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革命忆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陳鵬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

    武昌为推翻满淸专制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策源地,祇要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莫不以这个圣地的光荣历史,感到无比骄傲与兴奋。余祖父炳阳公,贡生出身,满怀大志,早年应考试关系,经常外出交游,深感满淸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之事,不断发生,于是结识不少道同志合之士,并以救亡图存为宗旨,遂遇上李书城,居正(觉生)先生等多人,由居先生二度引介 国父孙中山先生见面,洽谈至快,极为感奋,随后加入同盟会为会员,踏上革命行列。居先生在长江上、下游一带,经常作革命活动,然每次由

  • 文章沈鴻烈保荐李先良任青島市長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7期  作者:芮麟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沈鸿烈 李先良 革命逸闻

    李先良是抗戰勝利後第一任青島市長。李先良當上青島市長,完全是由於沈鴻烈的大力保荐。抗日戰爭以前,青島市市長是沈鴻烈,李先良是市黨部委員,那時他才從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畢業,完全聽命於沈鴻烈,自己不作主張,因此黨政協調。抗日戰爭爆發初期,青島形勢緊急,沈鴻烈放棄青島,撤往魯西,市黨部一同撤退。不久,沈鴻烈調升山東省政府主席,立即發表李先良爲山東省政府委員,後又兼任魯東行署主任,把指揮魯東軍政的全部權力完全交付給李先良,使他成爲除省政府秘書長雷法章、省保安司令...

  • 文章辛亥武昌首義史事考辨四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馮天瑜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一概被视作可争取者。凡此种种,促使黎元洪既成为年靑的革命党人挑选的对象又是立宪派所竭力寻觅的政治代表。正是这种缘故,促成了黎元洪登上湖北军政府的都督之位。故于偶然之中寓有必然。[1] 『时报』,辛亥年闰六月十六日。[2] 『辛亥革命实践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3] 『辛亥武昌起义前后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三辑。[4]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六一二页。[5] 『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北人

  • 文章殉職一江山孫剛甫烈士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楊石隱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孙刚甫 革命烈士 国民革命军

    一月二十三日,為一江山戰役紀念之日。孫剛甫烈士時任一江山守軍政治部主任,斯役戰況激烈,我全體守軍皆壯烈殉國。此文在念悼孫剛甫烈士,亦在悼念全體殉國國軍袍澤—編者。

  • 文章武昌革命眞史(七)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8期  作者:曹亞伯 出版时间:1986-01-10
    关键字: 武昌革命 辛亥革命 曹亚伯 萍浏醴起义

    曹亚伯遗著第七章:萍醴起义案牵连武昌日知会(下)戊申春(一九〇八),温州孙诒让(字仲容)开办师范学校,张纯一闻秋瑾之狱,株连不已,幸得仲容先生致书于端方、张之洞始止;因张之洞与端方均以孙氏著作等身,极为敬重之故尔。张纯一又闻孙氏著作等身,极为敬重之故尔。张纯一又闻孙氏尝致书日本,敦请章太炎至其家,可保无忧云云。知其富于革命思想,且钦佩其「周礼正义」、「墨子闲话」等著述,遂往师范学校担任敎育兼伦理讲席,从事革命之工作。适光緖与西后相继死,幼主宣统立,大好

  • 文章鄕賢高仲和傳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9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高仲和 乡贤 光复枣阳 辛亥革命

    高仲和原名维松;兄弟五人,因排行老二,故更名为仲和,字重源,1876年(淸光緖二年)生。世居枣阳南熊家集,耕读传家。早岁应试即中秀才,淸末废科举,兴学堂,乃入湖北方言学堂学习。1904(光緖30年)经考选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习法科。其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界,革命思想高涨。1906年冬,萍鄕浏阳醴陵起义爆发,留日学生达万数,羣情振奋,合议撰一檄文,声讨满淸,号召民众。以仲和长于文章,乃请其撰写。仲和即挥毫疾书,写成长篇檄文,词意慷慨激昂,气势磅礡。于中国

  • 文章追悼湖北同鄕胡伊伯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劉崇燮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胡伊伯 国民革命军 乡贤

    我辈于淸末出生在一个勤俭朴实,以耕读为业的农村。胡伊伯先生长我三岁,同时鉴于科举初废,文化敎育并不发达,乃毅然投笔从戒,应征在湖北陆军第四混成旅入伍,接受军事训练,由于国学程度较深,对战斗技术,颇能领悟,当扩编为湖北陆军第四师,担负省防任务,均经识拔升充尉官。为了响应先总统蒋公继承 国父遗志推翻专制、缔造共和之后,致力于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统一全国的号召,适値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伊伯先生与我随军驻防武汉,一致参与攻克汉阳龟山之役,幷欢迎革命军先遣步队官兵

  • 文章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第十六屆會員大會暨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紀要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靄園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同志会

    由辛亥革命后裔所组成的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于民国九十六年十月九日(星期二)下午二时三十分至九时,假台北市长沙街二十号国军英雄馆七楼凯旋厅,召开第十六届会员大会,出席人数百余人,更难得的是贵宾席上满坐,有远道而来的旅居巴西鄂籍侨领饶石玦珩女士(开国元勋石凤翔之女公子)还有梅花之友会杨常务理事敏雄、陈理事赐乡、文化总会刘总干事扬先、前三军大学姜将军亦青、中国康宁互助会袁理事长大松、前台北县议会涂秘书长静华、国防管理学院柯教授尊三、及余冠华、张兴元先生等十余位

  • 文章吳醒漢將軍事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7期  作者:孫繼權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吴醒汉 辛亥革命 袁世凯 黎元洪

    孙总理召商,欲改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各同志主张不一未果,民国四年,袁氏称帝时,奉本党总理令,与田桐、蔡济民、居正等潜囘武汉,蔡任总司令、将军为参谋长,容景芳、王赞承、吴振东、孙继权等为支队长,正成军布署,袁死,南北息兵,黎元洪任总统,奉召入北京,任总统府高等顾问,民国七年,督军团叛变,乃与蔡等同志离京赴粤,随本党总理组织大元帅府,护法讨贼,被任为参军,奉令囘鄂,联合蔡济民、李小源、吴振东、容景芳、杨道南、孙继权、汤铬新等八十余人,受唐克明指挥,参入鄂军石星

  • 文章革命的新都——武汉(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5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革命新都 武汉 追忆历史

    一九二七年四月初,时局紧张起来,武汉反蒋行动与长江下游的**行动,已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就在三月二十二日,革命军克服上海的那一天,蒋介石要求鲍罗廷归国的电报,也到了武汉。武汉政府已决定对南京采取军事行动。人事动荡得厉害,蒋系人物,大都离武汉东下。十一军军长陈铭枢,也离开部队。而由第四军副军长张发奎兼代十一军军长,显见一种临时措施。第四军已奉到兼程东下的秘密命令。由十二师师长黄琪翔率军部,先头部队出发。其华他们政治部的人,也全部在武昌徐家棚上了轮船。只候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