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业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农业界先辈「赵连芳」博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程德森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赵连芳 求学经历 农业专家 稻米改良工作 农业试验田

    赵连芳老师一八九三年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一九二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高等科,一九二四年在美国爱阿华(I0WA)农科大学得土壤作物学士,一九二七年授威斯康辛(WISC0NSIN)大学研究院遗传育种博士。是早年很少的农学博士之一。赵老师回国后主要是在「中央农业研究所」,「全国稻米改进所」「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等机构研究稻米品种改良工作,并曾在国立中央大学担任农艺主任及兼任金陵大学教授很多年。他教导及带领的育种人才不计其数。他工作专注,重视团队精神,从不自已居功。对

  • 文章運用智慧造福桑梓蔣院長講義大利「鬪貧戰士」索托自力更生成功的故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本刋訊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索托 人物事迹 农业 教育

    索托的成功故事,的確是一個良好楷模,台省境內及外島開發不足的地區尙多,願我們的地方行政幹部,民意代表以及有心人士都向他學習。我們聽到 蔣院長講述義大利「鬥貧戰士」索托運用智慧造福桑梓的成功故事之後,連想到大陸上受苦難的同胞,受蹂躪的故鄕,我們嘗知如何本「吾愛吾家」,「愛鄕愛國」之意,奮勉努力! 編者附識

  • 文章徐炳昶博學有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5期  作者:張起鈞  出版时间:1985-05-30
    关键字: 徐炳昶 平生事略 博闻卓识 农业文化 慢节奏

    例如在文化方面,他认为西方远自埃及巴比伦以来即为一种工商业的文化,于今当然更烈。而中国的文化,则本质上是一种农业文化。工商业文化的特征是「快」,因此可说是一种快的文化,农业文化的特征是「慢」,而为一种慢的文化。「快」的好处,容易看到;而「慢」的好处,则不是几句话所能说明的,简单的说,可说是更能持久,稳健。而徐氏则宁好这慢的文化。徐氏认为近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冲突,并不是文化冲突,因为他们都是快的文化,等快的文化疲惫之后,大家有机会休息,这时才能显得出慢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