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研究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澄本清源、還我「党」姓兼論党、黨姓氏考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党林芳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姓氏考究 党姓考究 史料研究

    近百年來,由清代之千餘姓,發展到時下之數千姓,繁衍之速之快,可見一斑矣。據鄧獻鯨中國姓氏積,得單姓三、六八四姓;複姓二、〇三二姓;三字姓一四六姓,計共五、八六二姓。短短數十年,姓氏繁衍竟高達四五倍之多,時人陳仁德考據謂:「吾國姓氏高達九、一七七姓」。單就臺灣區而論,以一九七八年六月三十日止爲準,其時總人口數爲一六、九五一、九四〇,共得一六九四姓,其中單姓一六一一姓,複姓佔七五姓,三四字姓各佔四姓。數十年以來,中國人由原來之四億五千萬,急劇繁衍到而今之十一...

  • 文章古「謝」名邑——唐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寶鐘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唐河 谢氏宗亲会 史料研究

    偉哉中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幅員廣大。五千年來,興衰遞嬗,道統傳承,脈絡相貫。古代之時,封地得以建邦;諸侯可以立國。以致彊域變遷,地理沿革,古城故都,綜錯複雜。於焉產生許多新名、舊號、代字、簡稱。有者一地多名,抑或數地同名,所在各有。諸如:陝西省簡稱秦、山西省簡稱晉。河北者稱直,但其與山東、河南、三省連稱時,亦可稱謂冀、魯、豫。開封之別名有:汴京、汴梁或大梁。廣州代字為穗、亦可稱之謂羊城或五羊城。各地代名繁多,眾皆知之,勿須枚舉。惟河南省唐河縣稱之曰「...

  • 文章孟津縣沿革(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3-25
    关键字: 孟津县 历史沿革 史料研究

    士李義遠、太府少卿賀纂、武衞將軍薛慶安、河內太守李遐、尙書左外兵郞中陸士宗、符璽郞中陸士述、率南將軍陸希悅、太常卿范紹、左將軍幽州刺史王誦、武衞將軍李神軌、龍驤將軍崔士泰、袁州刺史崔勵、中散大夫高長雲、吏部尙書袁延儁、度支尙書袁飜、著作佐郞袁諧、紫金光祿大夫馮穆、平北將軍崔暹、散騎常侍王忻、正平太守王誕、紫金光祿大■蕭彥、瀛州刺史王溫、尙書郞李翼、鄭季明、安南將軍楊暐。費穆後至洛陽,元顥引入,責以河陰之事而殺之。魏書元鷙傳:武泰元年,爾朱榮至河陰殺戮朝士...

  • 文章南北叢林冠寺塔象徵古都安陽的文峰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文峰塔 建筑历史 史料研究

    當進入安陽市區,遠遠可以看到一座雄重壯觀高擎聳立的古塔。這就是人們視爲安陽象徵的文峰塔。塔位于老城西北隅大寺前街,天寧寺舊址。所以又叫天寧寺塔,安陽人簡稱「大寺」。文峰塔建築于後周廣順二年(公元九五二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元、明、清三代對此塔都重修過。清朝乾隆年間(一七六三年),當時任彰德府知府的黃邦寧主持重修天寧寺和塔,認爲塔的東南方的孔廟與塔遙相呼應,這兩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因此,并在門額上題字曰:「文峰聳秀」四個大字,於是又得名「文峰塔」...

  • 文章河南西平于世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西平于家 史料研究 往事追忆

    西平于家,歷任仕宦,在歷史上講,應稱世家。老先生初任陝西縣令,政聲遠播,後倦勤還鄉精歧黃,因爲醫道之高明,一般人稱于神仙,但不知老先生之名號,不爲良相便爲良醫,正是于家之寫照。昆仲兩位幼承庭訓,對中醫硏究亦無遜色,長兄榮洲,曾任省訓團總務處長,敦厚老誠,爲省訓團學生之健康,曾向衛生處爭取醫藥,當時筆者正在衛生處工作,過從甚密,其弟鎭洲,幼而聰慧,發跡早,年未弱冠,就讀河南大學法學院,在校是高材生,儀表非凡,少年英俊,抗戰後已任職省糧政局主任秘書,他是各部...

