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后感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陳著「閒話宛西」讀後感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2期  作者:劉偉民王晉豐 出版时间:1979-12-25
    关键字: 《闲话宛西》 三自政策 读后感

    一、重老道席:辱惠大著,感荷無旣,四十年前之三自政策,倘能於大陸普遍實施,則國強民富,絕不致有如今日偏安之局面,尊者讀來,彌深佩仰,我 公九秩高齡,福壽無旣,卽乞珍攝是幸,專此申謝,並賦呈敎正敬,頌 道安不一大德徵高壽 勳勞話宛西卅年桑梓愛 千里海山棲自治興邦礎 歸航待曉雞一編留勝槪 秋月映淸谿二、綿上王晉豐辛巳十一月四日讀陳著閒話宛西集後欽佩莫已旋賦七古兩首用表心聲欣逢陳公明年九秩大慶國之大老敬爲預賀。三賢秉義一條心 地治自衞獨先行除暴安良保四邑 兵農合一效更...

  • 文章石破天驚識吉甫(二)李辰冬的《詩經通釋》、《詩經研究》、《詩經研究方法論》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黃國彬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李辰冬 诗经 通释 朱熹 读后感

    之妄、明人之凿[1],不过许多问题,他仍不能解答。到了李辰冬先生的《诗经通释》,《诗经》二千多年的翳障才全被扫淸,千百年来的问题诗篇才有了明确合理的诠释。在《诗经》硏究史上,如果郑玄、朱熹是牛顿,马瑞辰和姚际恒是普朗克(Max Planck),那麽,李辰冬就是爱恩斯坦了。二十年来,李先生一直惨澹经营,受尽世人的奚落、排斥、嘲讽,基金会的衮衮诸公看了他的新论,更吓得马上停止该会在经济上对李先生的一切支助。[2]因此,李先生的论点,短期内大槪仍不会为一般人接受

  • 文章石破天驚識吉甫(一)李辰冬的《詩經通釋》、《詩經研究》、《詩經研究方法論》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黃國彬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李辰冬 诗经 通释 朱熹 读后感

    自一九七八年起,《詩風》每年六月都爲中國的古典大詩人出專號作爲創刋紀念。由於我一向希望重評中國的古典詩,所以每年都乘專號之便,撰文詳論這些大師的藝術。討論這些詩人前,所做的準備工夫都差不多;先讀詩人的全集,記下個人的見解,然後把其他的評論瀏覽一遍,看看前人有哪些論點需要調整,哪些卓見値得推崇。做完了準備工夫,我就會輕騎挺進,開始用藝術的標準全面衡量詩人的成就。上述的批評方法,四年來一直無往而不利。可是到了今年的《詩經專號》,準備工夫做完了好久,我仍勒着馬...

  • 文章讀「歧路燈」後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6期  作者:李裕寛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歧路灯》 小说 读后感 伦理

    世間小說汗牛棟,各有千秋奇招逞,玄虛怪誕左邪道,淫盜仇殺炫色情。感嘆世風日下趨,音離譜來文離經,人逢岔路究何適,不妨且看歧路燈。一、從加強人本文化說起近代世人敎育的觀念幾全注重經濟競爭與自然科技之發展,對人文倫理似未如已往之注重,經濟成長與科技發展固屬當務之急,沒有足夠的經濟發展大家就可能生活發生問題,沒有嶄新的科技,生產就可能落後,經濟豐足亦好,生產發達亦好,總之,都是爲了人民能夠生活,能夠生存,但人生在世,並不只是爲了吃飯、穿衣等的生理需求,除了生理...

  • 文章讀中原文獻「人文槪況」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蔡拱星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读后感 《中原文献》 人文概况

    同鄕諸先進賢達,於此時此地發起創刋中原文獻,誠如王撫洲先生在發刋詞中所說:「現在的靑年,對於家鄕的山川風物,從未目睹………中年人也因積時日久,漸漸遺忘。」對中原文獻重要的闡釋,眞是一針見血。末了並有:「對本刋編輯、發行方面,如有批評,亦所感荷。」之句,足見對此刋物的求眞及主持人的謙誠可貴之處。本人忝屬河南人氏,覺得此一盛舉,實在値得熱烈喝采和竭誠擁護與支持。惟對「人文槪况」讀後,如:「黃河沿岸居民,房屋大都簡陋,」却持異見,因爲農業社會的我國,那一省的農...

  • 文章張仲景與傷寒論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张仲景 张仲景与伤寒论 读后感

    我寫「張仲景與傷寒論」的動機,已有三十多年了,猶記民國六十年,受同鄉會之託,編寫「南陽文物略誌」,由於這冊書的帶動,勾起我對鄉先賢醫聖張仲景的懷思,深感傷寒論這本著作,對於中國醫學貢獻之大,即是用生花妙筆,也無法說透,其坦盪無私的胸襟,救人救世的情操,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作者張仲景何許人也?其生平事蹟如何?知道的人有幾?又有誰揭開這個謎?一千多年的時光過去了,直到現在,仍然是一片渾沌。記得年少在家時,故鄉南陽就流傳著很多有關張仲景學醫,行醫的軼事。...

  • 文章瀟瀟雨未歇——岳飛的滿江紅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0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0-10-25
    关键字: 岳飞 《满江红》 读后感 历史考证 学术探讨

    中國時報九月十日發表了一篇孫述宇先生大作「岳飛的滿江紅」,當晚硏究宋史專家翁同文敎授撥電話給我,長談我倆對孫先生大文看法,承囑將我的讀後感想寫出,用便讀者易於比較參考,明辨瞭解。爰成此稿,就正賢達。按孫先生是以「從小重山看滿江紅」、「什麽是三十功名?什麽是八千里路?」再因岳珂撰「金佗粹編」列有「小重山」未收「滿江紅」,是以認爲是「一個文學的質疑」,結論說「卽使不是岳飛所作,滿江紅仍値得流傳下去。」文未「註」中提到我撰的「岳飛事蹟考」。經詳細拜讀之後,試述...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