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克強先生與河南革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醒園主人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黄兴 日知会 仁义会 开封起义 孙中山

    先生为开封起义之先烈。刘马靑霞、杨文卿,皆开封隣里故旧。与黄先生均有旧交。每谈革命往事,作者均有笔记。并有黄先生往年之手书对联,及讨袁通电原文。可惜遗留故鄕,未能携台,黄先生之女公子振华女士,与吾同为武昌首义会会员。且为立法院同。论公论私,吾对黄先生诞辰百年纪念,皆应有所申述。而故鄕河南现沦陷共党之手。思念家鄕,囘忆先贤,乃写下此文,用以纪念开国元勋。计分成六节,列述如下:一、黄先生与日知会辛亥革命在中山先生领导之下,以中国同盟会为主。其外围组织如洪江会

  • 文章孔子何以讃美子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姚燮夔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子产 孔子 政治哲学 仁政 法律

    在我国历史上,公孙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他是谁?他就是春秋时代郑国的大夫,曾连续为简公,定公,献公,声公执政四十年的子产。齐国的管仲,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名气比子产更大,因为他在那个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年头,竟替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是,在孔子的心目中,子产的政绩要比管仲高出很多。孔子说过「管仲之器小哉」,而对子产则赞美不已,称其为政之道乃「古之遗爱也」。我们知道,孔子一向宣扬政。不遗余力。他爱民,但他所爱的是良民。他尊重人权,但他所尊重

  • 文章刘同山发挥爱精神五年捐血一万西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5期  作者:金立強 出版时间:1981-05-25
    关键字: 刘同山 仁爱精神 捐血 人物事迹

    捐血,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眼见自己鲜红的热血泊泊地流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他们以为捐出自己的鲜血有损身体健康。事实不然,五年来捐血卅八次的刘同山,他以实际的行动,证明捐血对他的健康并未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为了破除国人观念上的偏差,唤起大家踊跃捐血,刘同山用坚定具有挑战的口吻说:「我要永远的捐下去,我要用我的身体来证明捐血无损于身体健康。」有些人一生可能从未捐过血,但刘同山却在短短的五年间,捐了卅八次血,平均每一个半月就捐一次血,此种爱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 文章(古今鄉賢)風範長存理將軍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理明亚 仁者风范 经济建设 功成身退

    恩同再造。明公叔与先叔父 又铮公系多年老友,三十八年由大陆辗转来台,屈居舍下有七年之久,自愧樗材薄质,蒙青睐有加,时聆教诲,其一言一行,足以振聋启瞆,发人深省,至今思之犹念念难忘。 公所著之中西合璧相法集成一书,发行时始悉:该书校对者,辱蒙错爱,愧列麟之代名为杨登封,景振华为景嵩岳,最后代名理密为 公本人,麟曾调基隆发电厂任职时,迺承先后两次枉顾,种种往事不尽依依,这就是平易近人,待人宽厚,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者风范,回忆曩昔,音容洒洒如在目前,而今异途

  • 文章悼念乡贤荆知教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荆知 河南先贤 河南名人

    八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报上看到荆知先生病逝的消息,慨叹人生无常,性命难期,不禁低首沈思,悲从中来。荆教授是我们中原文献社历届的董事,虽然工作繁忙,身体也不太好,但仍关心文献社务,不时出席董事会议,督促工作,上次会议时,曾为促进文献之蓬勃发展,建议董事等七十岁以上者即应退休,引入新进。因鉴于本社同中属于新生代者很少,如七十岁以上全都退休,工作即无以为继,多认为须从常计议。不料荆董言犹在耳,就眞的撒手而去了,呜呼痛哉。知先生于民国十六年七月廿五日生于

  • 文章唐代名将——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景唐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刘仁轨 唐朝 白江口 人物事略

    唐朝初年,朝鲜分裂成三国局面,计为:高丽、百济、新罗。内中新罗归顺中国,百济与高丽依附日本,不时作乱;新罗每受欺凌时,即向我国求救。高宗时,百济再叛,我国为保护新罗,遂出兵远征朝鲜。出兵复与日本军发生一次正面冲突,这场战事,就是有名的「白江口之役」,是一场规模极大的海战,中国打败日本大获全胜,主持这次战争的是唐代名将刘轨;他不但是位名将,也是扬威异域的中华民族英雄。力学不倦刘轨字正则,生于隋文帝寿二年(西元六〇二年),是汴州(河南开封)尉氏县人

  • 文章首败倭寇的民族英雄刘轨传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刘仁轨 民族英雄 人物传记 唐灭高丽之战

    敏之弟临海郡公问在唐京长安,立以为新罗王,遣之归国。行军总管豫尉氏人刘轨在百济,既须应付百济之变叛,又须助新罗王之复国,日夜督战,请朝廷增兵。此时适在威衞将军孙师所帅兵亦浮海而至。倭国遣大规模之水师驰援,轨督师由熊津前往应战,至白江口与倭师相遇,四战皆胜,焚毁倭师船只四百余艘,倭兵死伤枕藉,血流成河,海水变色呈丹赤。白江口之战,乃是国师击败倭冠,第一次大捷,扬唐声,申汉威,光耀史册,値得大书特书之一页。若轨者实首次大败倭寇之民族英雄。轨为吾省

  • 文章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3期  作者:呂文虎 出版时间:2015-07-01
    关键字: 郑板桥 书画 田园生活 道风 仁政

    郑爕,字克柔,号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年。江苏省兴化县人氏。乾隆年间进士及第,次年,奉派山东省范县知县,当时已四十五岁。板桥任知县后,政简刑清,民爱物,视县民如子女,恰巧范县又连年丰收,人民丰衣足食,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无盗贼土匪之乱,正是板桥所期盼的无为而治的社会。乾隆九年,板桥已五十二岁,迁山东潍县知县。乾隆十一年,山东境内旱灾,五谷杂粮无法生长,老百姓无以维生,往日的良田,现已呈龟裂状态,饥民甚至于吃树皮、吃草根,民众无以为生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