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丘撲蝶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1期  作者:李家聚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扑蝶舞 独特的艺术魅力 冲破封建枷锁 代代相传 亟待保护

    扑蝶舞,以一对恋爱男女为剧情元素,男女主人公冲破封建社会的层层阻力而最终结合,表达的是一种抗争精神。扑蝶舞将舞蹈、戏曲、走步和表演等项目完美地揉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扑蝶舞最早由湖北的蝶舞引进而来,每年出现在规模盛大的春节、元宵节及重大的民间活动中。扑蝶舞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全国只有沈丘县槐店镇遗存,是一种稀缺的原生态舞蹈,多次获得国家和地方文艺大奖。起源于动人的爱情故事:扑蝶舞又称「放蝶」,长期流传于豫东广大地区,其复杂的表演方式

  • 文章领导的艺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领导艺术 左宗棠 人物轶事 历史名人 人生哲学

    岳武穆、文天祥、史可法等,虽牺牲了性命,却被尊为神明,人生的伟大价値由此可见。相形之下,那些追求权位财利的领导人,虽得到短暂的荣景,转眼之间顿成阶下囚徒,生受世人唾骂,死而遗臭万年。释迦为救度众生,甘原舍弃王位、娇妻、爱子以及皇室的尊荣与享受而出家求道。耶稣为众人赎罪,不惜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二千多年仍然是众生的精神导师,何其神圣。盗亦有道关于领导的艺术,不仅正派的政治领袖、工商钜子,学术机构,所当讲求,即使帮会组织,土匪强盗,也有其领导法则,这就我们常说

  • 文章談龍門西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3-03-25
    关键字: 龙门西崖 造像 龙门艺术 佛教文化

    龙门为伏牛山心脏—鹿蹄主峯通往嵩岳的惟一干脉,像伏牛中岳相连的一条襟带。原名伊阙,历代于阙口处设关,通称关塞山,自隋炀帝以后,始有今名。龙门为佛敎胜地,旋以僧尼法行不修,且干禁乱政,而遭受周武帝、唐武宗等的摧残毁灭,加上魏太武帝坑杀浩刼,合称「三武之祸」。以是国人对佛敎一直怀着蔑视心理,和欺谩态度。似龙门那等文化艺术,犹弃若敝屣、遑论其他。中原文献,第三卷十二期封面刋一龙门全图,亦即西崖当今之实际状况。无茂林修行,与突泉瀑布,更看不到苍松翠柏的高揷云际

  • 文章漢代宛城造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南阳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工商业 艺术 名胜古迹

    南阳辖有杜衍、湼阳、育阳、博望、西鄂、安众等县,据南阳县志记载:杜衍故城在南阳西南,湼阳故城跨南阳、邓县、鎭平三县界,即今日之穰东鎭。育阳故城在县南六十里,俗呼绿杨村。博望故城在县东北四十里,即今日之博望鎭。西鄂古时亦曰雉,雉者即雉衡山,在南阳南召界。武帝元朔四年置安众县,安众在南阳西南,古之安众港,今之安众鄕也。汉之宛城,至今城垣皆废,本文就其沿革、位置、形势、交通、人文、工商、艺术、胜蹟等,予以排比缀辑,为宛城历史画像。二、沿革宛城历史可朔自殷商与西周之

  • 文章鑑古勵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0期  作者:程元龍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河南同乡会荣誉会员 历史人物 服务者 文化艺术

    昨日因事赴台北,遇北市同鄕会某理事赠送「台北市河南同鄕会章程」一本,在回程火车上看了一遍,其第六条开:「在河南境内出生,或在河南地方服务有功,及对河南文化艺术有特殊贡献之非河南籍男女,有本会会员二人以上之推荐,经本会会员大会通过者,得为本会荣誉会员。」依此规定,如果会章订立于五千年前,则不但荣誉会员将愈万,且多功德显赫,光耀史册,河南也与有荣焉,玆将一时想到功绩之荦荦大者列举于后:一、在河南境内出生者:在河南境内出生之帝王即以百计,其他公侯将相,艺术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