」而外,還有「春秋左氏義外傳」,又注釋過「周易」、「周官」,以及「搜神記」二十卷,爵賜關內侯,著作有等身之富,眞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功業彪炳、文采粲溢的人物。可是在他衆多的...

  • 文章(古今鄉賢)明代抗倭民族英雄趙昆仲事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筱康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民族英雄 历史价值 赵昆仲

    今年三月回河南探亲,在鲁山县赵村中学校园中发现吾乡先贤赵琏墓碑壹座,碑文叙述明朝嘉靖年间赵氏昆仲因抗击倭冠功业彪炳,委以重任事蹟,碑文由明代进士山西道监察御史宋勺执笔撰写,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一五六三年)镌刻,字迹完好清晰,极具历史价値,缅怀先贤出生入死,冒险犯难之无畏精神,令人崇敬!而其为民先锋奋勇杀敌,爱国护民之事蹟,尤足堪为后人典范起而效法,为表彰先贤忠烈情操,特录原碑文于后,以献乡亲。公赵姓讳琏,字国器,号天池,鲁西(赵村)巨族也,祖治安公讳升

  • 文章宋河南二程子學略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謝新瑞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理学 程颢 程颐 历史考究

    宋世學術,繼漢唐訓詁詞章之後而一鉅變。蓋宋人於心性義理之學,獨有衆多之發明,學者暢爲議論,皆博大精微,多有可觀者,治之者旣精,傳之者亦廣,上下唱和,相擕致力,終有宋一代,歷二百五十載,大儒輩出,風起雲湧,遂蔚爲壯觀。量其成就,渡越往昔,而流風所及,影響後世學術,亦深且遠矣。推溯理學之起,唐代韓愈、李翺已爲前驅。迄宋,首開序幕者,則當推胡瑗與孫復二先生。全祖望曰:「宋世學術之盛,安定(胡瑗)泰山(孫復)爲其先河。」又曰:「宋仁之世,安定先生起於南,泰山先生...

  • 文章鐵面無私憶包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張元濱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包拯 人物生平 历史

    包拯字希仁,祖籍安徽合肥人(宋史載),後屢官中原,可能播遷鞏縣。筆者幼年居鞏,雖窮鄕僻壤,無論讀書與否,均知包公。現以手邊無縣志可査,謹書可能二字。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江西),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卽解官歸養,後數年雙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來勸勉,始允赴調,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尋復有來吿私殺牛者,拯曰:何爲割牛舌而又吿之,盜驚服。旋知端州,端土產硯,前守因貢,率取...

  • 文章(古今乡贤)中原渡海来台几位神明的历史渊源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6-07-03
    关键字: 陈昭应 陈元光 岳飞 历史渊源

    简介其历史渊源,藉以明了我中华文化的脉络与来源。一、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庙,在台湾十分普遍。笔者曾居住木栅,住家附近恰有一座保仪大夫庙,香火鼎盛,为木栅居民信仰的中心,逢年过节,都有盛大仪式,笔者好奇,曾就近追溯其究竟,始知道这位保仪尊王与保仪大夫,就是来自我的家鄕河南,保仪尊王就是昔日安禄山造反而死守睢阳的张巡,保仪大夫就是与张巡同时死守睢阳的许远。张巡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为邓州南阳人,博览群书,文武兼资,开元末年进士,先是出任眞源县令

  • 文章张良的历史定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良 汉初三杰 历史名臣 人物评价 历史功绩

    從陜西寶雞,循川陝公路往成都,途中有個留壩縣。漢朝開國三傑中,功勞第一的張良,功成不居,退隱於此修道。其地有個廟台子,就是張良廟,廟門有一副對聯,寫的是:前追齊尙父,後啓武鄉侯。這十個字,說明了張良的人品、智慧,居於承先啓後的關鍵位置。齊尙父,就是扶佐周武王滅紂的軍師姜子牙,姜子牙原名呂尙,是河南汲縣人,汲縣臨近殷商的朝歌,(淇縣)他對於紂王的一切,應是瞭如指掌。張良是郟縣人,都是咱們河南的先賢。至於武鄉侯諸葛亮,原籍山東,卻自稱躬耕於南陽,後人亦稱他謂...

  • 文章程明道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朱熹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程明道 人物传记 历史

    (宋)朱熹河閒劉立之曰,先生幼有奇質,明慧驚人,年數歲,卽有成人之度,嘗賦酌貪泉詩曰,中心如自固,外物豈能遷,當世先達許其志操,及長豪勇自奮,不溺於流俗,從汝南周茂叔問學,窮性命之理,率性會道,體道成德,出處孔孟,從容不勉,踰冠應書京師,聲望藹然,老儒宿學,皆自以爲不及,莫不造門願交,釋褐主永興軍,鄠縣簿,永興帥府,其出守皆禁密大臣,待先生莫不盡禮,爲令晉城,其俗朴陋,民不知學,中閒幾百年無登科者,先生擇其秀異,爲置學舍糧具,聚而敎之,朝夕督厲誘進,學者...

  • 文章岳飛「滿江紅」詞對民族文化的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1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9-11-25
    关键字: 岳飞 满江红 诗词评价 历史人物

    或其他任何地方无涉。是以今日读唱此一历史文献,自然不生牴触 国父遗敎五族共和之虞。岳飞「满江红词」传世以来,已历元、明、淸朝,在人的心目中多认为是「激发爱国情操」与「自立自强」的最佳作曲,是以无分朝代,到处流传歌唱。我们现任的总统蒋经国先生在任中国靑年**救国团主任时,为了勉励靑年效法岳飞精忠报国精神,矢志光复大陆,「还我河山」,曾在花莲「鄂王亭」前领导千人合唱「满江红」(见六十七年九月廿八日中央日报陈立夫先生专论),确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 文章灶王爺上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山人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灶王爷 乡土风俗 历史典故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在那一天,我國各地民間都有祭灶的習俗。灶王爺有的人也叫灶神、灶君、灶公或灶爺。據說,灶王爺原是天上的星宿之一,因爲在天宮犯了過錯,就被貶到人間來,專管每一個家庭的灶間。「灶間」依現在的說法,應該叫作厨房,別小看這個地方,這是一個維繫一家人生活,甚至於也可以說生命的泉源。每個人一睜開眼,就要吃飯,一天三頓,少一頓就覺得難受,而厨房就是一個供應餐飯的地方,這個地方,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却非常重要,而灶王爺也就是掌管這個重要的地方。由於...

共58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