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传记共返回9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慶錄仲廉兄傳略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期  作者:薛映白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高庆录 人物传记

    鍾吾薛映白撰高慶錄仲廉兄,鄢陵世家子也,爲人豪爽,落拓不覊,卅七年相識於滬上,同賃居江灣,且均供職於聯勤五〇一汽車廠,朝夕相處,情同手足,嫂夫人玉春女士賢淑溫雅,伉儷情篤,長子長齡斯時服於通信兵團,駐防西安,長女長柳,居於家鄕。卅八年隨政府播遷來台,彼兄妹未能隨行,時以爲憾,來台後仍與仲兄服務於聯勤五〇四汽車廠,四十年仲兄調回運輸署,借重其長材,綜理檔案,十餘年貢獻良多。五十年由軍中退休後轉任鐵路警察局文書工作,仲兄字跡工整,尤擅詩詞,能飮健談,精力尤爲...

  • 文章程明道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程颢 程朱理学 人物传记

    程明道先生,名顥,字伯淳,河南洛陽人,爲北宋理學名儒,居官治事,粹然儒家風範;其父珦公官至大中大夫。先生弱冠中進士,出任鄂縣主簿,旋上元縣,炎夏河川隄決,立集民衆堵塞之歲乃大熟。在縣三年,民愛之如父母。移晉城令,視民猶子,民因事至縣廨者,必吿以孝悌忠信,欲白事者,或不持牒逕至庭上,先生從容理其曲直,莫不釋然而歸。度鄕村遠近,規劃保伍,使之力役相助,患難相卹,而姦邪無所容身。凡是孤甇殘廢者,責其親戚鄕黨,多加資助,無使失所。行旅出其塗者,疾病皆有所養。暇時...

  • 文章鄭國名相子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陸離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子产 政绩 人物传记

    鄭子產名僑,是鄭穆公的孫子。他出生的時間在公元前的五百年,比孔子略早,却是孔子所衷心敬仰的人物,把他視若兄長,在周遊鄭國的時候,親自去看他,和他相處了一段時間。史記「鄭世家」裏也有關於子產的記載,說在鄭簡公十二年,他由大宮子期的推荐,被任命爲相。當時鄭國正夾在晉、楚兩大之間,肆應爲難。在他以前,鄭國的宰相是孔子和徐摯等人,由於他們的蠻橫專權,弄得鄭國內部「上下不親,父子不和」。這種情形,再加上晉楚兩國咄咄逼人的來勢,鄭國當時的處境,正是內憂外患,交相侵逼...

  • 文章呂坤傳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王武雄 出版时间:1980-04-25
    关键字: 吕坤 箴言 人物传记

    余始字顺,叔既病余扰而改字叔简」[1],乃作箴:「心简思思简妄是曰意简,言简发,发简繁是曰语简,身简动动简揉杂是曰事简,见简好好简溺是曰欲简,简所当简,不简所当不简,是曰知务之简。」[2]先生又自号新吾:「有天地时便有吾,则吾者,旧吾也。自吾生,而旧者新矣,身新而洁心,居新身而未变。是新吾乃旧吾也。情窦开而吾身与吾心俱染矣。日开则日染矣,至深日积忘其为染,遂若本来时嗟嗟,兹不知其为何如人,以为旧耶,非吾旧时旧矣;以为新耶,非吾新时新矣。余将去新后之旧,还

  • 文章曹謹公在臺史績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台灣省文獻會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曹谨 人物传记 曹公圳 曹公祠

    一、曹公在台略歷曹公諱瑾字懷樸或曰後改名謹字懷樸河南河內人也,在嘉慶十二年,中丁卯科解元,大挑知縣,籤分直隸,道光十四年揀發福建,十六年署閩縣,兼署福州府海防同知,歷任各地無不政績顯著,至十七年春正月,知鳳山縣事,公旣善吏治,到任後未百日百廢俱興,凡民間有一長可取者,皆羅致而善用之,聞守已名,曾到統領坑拜訪,咨問縣治方針,先是十年前,有獻開圳,引淡水溪,以灌漑縣下一部之看天田者,聞者以爲無稽之談,笑之以鼻而不之理,蓋因當時民俗,崇信風水墳墓,謂開圳必毁地...

