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原文化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文化溯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祝毓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名称 文化演进 朝代更替

    故有「中原衣冠」的说法,是以衣冠代表中原文化。中原多为古代帝王的都城京畿,例如伏羲氏都陈,神农氏先都陈,后迁曲阜。黄帝都于轩辕之邱(河南省新郑县),邑于涿鹿之阿(山西解县盐池附近),迁徙无常。帝高辛氏都毫(河南偃师县)。帝尧陶唐氏、高辛子、都安邑(解县)。舜,黄帝八代孙,都莆阪(山西省永济县)。禹封于禹县,即位安邑。商成汤,舜司徒契之后,都毫。旧说殷凡五迁,今从张其昀先生据王国维甲骨文研究说殷有六迁:就是毫(商丘、南毫)、嚣(荥阳)、相(内黄)、耿(一作邢

  • 文章河南首次發現猿人居住遺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80-08-25
    关键字: 猿人遗址 考古挖掘 化石 旧石器 中原文化

    的文化遗物。小空山石器遗址与早此发现的云阳猿人遗址仅相距五公里。据考古学家推测,这批石器似为云阳猿人的遗物。这是河南省首次发现的猿人居住遗址。它的发现,进一步証实中原地区在几十万年前就生存着原始人类,它为探索中原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周围地区诸文化的关系,增添了新的宝贵资料。

  • 文章鹿邑縣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王循貴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鹿邑县 道教 老子 中原文化 汉族

    一、河南鹿邑部族由來據考古學家其所發見人類最古的是一九〇三年河北房山縣周口店所發見的北京人,考古學家的硏究其時約距今四十萬年,其和中國人有無關係不可知不過因此而知東方亦是很古的人類起原地。據史記夏、殷本紀、夏朝傳國共十七代,商朝則三十代,商朝的世數所以多於夏,大約是因其兼行兄終弟及之制而然,後來的魯國,自莊公以前,都是一生一及,吳國亦有兄終弟及之法,這亦足以證明商朝的起於東方,商朝的事迹,較夏朝傳者略多。據史記,成湯以後第四代大甲,第九代大戊,第十三代祖...

  • 文章中原文化与台湾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王宇淸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民族文化 历史文物 台湾

    一、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吾土吾民,骨肉同亲……」——这是最近国立历史博物馆等擧行「中原文化与台湾——历史文物展览」邀宾请柬的前置文辞。诚然,此一展览会,确也实至名归,特别具有启示性社会性和敎育性,意义至为重大。「中原文化与台湾——历史文物展览」,是由敎育部文化局、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省文献会、台北巿文献会联合擧办;省、巿敎育厅局及各县巿文献会、金门、连江县政府协办,各级议会赞助。自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台湾光复节前夕起,展期一个月,展览场在台北巿

  • 文章簡介中原百家堂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中原地区 百家姓 发祥地 中原文化

    木有本、水有源,史載中華文化,眞是淵遠流長,由此文化蘊育成長的中華民族,正是廣被四海,追朔本源,當是來自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帶。槪略言之:除河南省爲中心外,其他鄰接省份,諸如河北南部,山東西南部,江蘇北部,安徽西北部,湖北東北部,陝西東部山西南部,都是漢族發祥之地。爾後不論是隨着政治領域的擴張,或因天災人禍的遷徙,或是經濟生活的發展;數千年來,繁衍綿延,廣達四海。可說是地球上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的足跡;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就有中華文化。這一大民族的生存和發...

  • 文章台湾保持中原文化的传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王撫洲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台湾 中原文化 文化精神 礼俗传统 史料考证

    所谓中原即指黄河下游一带,包括河南全省及山东省、山西省和陕西省一部份地区,亦即华北大平原而言。由于黄河下游一带宜于生存和发展,土地适于耕种,人民勤于劳作,渐由草昧进入文明,奠立了农业社会。由于经济生产发达,政治制度日趋完备,于是此一地区已成为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追溯先史时代的中华文化即发祥于此中原地带,因此中原文化即代表中华文化,故多以中原作为泛称中国的代名词。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上,仅以台湾海峡与福建广东两省隔海相望。但在地缘上早在更新世最后一次

  • 文章思親之路說我家鄕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7期  作者:姚建業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返乡祭祖 墓志铭 祭文 生平家世 河南历史 中原文化

    九朝古都洛阳不仅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更有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迷人微笑: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的开封至今还在演绎著宋代的古事。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让中国最早的文字发源地河南省安阳市身价百倍,列为中华古都之首当应无愧。历史久远了,凝结文化分子,堆积成河南的厚重。闻名天下的少林功夫和刚柔并济的太极拳从这里起源,杂技,剪纸、版画、豫剧、梆子、越调、洛阳曲……数不尽的民风习俗,汇集成了一幅充满韵味,回味无穷的河南历史画卷代代相传。中原文化与台湾客家、河洛文化息息相关,过去

  • 文章籌建炎黃子孫宗親歷史博物館的倡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張秀英·賀維周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炎黄子孙宗亲歷史博物馆 筹建倡议 访祖寻根 中原文化 民俗民风

    炎黃子孫僑居海外的有三千多萬人。「尋根熱」的發展,海外僑胞懷著對故土的依戀,對祖先的崇敬,紛紛回國訪祖尋根,希望了解自己族親歷史和宗親淵源。筆者在這股熱浪中耳濡目染,感受至深,因此,萌發了籌建「炎黃子孫宗親歷史博物館」的動議,希望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和海内外炎黃子孫的支持。一、海内外炎黃子孫祖根在中原馬來西亞華僑鄭威廉先生偕夫人1989年歷經艱辛回國尋根,帶回了一部比號稱中國第一家《孔府家譜》早近千年的《鄭氏家譜》。鄭先生是其家譜的第114代傳人。這部族譜是鄭先...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