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行谊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念從吾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寳樹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姚从吾 治学 人物行谊

    從吾先生具有堅強的性格,更具有革命者無畏的勇氣。他是史學專家,一生從事敎學,擇善固執,鍥而不舍,朝着旣定的目標前進,一直到從硏究室的座椅上倒下,他的精神還是沉潛於學術之中,這是非常人的卓越行爲。從吾先生是三民主義的忠實信徒,具有堅定的中心思想,三民主義是爲人羣服務,犧牲個己,造福社會,所以從吾先生從不講究個人的生活,這不是他不懂得享受,而是知道大衆都在苦難之中,他樂於穿一襲長衫,着一雙布履,居陋室而無改其情趣,興緻勃勃,一直都是如此。際玆執筆之時,從吾先...

  • 文章黃公德輿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黎一民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黄献琛 人物传记 人物行谊

    「先祖父黃公德輿,河南羅邑人氏,遜淸甲午擧人,屬於維新一派人物,有經濟才能,惜死於英年,無展布。遺著甚豐,計有「統計概論」,「改革官制意見書」,「論檢察廳與審判廳之權限」,「平等自由解」,「公僕解」,「改革幣制要略」,「上北洋總督端午帥條陳」及「日知手鈔」等。謹將鄕賢黎公一民爲先祖父撰述之傳略,與其遺稿多篇,願藉貴刋地位,賜予陸續披露,以供硏究中原文獻人士之參考。孫黃務成謹識

  • 文章張明誠先生七秩華誕獻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1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2-11-25
    关键字: 张金鉴 祝寿诞辰 人物行谊

    安陽張金鑑先生號明誠,世居縣西三十華里的東夏寒集,與作者故居湯陰西北鄕高洞溝村相距亦約三十華里。鄕里之間,凡讀書成績優異,多相互傳聞,譽爲前途可觀。在革命軍北伐前後,彰德府屬安、湯、林、臨、內、武、涉七縣,多以設在安陽城內晝錦堂舊址的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學,爲培育優秀靑年的理想學府。因每年祇招生一班,非績優者,難能錄取。其時校長先爲常壽祺,繼爲張天驥,均以辦學認眞,延聘敎師選擇條件非常嚴格,馳名遐邇。先生於民國十年入該校,在校四年,德、智、體、群各科成績,年...

  • 文章李公潤霖神道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李润霖 抗日战争 教育 人物行谊

    德當其位,功稱其職,此世之常經,史之恆例也。至未居位,而有盛德;未任職,而建奇功;民沐澤,尊其賢;世受惠,評其能;領袖一方,而後國家以位,授以職,吾於沈邱李公潤霖雨春先生,首見之也。沈邱綰轂豫皖,戰為四爭之地,政為難管之區,向為盜賊出沒之境。公於河南優級師範學堂畢業,回鄉任教,迺以創造安定教育環境為職志。廣明恥教戰之宗旨,本地方自治之精神,倡立聯莊自治會。糾合民力,由自衞入手,為社會之安全謀。內靖萑符,外禦強寇之基,由是而奠。民國九年八月,初試其鋒,截阻...

  • 文章新蔡原將軍景輝行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袁銳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原景辉 任教 从军生涯 著作 人物行谊

    原將軍景輝鄉長,字曉初,民國四年五月十九日生,世居河南省新蔡縣孫召集原寨,家庭富有,歷代率皆耕讀相傳。亦耕、亦讀、亦儒、亦醫。助人濟世,和樂殷實。素以「門對三槐茂,家有五桂香」之雅譽,為地方人士所樂道。若其先祖濟生公,精歧黃,善堪輿,術藝超群,造福桑梓,並著有自述詩篇十五章,感時懷世,人人爭頌。若其先父賡南公,承庭訓,繼衣銖,執新蔡縣醫理風鑑牛耳數十年,受其惠者,不知凡幾,(筆者之父,即受惠者之一)詩書傳記,口碑載道,鄉里仁人稱讚不已。至將軍一世,家聲更...

  • 文章悼 呂公佛庭紀念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宋國墇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吕佛庭 书画艺术 人物行谊 追思悼文

    嗚呼!噩耗傳來,先生逝世,慟悼不已!動天地而驚鬼神,生而為師,死而為聖。其生也榮,其死亦哀吁!先生避秦來台。先後出任台中師專、國立藝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文化大學藝術系教授,造育英才無數。堪稱桃李滿天下,弟子營半朝,聲譽盈門。憶民國八十三年夏旅美特蘭大市華僑畫家南長和(東北人、夫南伯魁陝西人。軍校十八期畢業曾任營團長、警察分局長等職),假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國畫(工筆)個展,其時,呂公應邀雅賞,余亦受邀參觀,遐遇呂公,經南先生介紹,得識大畫師尊...

  • 文章思親記并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張桃齡治春 出版时间:1981-04-25
    关键字: 张和埙 人物回忆 生平经历 人物行谊

    先君子和壎公,爲人明達坦易,與物無忤,而獨立特行,異於流俗者頗多,蓋事無鉅細,凡能風世勵俗者,多可述焉。故不避瑣屑,就記憶所及,隨手散記。叔季之世,或亦砥狂瀾,障逆流之一助云?公昆季二人,長德謙(又諱仲謙),字吉六,長公二歲。幼失恃怙,繼妣薄,顧復成長。時,食指日繁,而先疇無增,縱兄德光一力負荷,拮据有無。公四、五歲時,曾隨德光公牧羊,失足墜崖,遍體棘刺。憶與先兄桂齡幼時,薄太君言及,猶慘惻不勝!初就外傅於東寺灣,未幾,德謙公以羸病輟學,公亦轉黃冶村就讀...

  • 文章(古今鄉賢)萧紀書的奮鬥歷程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6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萧纪书 生平经历 家庭生活 人物行谊

    蕭紀書先生,民國十年五月五日端午節,出生於上蔡縣百尺鎭蕭竇村。祖父蕭震露爲遜清舉人,民國初年,在政治方面仍有若干之影響力。震露先生爲人廉正耿介,從不進入衙門爲人關說,且學養宏博,宅心仁厚,排難解紛,息事寧人,熱心地方公益,對地方建設之協助,不遺餘力。因而一生行善,濟貧懲惡,譽滿鄕里,有口皆碑。所以上蔡以及鄰近各縣,遠近數百里,對震露先生敬愛有加,推崇備至。尤其惠澤鄕里,受其賑濟之恩的,不可勝計,於是地方上流行在鄕親中的口頭語,常說:「人要富,富找蕭震露,...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