  • 文章李敬齋先生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韓亮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李敬斋 人物传记 教育

    李敬齋先生。世居河南省汝南縣城東六十里之李莊。去莊西南十五里爲古摯國。文王之外家也。春秋以後爲平輿。秦將王翦曾率六十萬衆駐此以滅楚。東漢時人才甲天下。卽陳蕃之故里。許劭評旦之地也。曾祖諱應春。祖諱心平。父諱崑山。字玉圃。縣附生。以筆耕自給。先生幼而秀發。穎敏絕人。七歲隨玉圃公初受書。讀四書五經。三過莫不成誦。九歲學八股文。作「一匡天下」破題云。「天下有霸佐,天下一匡矣」。楊埠徐相周先生見而奇之。許以遠大。十三應童子試。輙冠其曹。縣知事安徽黟縣汪公犀園激賞...

  • 文章樊鍾秀傳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肖庭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樊钟秀 人物传记 北伐战争

    樊君鍾秀,字醒民,河南寳豐縣大營鎭人。貌俊秀而性剛果,雖讀書不多,而深明大義,有古俠士之風。平生身經百戰,雖處至危之境,勇往直前,義無却顧,故常以少勝多,轉危爲安,君父爲前淸貢生,家產豐富,兄弟四人,君居行二,人稱爲樊老二。民國二年,君父爲避大盜白狼之亂,變田產徒居陝北宜君縣,仍持耕讀家風。君少有革命思想,今窺袁氏陰謀,逐漸暴露,解散國會,廢棄約法,籌備帝制,實行叛國,會陝西督軍陸建章陳樹藩等,依附北洋軍閥,橫征暴歛,民不聊生。對地方志士革命黨人,多置之...

  • 文章王希哲有情有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王希哲 中医 情义 人物传记

    人生在世不過百來寒暑,有人沒沒無聞虛擲光陰,有人為名為利以至心身交瘁,能夠生光發熱,德澤廣被,人人稱羨,讚譽有加者,其唯王希哲乎!

  • 文章河南省清朝時循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循吏 平乱 政绩 人物传记

    太史公司馬遷,於史記中立循吏說:「法令是引導人民向善的,刑罰是禁止人民作惡的;文官不必獨出心裁,武官不必用强力壓制,衆人自然能遵循法令,畏懼刑罰,而知修身去做良民。居官之人,要依法行政,不擾亂法令,各盡自己職分,上順公法,下顧人情,定可治理民事,何必利用職務上威嚴呢?」這就是自古以來,標榜循理應守的準則。河南省地大物博,又居國家腹地之中原,歷代人才自然倍出。淸兵進關,入主中國,雖爲滿族統治漢人,由西元一六四四年,至一九一一年,計有二六八年,時間不能算短,...

  • 文章韓思道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韩思道 人物传记 哀悼

    先生韓思道字貫一,乃唐代韓文公愈三十九世嫡裔,祖居河南省孟縣之韓庄(卽古河陽)嗣因便於祭典曁賜田管理,遂於淸道光年間,徙居於博愛縣西王賀村,簪纓世弟,代有賢哲,祖父維新公,應襲「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道德文章,名重當世,祖母李太夫人,本河內望族,寢饋書禮,貞固內則,賢聲播於閭閻,父綬榮公,應襲「世襲奉祀官」樂善好施,排難解紛,爲鄕里所重,畢生盡瘁河務,政績聞於朝野,母黃太夫人,初適韓門,時構鴉片流毒,家道一度中落,太夫人扢艱紓困,堅苦勤勞,得能維持祖業,...

共95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