  • 文章古今水利歷史掌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水利典故 史料研究 大禹治水 刘鹗年谱

    八十五年學年度轉學生入學考試放榜,我家么兒從禹僥倖考入逢甲大學水利系二年級,註册入學後,主講水利工程教授陳昶憲先生,指定從禹和另外兩名同學一組,負責撰寫「水文學與氣象」的專題報告,教授爲體諒轉學插班生是剛剛入學新生,規定撰寫範圍可以收集論文,報告、報紙、雜誌、學術刊物展示資料等,作爲撰寫時輔助之題材,么兒放學回家對我說:「爸爸,咱家鄉是河南省,黃河水利工程在歷史上亦很有名氣,爸爸能否有關水利工程的歷史掌故,搜集一些來,納入在報告之内以增添其内容和光彩」。...

  • 文章《世説新語》中的魏晉婦女形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陳惠玲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世说新语》 魏晋时期 论妇女德才 史料研究

    壹、前言:漢朝人論士人皆以德爲首,凡有德之人必有才,即德才是不可分論的,但漢末儒學已面臨崩潰之危機,隨著政治之解體,也隨著新時代的需要,必有一代之學產生,而由何晏王弼所引領而出的玄學思潮,正是這新時代之學。我們可由魏晉玄學的幾個命題中,找出士人對才、德、情三方面之主張與論辯,也由此熱烈探討之聲浪下,對當代婦女是否也起了某種程度之影響?本人試圖由《世說新語》中,略見魏晉婦女對禮教規範之突破,從而展現出自我之才情智慧,在此作一淺略之陳述。貳、禮教規範下的婦女...

  • 文章傑出詩人白居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白居易 人物履历 诗词造诣 史料研究

    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老年退隱定居在洛陽。龍門石窟對岸之「白園」即白居易之墓園,南依香山,風景秀麗,現已成爲觀光勝地—編者白居易是唐朝詩壇上的大詩人,當年他與元稹提倡文學改革,主張唾棄嘲風雪,弄花草,唯美浪漫的文風,使文學歸文質並重。他挑戰貪婪的權豪貴近,明擊暗罵,爲窮苦百姓鳴不平。朝中綱紀不振,是非不分,他受謗貶官,心胸坦蕩。他著作豐富,作品流傳國内外,老婦、牧童等能誦能解,發揮普遍的教化作用。然而,也有人對他的作品,持見仁見智的看法。不過,對這位在中...

  • 文章呂侯伯夷事略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4期  作者:魏茂春 張紹顏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吕伯夷 人物生平 史料研究 姓氏考究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从而,炎黄二帝形成同宗祖的两大氏族,亦即原始社会的所谓双胞族。可是,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曰:“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世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其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2]金仲解《十梅馆议书校记》亦谓“依《国语》,则炎黄并少典之子,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于理不通。”按此说,如以少典为人名,不无道理。而多数

  • 文章河南省閿鄕縣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張豁然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阌乡县简介 历史沿革 文物古迹 史料研究

    沿革閿鄉縣在河南省西部,地連豫秦晉三省,介於東京洛陽,西京長安之間。屏雍州,扼豫州,係東西交通要衝,爲歷代聖帝。明王,先聖、先賢、先哲、英雄、豪傑,以及各方人士往來必經之道,亦爲兵家必爭之地。閿鄉縣古名鼎湖,又名華封,商代曰桃林,周代初年亦曰桃林,周武王滅紂,統一天下,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即在今之閿鄉縣也。周封虢仲於桃林名曰虢國,在周代春秋時期,晉國假道於虞以滅虢,遂爲晉地。周代戰國時期爲韓國疆域。秦滅韓國,劃爲三川郡。漢武帝時名曰宏農郡湖縣...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