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北宋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賢呂蒙正瑣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吕蒙正 传记 北宋官员 洛阳

    实情告。其临财不苟之美德,有如此者。又当其初次赴汴京应试时,路费短绌,住在开封南关(北宋首都所在地)某小饭店内,为时较久,所欠店费亦多,无力偿付。在店需索之下,愿为其迎门照壁,画一幅「百鸟朝凤」图,完成之后,颇受过往旅客欢迎,车马盈门,络绎不绝。该店遂利市百倍矣。按相公庄西边,即系黄庄。黄庄东方距相公庄不远处,有吕蒙正寺院一座。槪其遗爱在鄕,为纪念怀德之建筑。其正殿后方,尙保存有吕窑俗名寒窑,盖其母子原始住处故址,亦堪凭吊。

  • 文章徑路寬廣的邵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5期  作者:董金裕 出版时间:1979-05-25
    关键字: 邵雍 林县 理学家 北宋 人物生平

    北宋五子周、张邵、二程,一降而为有宋五子周、张、二程、朱、于是邵雍(尧夫)便被摈于宋代理学正统之外。所以然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乃是邵雍之学源出道敎,其所讲的先天象数之学又与儒学正统不同辙,邵雍其人其学遂为人所轻忽,实则邵雍之学虽出方外,然多本于其所自得,显与逃世者异趣。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邵雍传云:「雍探骥索稳,妙悟神契,洞辙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黄百家在宋元学案卷九百源学案上中也谓:「先生之敎,虽受于之才,其学实本于自得。」故程颢乃推赞他为振古

  • 文章韓琦爲相大有擔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0期  作者:龔弘 出版时间:1988-10-30
    关键字: 韩琦 北宋名相 河南乡贤 名贤传记

    韓琦和范仲淹、富弼、歐陽修、文彥博同被稱爲有宋一代賢臣。五人中韓的年紀最小,他比歐小一歲,比文小二歲,比富小四歲,但不相上下,比范則小十九歲,可以說差了一個輩份。但因韓范同時經略陝西對西夏用兵而負盛名,范之再起,且由韓所推舉,所以在歷史上,韓范往往被聯稱。同時就趙宋王朝而言,韓琦兩次在傳位驚疑中,有輔立嗣君之功,措王朝於磐石之安,尤被稱爲社稷之臣,其勛業爵位亦爲五人之冠。史家且有比之爲漢之周勃、唐之姚崇的,可見其份量之重。·不鄙瑣務 脫穎而出韓琦字稚圭,河...

  • 文章有感於宋太祖的「黃袍加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陳壽恆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黄袍加身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北宋 论述

    宋自太祖(赵匡胤)代周后,定都河南开封,传八帝至钦宗;于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为金人所俘北去。高宗(赵构)乃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邱县),改元建炎;其后,又因情势所迫,乃迁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自高宗下传九帝至帝昺,于祥兴二年(西元一二七九),为元兵所逼,陆秀夫负帝蹈海而死,宋朝就此而亡。后世史家,为便硏究宋史容易起见,将宋朝划分为两个时期,就是从太祖建隆元年(西元九六〇),到钦宗的靖康元年(西元一一二六),称为北宋,共一百六十七年;从高宗建炎元年

  • 文章宋朝安陽韓氏家屬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6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韩琦 安阳韩氏 韩国华 韩忠彦 北宋名臣

    良好家教,培育賢能子弟。臺灣通史撰者連雅堂先生,在十歲時,父親即以一兩黃金,購買臺灣府志,勉勵其旣為臺灣人,當知臺灣事。亦即我們旣為中華民國人,當知中華民國事。因此由雅堂先生起,有連震東先生,和現任外交部長連戰先生,都曾經和正為國家效力不懈。吾鄕來臺之人甚多,在此富裕環境之下,為父者能不惜錢財,為子孫購書,並勉勵時刻求知,以為國為民服最大任務,不數載,必將有賢材出現,此我所以撰述韓氏家屬之起因。一、韓構有肖子賢孫韓構河南安陽人,因教子有方,以致其子國華,...

  • 文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不谈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欧阳修 大文豪 北宋时期 人物轶事 被贬夷陵

    欧阳修(一〇〇七—一〇七二)字永叔,庐陵人,是北宋时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中曾巩是他的学生,三苏和王安石,都受过他的拔识。尤其王安石自负学富才高,目中无人,但对欧阳修却推崇备至。景祐三年,因同情范仲淹,忤丞相吕夷简,同时被贬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作地方官。当时夷陵是一个偏僻的小县,需要处理的案件不多,可读的书籍很少,他无以自遣,因而取出以前的旧案卷仔细审视,发现冤枉乖错的不计其数,于是仰天长叹说:「以荒远小邑耳如此,天下固推想可知。」自此,审案再也不敢轻忽

  • 文章从昼锦堂记述北宋三贤——韩琦、欧阳修、蔡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李九林 出版时间:1981-01-25
    关键字: 书锦堂 北宋三贤 韩琦 欧阳修 蔡襄 名人轶事

    一、鄉賢韓琦據宋史:韓琦字稚圭、自號戇叟,(一〇〇八—一〇七五)河南安陽人。天聖中以弱冠擧進士,太史奏日下五色雲見。歷官陝西經略招討史,與范仲淹同拒西夏,久在兵間,名重當時。後爲相,執政十年,以社稷臣著稱。封魏國公,卒謚忠獻。韓琦文名亦高,詩尤首屈一指,其名句「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其北塘遜署七律一首:「畫室林塘滌暑煩,曠然如不在塵寰,誰人敢議淸風價,無樂能過白日閒,小鳥得魚長自足,嶺雲含雨紙空還,酒闌何物醒魂夢?萬柄蓮香一枕山。」及今猶噲炙...

  • 文章二程思想及其評價與影響(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王開府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二程理学 二程思想评价 二程思想影响 北宋理学 理学研究

    ㈣主一用敬伊川雖然主張爲學識道的工夫,以致知爲最先,最重要;但涵養入道的工夫,却須以敬爲根本,沒有不敬而能致知的。敬,表現在外的是嚴肅端正的容貌;實存在內的却是主一的心境。主一就是心意誠一的意思。人在有事時專心一志,尙且能掃除思慮的紛擾;沒事時心意誠一、自做主宰,當時邪妄更無從產生了。主一時,心中虛靜無物,這種境界和佛老所體認的,似相近而實不同。這時的虛靜祇是「勿忘勿助」;這時的無物却是「必有事焉」。在伊川來說,純敬的境界,是心與理一的境界;敬的工夫,更...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