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贡献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玄奘三藏對中國文化之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東初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玄奘 中国文化 人物贡献 佛学

    ㈠前言玄奘大師是我國佛敎史上留學之宗匠,是中華民族最偉大之探險家。其畢生獻身於溝通中印文化。留學印度十有九年,囘國後在二十年間譯出一千三百餘卷經典,不僅開我國佛敎譯經史上新紀錄,卽在世界學術史上亦少有其匹。這種不畏艱苦冒險犯難的偉大精神及偉大學術貢獻,實値得國人永遠懷念與仰敬!他對我國歷史文化,旣有如此輝煌偉績的貢獻,實有向國人介紹的必要。㈡玄奘三藏之輝煌史績一、國内求學時代(四九六—六二七)唐三藏玄奘大師,俗稱唐僧。姓陳名褘,隋開皇十六年(五九六)出生...

  • 文章唐代玄奘大師與其唯識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黃公偉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取经 唯识论 法相学 人物贡献

    一、前言佛法(Buddhism)興自天竺(印度)而大成於中華。其間,經後漢魏晉之「輸入期」,六朝之「譯經期」,古德名師來華弘法,高僧聖徒西行求道者,不可勝述。惟前秦鳩摩羅什(Kumarajiva)首以般若思想擇於中土,初唐玄奘法師繼以法相學理移植華夏,開中國佛法亘古未有之盛業,先後嫓美。據「高僧續傳」及「三藏法師傳」所載,隋唐之際中國佛法,由六朝之佛道交融,進而爲聖敎之建設。當時十方大德,沙門四衆,羣起爲續前代之譯著,致力於佛法體性之宣揚。蔚爲一代之學風。如吉藏法師之「三...

  • 文章玄奘大師誕生一千三百九十年紀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玄奘 诞辰纪念 佛教 人物贡献

    玄奘大師俗姓陳,偃師縣人。幼聰慧,有操行。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經,歷經苦難,終至佛國,取經六百餘部而歸。初時,奘將往西域,於靈巖寺見有一松樹。奘立於庭,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長,若吾歸,即卻東迴,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約長數丈,一年忽東迴西門弟子曰:「教主歸矣」,乃西迎之,奘果還,眾謂此松爲摩頂松云。大師於貞觀元年,年二十六,以東土諸師宗途各異,聖典亦有隱顯,不知所從,遂發心周遊西域,硏鑽梵籍,至貞觀十八年歸國,以所獲梵本六百五...

  • 文章唐玄奘大師紀念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韓亮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纪念碑 碑文 文化交流 人物贡献

    玄奘大師。俗姓陳。諱褘。唐洛州緱氏人。今河南偃師縣南境王子喬乘鶴昇仙之故地也。幼禀異資。聰悟不群。年十三。受度洛陽淨土寺。弱冠從諸大德遊。以博涉經論究通諸部擅聲一時。惟於攝論宗諸師所論法相。有所不慊。欲探求其本。以太宗貞觀元年。杖錫遐征。馳沙磧。履絕巘。犯風雪暑瘴。艱難百端。始達天竺。於摩偈陀國之那爛陀寺。親炙戒賢法師。習瑜伽師地順正理顯揚對法因明聲明集量等論。更入杖林山。從勝軍論師學唯識抉擇論。旁及意義成無畏不住湼槃十二因緣諸論。兼問瑜伽因明等疑。旣卒...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