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民主义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淺談孫穗芳博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繆正西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孙穗芳 孙中山 慈善 三民主义 国父铜像

    王时新的公子王守基结婚,民国五十五年十一月,才在大哥孙治平伉俪安排下,来台探望父亲(这也是她出生以来,首次见到父亲)。民国五十六年,她随夫婿移居美国夏威夷。她至夏威夷的当年,长子祖荣出生;次年次子祖耀出生。民国六十五年,她自夏威夷太平洋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而民国六十二年至民国七十年间,她也因从事房地产的投资与管理经营,而累积了财富。由于,「婚姻不如意」,促使她「信佛」,因为国父的两次托梦感应,她开始钻研国父思想,并于民国七十一年放弃事业,全心投入弘扬三民主义

  • 文章三民主义之理论与实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孙中山 政治思想 思想研究 两岸双赢

    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地坏天崩,山枯海泣,一代伟人 孙中山先生,竟撒手尘寰,魂归天国,举世同悲,举国同哭!鸣呼!痛哉! 国父,英年早逝,终一生致力国民革命,缔创中华民国,未得见建国大业之完成,留给国人的遗言,是「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华民国开国,已历九十九年。其间,风云变幻,屡经横逆,然中华民国政府与两岸同胞,为实现三民主义,建设国家之理想,与促进全民福址的奋斗,亦是再接再厉,愈挫愈勇,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正与逆,仁与暴,相互冲击

  • 文章孔孟學説與 國父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陳玉雲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孔孟思想 中华文化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术思想,流传后世,深入人心,而形成了中国文化之大动脉,不仅中国人受其薰陶以为治国之准则,而其声教所被,且远播日、韩、越、缅诸邦。故孔孟学说,不但是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而尤为东亚文化之大宗。国父手创三民主义,虽有采自西方之学说与制度者,而其思想之本源,仍在于中国悠久之历史传统和深厚之文化。换言之,即孔孟学说。 国父曾言:「兄弟所主张的三民主义,实在是集合古今中外的学说,顺应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个结晶品。」三民主义虽系集现代思想之大成,然其根本依据,仍为「中华民族

  • 文章我國第一位三民主義法學博士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9期  作者:—本刋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8-10-03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宪政研讨委员会 民事代表 法学博士

    在四十六年参加大专联考,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考取了国立政治大学政治学系,政大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经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会邀他参加工作,好学的他,工作之余,仍念念不忘三民主义的硏究。在五十一年考取中国文化学院三民主义硏究所,二年后,以「国父权能划分学说之硏究」一文,获得硕士学位。学无止境,接着他又考入中国文化学院博士硏究班,五十九年以「中华民国宪法与五五宪章比较硏究」论文,通过敎育部博士学位考试,成为我国硏究三民主义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乔同鄕以上等兵荣民

  • 文章臺北縣模範母親和自貞女士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2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79-07-03
    关键字: 模范母亲 子女教育 三民主义青年团

    侍亲至孝,克勤克俭,其夫得能顺利从事党、政、军、敎(按谢氏曾任中小学敎师及校长、敎育馆长、三民主义靑年团禹县分团主任、河南省参议会参议员、禹县代理县长、上校敎官、副旅长、陆军十六兵团少将高参、台北县党部委员及评议员等职,现任救国团台北县团委会视导及台北县敎育会总干事)工作而有利党国卓有政声者,女士相助之功也。女士生三男四女,亲身敎养,不打不骂,以勤、精二字勉其治学;以仁、诚二字训其做人,是以诸子女均能完成大专学业,个个热爱国家,人人孝亲敬长,并对国家社会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