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河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河清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黃文範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黄河治理 黄河历史 黄河

    就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选举第二届国民代表的那一天下午,一家晚报独家刊载了一则消息:「黄河水清两百余年来头一遭『路透社』北京二十一日电,中共新华社今天说,黄河的水变清澈了,这是两百六十五年以来头一遭。『新华社』说,五千公里长的黄河,上游地区近数月来雨水稀少,使得这条夹带大量泥沙的一国第二大河,含沙量仅及平时的一半。该社说,黄河的水上一回变清,是在西元一七二六年。」·这是一则天大的新闻,「黄河清」是我国最大的奇蹟,更认为「奇瑞」,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应当

  • 文章豫北豫东对日作战及黄河决口之经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黄河决口 作战区 团军 台儿庄

    北上之第七十四、六十四、七十一、二十七与第八等军先后到达砀山、归德、兰封一带集中。十一日济宁之敌,陷郓城,旋即南下攻击。同日(十一日)我第七十一军在砀山集中完毕,并派遣一部至砀山南方之韩道口及丰县警戒,第八军在马牧集、归德集中完毕,第六十四军向归德输送中,以上三军编成豫东兵团,薛岳为司令官,在陇海线上警备,俾我第五战区作战容易。当我第五战区开始向西南转移兵力,决定放弃徐州之际,濮县方面敌第十四师团于五月十四日渡黄河,陷我荷泽,三十二军一部及二十三师,损失甚重

  • 文章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徐福齡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下游 变迁 河道 史料

    撰文:徐福龄黄河下游河道在建国前的两千多年间变迁频繁,或东北流入渤海,或东南注入黄海,波及的范围,北达津沽,南抵江淮,约有二十五万平方公里。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河道本身的自然变化之外,还有其他社会因素。一个时期河道维持时间的长短和当时对黄河修治与否有很大关系。历史上的人为决河,也能造成河道的变迁改道。所谓河道变迁,是指黄河大改道而言,或称大徙。即大河在某处决河改道之后,不回归原河道,全河另由它道入海,流经的时间较长,影响国计民生比较严重

  • 文章黄河下游防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郝守英 高克昌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防洪 堤防工程 水库

    防洪防凌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发电、权漑、供水等综合效益亦很显著。2、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嵩县伊河中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的综合利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三、七四〇平方公里,总库容一二·九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六·五亿立方米,设计灌漑面积一三四万亩,现已装机九、〇〇〇千瓦。3、故县水库;位于河南省洛宁县洛河中游,正在施工。控制流域面积五、六三五平方公里,总库容一二·〇亿立方米,防洪库容五·〇位立方米,计划装机六·〇万千瓦。六、通讯设施黄河下游以郑州为中心建有有线和无线电话

  • 文章簡介杞縣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9期  作者:張景仁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杞县 高阳 颛顼帝 黄河 水利

    大陆,同胞鄕亲,明史鉴今,以效发先贤之精神,利用科技,凿濬河流湖陂,尤以开发能源而大力创兴水利,改进农业技术,富强起来,同享三民主义时代的幸福!㈡山川1杞县有五陵之名:桃陵石陵靑陵翟陵武陵谓之五陵。谷林山,宋杨侃皇畿赋云:县之西郊。山曰谷林。杂花迎野,望烟禁春深。景当姸丽。俗重登临。移市竟日。倾城偿心。又云:朱樱宜于谷林。今其山夷矣。在县西。2黄河:志载历代时有河决,迁徙无常,受害无益。民国二十六年对日抗战,大雨成灾,二十七年六月九日,日寇犯杞续西进,我方于

  • 文章大蝗災目睹記(續上44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5期  作者:王振霞 出版时间:1985-01-03
    关键字: 蝗灾 黄河 商丘县 银太康

    异想天开,横渡黄河那是(民国三十一年)黄河(指决口后的黄河)以北的地区吃光了、啃尽了,怎么办?这些不会飞的小蝻子,眞是有通天的本领。那时泛后的黄河最宽处将近三十华里,然而这些小顽皮竟然异想天开的渡黄河到南岸去「吃大户!」说来眞是令人难以置信!成羣结队的小蝻子到达黄河北岸之后,横延数十里,成万累亿的蝻子蝻孙,脚勾脚,头咬头,在黄河边慢慢的滚成了一个个圆形的球,小如网球,大如排球、篮球,但看牠们以沉着的态度,从容不迫的神情,悠悠然下水向自由区南岸滚去!刚才

  • 文章閒居抒懷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9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88-07-03
    关键字: 诗词 姜太公 南宋 唐玄宗 黄河

    新弃旧是本性,香莲母女泣道旁。八、郑汴途中尘土扬,为谁工作为谁忙,禹王台上捞好处,工况好转快囘防。九、隆中对策欺君王,乌云遮盖日月光,黄纸一张骗到手,京、汗异域到处逛。十、自己道路自己开,扎根结果才能摘,团结奋斗扫胡尘,跃马中原鼓角来。十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囘,「放河引溜」西风凑,亿万难胞笑颜开。

  • 文章黄河花园口堵口工程补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1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84-01-03
    关键字: 黄河 《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册》 堵口工程 引河 花园口

    关于花园口决口、堵口经过,已详卅六年四月「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册」。光彩因亲历其境,知之较详,特将其重要数事补述如下,以期完整:一、堵口工程至卅六年元月间进行顺利,但所需大量石块供应不及,电请中央主管机关设法增加运石列车,但往返费时,无济于事。而时不我待,稍纵即逝。于无可奈何之中,不避越级言事,自工地密电最高领袖,恳请转饬有关军政机关,增拨铁路运石列车以免贻误。电去后,不三日,平汉路局夏局长光宇偕同专员钱宗渊等到工地,准予增拨列车。从此得以供应无缺,故

  • 文章抗战期间黄河决口经过纪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7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76-07-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徐州会战 黄河决口

    民国廿七年五月,徐州会战方酣,日敌于同(五)月中旬,又以土肥原师团由黄河以北,冀鲁交界地区渡河,急袭我兰封归德。军事委员会遂于六月一日策定豫东大军向豫西山地,作战略上之转进,同时决定黄河决口计划,作成大规 之氾滥,阻敌西进。蒋委员长以决口事关重要,当时指定第廿集团军总司令商震负责督工。汝霖时任参谋处长(参谋长傅立平,已故。第一科长武泉远,第二科长刘本厚,第三科长刘叔琬,均在台)。奉命率领刘科长叔琬等前往河堤,昼夜监临,知之最为详尽,事后将目覩情形,撰为

  • 文章60余年来大陆水利之回忆并补述黄河问题 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水利设施 社会建设 黄河 洪涝治理

    朱光彩东北地区有松花江之小丰满,装置容量五万六千瓩,鸭绿江上之水丰,装置容量亦六万瓩,牡丹江之镜泊湖,装置容量三万六千瓩,抗战胜利后,由我国派员接收,并成立东北电力总局。根据**报导,在大陆上水力资源方面,内陆江河流域面积在一千平方公里之大河有一、五九八条,平均总流量约为二六、八〇〇亿公方,其水力蕴藏量计有五、八亿瓩,主要水力发电厂装置容量约为五、六〇〇万瓩。此种夸大宣传,难以置信,一如其兴修陜县三门峡水库,完全失败,贻患无穷,而竟渲染谓黄河已因此而大加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