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孟津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孟津县沿革(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孟津县 历史沿革 资治通鉴 地方志

  • 文章孟津县沿革(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孟津县 地理志 县志 河清县

  • 文章孟津县沿革(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3-25
    关键字: 孟津县 历史沿革 史料研究

    士李義遠、太府少卿賀纂、武衞將軍薛慶安、河內太守李遐、尙書左外兵郞中陸士宗、符璽郞中陸士述、率南將軍陸希悅、太常卿范紹、左將軍幽州刺史王誦、武衞將軍李神軌、龍驤將軍崔士泰、袁州刺史崔勵、中散大夫高長雲、吏部尙書袁延儁、度支尙書袁飜、著作佐郞袁諧、紫金光祿大夫馮穆、平北將軍崔暹、散騎常侍王忻、正平太守王誕、紫金光祿大■蕭彥、瀛州刺史王溫、尙書郞李翼、鄭季明、安南將軍楊暐。費穆後至洛陽,元顥引入,責以河陰之事而殺之。魏書元鷙傳:武泰元年,爾朱榮至河陰殺戮朝士...

  • 文章孟津县沿革(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孟津县历史 资治通鉴 地方志

    通鑑梁紀十:爾朱榮素厚金紫光祿大夫司馬子如,榮死,子如自宮中突出,至榮第,棄家隨榮妻子走出城,世隆卽欲還北,子如曰:兵不厭詐,今天下恟恟惟強是視,當此之際不可以弱示人,若亟北走,恐變生肘腋,不如分兵守河橋,還軍向京師,出其不意,或可成功,假使不得所欲,亦足示有餘力,使天下畏我之強,不敢叛散。世隆從之,己亥攻河橋,擒奚毅等殺之,據北中城,魏朝大懼。魏以高乾爲河北使,高敖曹爲直閣將軍使歸,招集鄕曲,爲表裏形援,帝視送之於河橋,擧酒指水曰:卿兄弟冀部豪傑,能令...

  • 文章孟津县沿革(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孟津县志 地方志 历史名人

    梁纪五:天监十八年,领军将军元义以同为黄门侍郞元略亡抵敌人司马始宾,始宾与略缚荻筏夜渡孟津,诣屯留栗法光处,转依西南太守刁双,匿之经年,时购略甚急,略惧求送出境,双曰:会有一死,则难遇者为知己耳,愿不以为虑。略固求南奔,双乃使从子昌送略渡江。又诬双送略,幷其子弟收系之,御史王基等力为辩雪,乃得免。魏书符健传:健自称征西将军雍州刺史,尽众征西,以王尊为前锋,行至盟津,起浮桥以济。魏书刘裕传:诏冠军将军安颉等率众自盟津渡金镛。北齐书高干传:高欢讨斛斯椿等次盟津

  • 文章孟津县沿革(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孟津县历史 十三州志 水经注

  • 文章孟津县简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9期  作者:王漢文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孟津县 河南名县 王汉文

    一、前言:孟津县(Meny Jin Xian)北纬34°.43'-34°.57'东经112 12-112 48位于河南省西部,县府所在地在县境中央(「长华」又名城关鎭)距洛阳巿区北一〇·五公里处。东与偃师县、巩县交界。南与洛阳巿毗邻。西部与新安县接壤。北临黄河与孟县、济源县、吉利区隔河相望。土地相连,渡河耕种。东西约五五公里。南北约二五公里(最窄处约四公里)总面积为七五九平方公里(包括河流水域)辖区:城关鎭、老城鄕、平乐鄕,送庄鄕、白鹤鄕、朝阳鄕、王良鄕

  • 文章孟津县简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丁澍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孟津 马后寨 白云观 太保府 光武陵

    一、前言孟津,古盟津,是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盟之地,也是黄河以下可以通航舟楫之处,所以不论在中国历史上和地理上,都享有大名。孟津位于河南省洛阳县北邙山下,黄河以南沿岸,邙山曲如弓,黄河直如弦的中间地带。东西长一百三十余里,南北较短,西宽而东窄,最宽十五里,最窄三里,所谓「孟津县一条线。」人口,抗日战争前约十五万人,大陆沦陷时约十八万人。以面积、人口论,可为地瘠民贫的三等小县,**窃据大陆,据说洛阳改称特别市,范围缩小,邙山岭上原属洛阳的平乐一带,划归孟津

  • 文章偃師縣沿革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偃師縣編輯會)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偃师县 轘辕关 周武王 汉书地理志 孟津

    偃师在豫西,为陇海路所经的一个县分。西界洛阳,东界顶县,南界登封,北界孟津,面积约为三千三百七十五平方里。南为中岳,有太室、少室、万安、蕚岭、牛心、马鞍诸峯;北为卭山,有首阳、姚冢、薄姫、云台、于孤堆、凤凰等峯,南北对峙,形势险要。正中为景山非常秀丽,为唐太子宏孝敬皇帝恭陵所在;更以伊洛交流为中心,土地肥沃。分为东西横贯要道,古为南北纵通咽喉,故南有轘辕关、蕚岭关,延寿关,北有河南关,黄马关等。为什么叫偃师县呢?据唐杜佑通典(十通本P九四〇)解释。为

  • 文章孟津县古蹟介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孟津县 古代陵墓 风景名胜 人物记载

    邙岭古蹟何其多?人杰地灵好山河;中华文化发祥地,千年古都帝王国。邙山—亦称邙岭,因位于洛阳北境,又称北邙,西起新安县境,蜿蜒而东、经孟津、洛阳、偃师进入巩县境内,全长二百余里,南北宽度不过十里,形如龙蟒,兆呈祥瑞之气,高度平均约八百公尺,殊少险峯峻岭,属黄土质层,其上可以种植农作物,像棉花、小麦、芝麻等。山岭山麓间,古蹟之多,可冠全国,尤其古代陵墓,随处可见,其数约三千上下之间。河南稻为中原,居天下之中心,而洛阳可谓中原之中心,是我国最早古都,前后历朝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