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近代史事長詠——武漢大會戰(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萬文彬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 追溯历史 抗战纪实

    作战部署等情)。又《孙连仲年谱》第四册P2389—2390,亦载有我五、九两战区防御系统说明,并注明第五战区兵力为二十八万人,第九战区兵力为三十八万人。万按:依据孙书估计,五、九两战区之总共兵力为六十六万人,此似太过保守,料两战区用于保卫武汉之总兵力,应不低于七十万人。盖:⑴抗战初期,我成立已久之正规部队官兵人数,近乎足额,例如孙连仲所辖之第三十师,其师长张金照云,该师在湖北广水整训时,全师官兵一三五三六人(孙年谱P2417)。想其他正规国军情形,亦大致如此

  • 文章陈诚与湖北抗战(政治部分)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7期  作者:田子渝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陈诚 湖北抗战 追溯历史

    进行的是为民族国家的独立而战,在军事上我们抵不上敌人,只有动员全国人力、物力才能最终战胜敌人。「总之,今日对日抗战,我们却非争一时一地之得失,而是争最后的胜利,而且我们不仅只是为战胜敌人,并且要达到抗日建国的目的……军委会政治部自成立以来,即以此目标为工作迈进之方向,政治部除了整顿军队政训、国民军(政)训与对内对外宣传工作以外,还要努力于改善政治,转移风气,服务社会等事项」[2]。陈诚指出当前抗战的中心任务是保卫大武汉,武汉成为第三期抗战中的最重要的据点

  • 文章勝利還鄕 過漢口——物價高 生活苦 交通難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4期  作者:友梅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胜利还乡 交通困难 汉口

    文◎友梅輪船距漢口還有三四十里路,船艙裡便騷動起來,有的在捆行李,收拾零物,有的便在與鄰座的乘客攀談,說著「我已經整整八年沒有到過漢口」之類的話語,一面說話,一面便從窗玻璃中向岸上張望,顯然大家都掩飾不住情緒上的激動;船舷旁的過道甲板上,更是擠滿了人,一個個都在憑欄遠眺,搜索東方水天相接處武漢三鎭的影子,同時七嘴八舌的各自談著當年如何離開漢口的情形,這多少年,誰能沒有一點動人的回憶,於是都藉此機會盡情的傾吐。聽的人固然不能無動於衷,講的人尤其興奮,幾乎不...

  • 文章宜昌研究人员来台寻觅抗战历史与本刊同仁的回访宜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3期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鄂台学术交流 抗战史料 回访宜昌

    今年八月六日至十三日,宜昌市政协主席李亚隆先生率领宜昌研究抗战的学者及相关人员十余名,在台北展开了宜昌抗战历史的考察与交流活动。李亚隆一行,曾分别到国史馆、党史馆、国军历史文物馆查阅相关史料;拜访了许历农上将、余传韬校长等前辈,及高志航烈士的遗属高耀汉先生,并与湖北同鄕会、《湖北文献》社同仁进行诚挚的意见交换。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抗战历史也是两岸共同的资产,台鄂两地对抗战历史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彼此情感。《湖北文献》同仁随即于八月十九日应聘抵达宜昌,展开

  • 文章抗战初期武昌中华大学的《中华周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6期  作者:邵唯慧  出版时间:2010-07-10
    关键字: 抗战初期 《中华周刊》 后方建设 宣传抗日

    的宣传活动在抗战的炮火硝烟中,《中华周刊》组织了各种宣传活动,动员更多的民众加入到抗战队伍中。1.举行纪念会。如民国廿六年国庆纪念日,「召集全体团员及其亲友,与附近民众,于十日上午十时,在校友大会堂举行纪念大会,藉以扩大抗敌及募集公债宣传」;⑵2.召开演讲会。「本校战时服务分团宣传队,每日轮流派团员一小队或两小队,分赴指定地点宣传」;⑶3.主办抗战画展。「定于国庆日举行抗战画展,搜集有关抗战各种绘画,公开陈列」;⑷4.组织歌咏表演。⒆在当时的《中华周刊》上还刊登

  • 文章胜利、「受降」进行曲八年抗战回顾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9期  作者:戴月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胜利受降进行曲 八年抗战回顾 讴歌中国人民

    五十年前我对日抗战,获得「最后胜利」时的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极为相似。把他当「归去来辞」读;或由编曲家将他改作一支「进行曲」来唱,不无「异曲同工」之妙。惟杜诗「曲高和寡」,故千载以下,没有人敢这么尝试过。为想一掠古人之美,我特地把他冠在拙作之前,用作「前奏」。或能引起读者的普遍「共鸣」。㈡和声:步杜诗「阳」韵,为胜利而歌日寇降旗昭世界,忽闻捷报泪盈眶中原父老愁将尽;全国军民喜若狂。锣鼓喧阗且进酒;干戈戢止可还鄕。车从「葱岭」穿巴峡,船过宜昌到武昌。注:「葱岭

  • 文章台湾学者带来马英九贺词海峡两岸研讨武汉抗战七十周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0期  作者:李佳 出版时间:2009-01-10
    关键字: 武汉抗战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马英九贺词

    应像宣传、研究、重视辛亥革命一样,把武汉抗战的研究摆到更高的位置。」在湖北大学举行的海峡两岸纪念武汉抗战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子渝指出。海峡两岸百余专家学者齐聚湖北大学,研讨、纪念武汉抗战。包括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张朋园、内地著名的史学家章开沅、冯天瑜等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回顾了「武汉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会上,台湾来宾带来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贺词。他表示

  • 文章抗战胜利 台湾光复六十周年 万恶日本侵华图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抗战纪念 影像资料 南京大屠杀 淞沪会战 抗日将领照 胜利纪念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可遗忘1.「七七」抗日战火从卢沟桥开始。(注:(本图录照片选自「中华民国抗日战争图录」、「铁证如山」、「光辉胜利一甲子」、「见证抗日」等书刊,说明中有◎记号者,系日军自摄照片。))2.「七七」事变,日军砲轰宛平城,进军卢沟桥。宛平守军集合待命出击。3.日军侵华,中国人痛心「国难」当头,无不同仇敌忾。4.蒋委员长,在庐山宣示全面抗战决心。激发中国人心不胜不止。◎5.日军指挥官柳川平进下令:「支那山川草木,都是敌人,一律砍杀」。◎6.

  • 文章青年萬軍山河大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青年士兵 政治冲突 抗战内战 患难与共 改善治安 两岸对话 事在人为

    棗陽吳家店橫街人,一九二九年生,畢業於政工幹校政治系,獲法學士學位。來台後政戰上校退伍,曾任小學教師。育兩子一女。喜研讀文史哲方面書籍寫作,出書《生命的情調》、《千山萬水獨行》等。現住桃園市。

  • 文章一部抗战史 两岸同胞情——记参加海峡两岸纪念武汉抗战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的 蕲春籍台胞汪大华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0期  作者:張蕾 祝和忠 出版时间:2009-01-10
    关键字: 抗战七十周年纪念 湖北文献的创办 两岸交流 同胞情谊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九日,海峡两岸纪念武汉抗战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蕲春籍台胞、台湾《湖北文献》社社长汪大华先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并在会上展示了马英九先生为武汉抗战的题词「华夏荣光」。汪大华,一九三四年出生,蕲春县张榜镇汪瓢舖村人。幼年随祖母在南京市立一中读书,后入南昌二中初中部,一九四九年随父赴台。就读于台湾新竹大溪初中、新竹高中、台湾大学法律系、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一九六〇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其父汪光尧,一九一〇年生,黄埔军校六期毕业,曾任台湾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