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孔子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忍字箴言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忍耐 箴言 孔子 品格

    忍者众妙之门,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化有事为无事,变大事为小事,忍之忍之人无奈我何。能忍人所不能忍者,乃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在悲伤的时候不动,在不幸的时候不言须极大的忍耐。盛怒之时能设身易地处之,自然觉得忍耐的眞谛。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是无涵养薄福之人也。以谦忍养深,以涵容养原。孔子忍饥、顾子忍贫、闵子忍寒、淮子忍辱、张公忍居、姜公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诸。人有拂郁

  • 文章孔子何以讃美子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姚燮夔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子产 孔子 政治哲学 仁政 法律

    在我国历史上,公孙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他是谁?他就是春秋时代郑国的大夫,曾连续为简公,定公,献公,声公执政四十年的子产。齐国的管仲,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名气比子产更大,因为他在那个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年头,竟替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是,在孔子的心目中,子产的政绩要比管仲高出很多。孔子说过「管仲之器小哉」,而对子产则赞美不已,称其为政之道乃「古之遗爱也」。我们知道,孔子一向宣扬仁政。不遗余力。他爱民,但他所爱的是良民。他尊重人权,但他所尊重

  • 文章從有所為有所不為談到儒家的義利之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社会思想 孔子 孟子

    措,制度之兴革,政策之制订,是否允当正确,在在关系国家之治乱。社会之隆污,因此领导者宜如何端正心志,除贪袪私,开诚心,布公道,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领导者虽具远见与智慧,然仍不能无所蔽障,无所困惑,而儒家的义利之辨,无异为破解困惑唯一之良方。四、儒家心传义利之辨㈠孔子思想中心为仁,谈利必及于义儒家开山祖师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几乎无所不包,然就其中心思想言,则是一个「仁」字,一部四书,尤其论语中,论仁篇章特多。论语中「仁」字有一。九次之多,至孔子论「仁」有七十九

  • 文章孔子与方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3期  作者:賀金峰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 子路问津 方城 楚狂接舆

    孔子是我国春秋晚期人,一生经历坎坷,为了宣扬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曾周游列国,足迹曾踏遍中原大地,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在推进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进步与发展中,做出不可磨灭贡献,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如今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充分说明孔子学说也已经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城县在春秋时期曾为古缯国封地,后因楚文王「过邓伐申」,沦为楚国附庸。战国时期,缯国被迫迁至河南信阳一带,此处置阳城县尹,为阳城公封地,是楚国申北一重要兵赋基地。后属韩国,秦统一

  • 文章說君子與小人之別再論君子行事風範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2期  作者:程金台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君子 小人 行事风范 孔子 儒家思想

    之,可与机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办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子以懿文德,以原德载物。」此之谓君子之行也。孔子又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二)君子言行人之表率:君子既能为人之楷模,其言行必能令人心服口服令人仰而敬之。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敏其事而慎于言。巧言令色,鲜以仁(不为)。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燥。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声。」故曰:「时

  • 文章中國經學的常與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六经》 经学 孔子 传统文化 佛教 儒学 科举

    一、经学为我传统文化的汇宗㈠六经之涵义及效用庄子天运篇:「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曰:夫六经者,先王之陈迹也。」六经亦称六艺,是集中国古代文化之大成,性质不同于诸子。为了强调它是一种圣贤垂敎,贯穿古今,示人以修己治人大道的经典,因此「经」的地位也显得格外崇高。是圣人的典则,旨在规范人生。[1]「经」成为专门的学术,当从西汉开始,溯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浩劫,直到汉惠帝四年,始除挟书禁律。文帝,景帝曾立经学博士,于是群经方成为专门之学。中国最早

  • 文章中國文化中「仁」字含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论仁 孔子 孟子 思想文化 荀子 韩非子 庄子

    仁以千心。」即千心二字合为一字是仁字。林义克解释:「从人二,二是厚之象,如竺,说文:厚也,以二竹,故仁即厚以待人之义。」汉刘熙释名释言:「仁,忍也,好生恶杀,善含忍也。」佛家也主张「好生恶杀」,这与国语「好生」同义。太元元攡:「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这又与左传略有相似。以下就依据先秦诸子书中,所谈「仁」字的含义,作为我们今人行事之参考。一、孔子之谈仁㈠孝弟为仁之本: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子古代是学生,弟今作悌是尊敬。孔子教学生,回家要

  • 文章中原文獻與中國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5期  作者:楊一峯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释义 中国文化释义 二者关系 孔子 老子

    中原文献,将使中国文化黯然无光,甚而中国文化将不成其为中国文化。[1] 见王广庆先生「文献之献应作宪」一文,载在本刊一卷六期。[2] 见刘宝楠先生「论语正义」八俏篇夏礼吾能言之章注。[3] 见陈立夫先生「中西文化之异同及中国文化之如何复兴」一文,载在五十六年五月十六日中央日报。[4] 见史记孔子世家。[5] 见屈万里先生「仁字涵义之史的观察」一文,载在民主评论五卷二十三期。[6] 引梁启超先生「儒家哲学」中原语,梁著为讲演稿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