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子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老子对政治的观察的一点启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伍格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老子 道德经 解读

    搜刮来的钱财货物,怎么用也用不完。这种人眞可称之谓强盗头儿。他们的行为实在不合乎道啊!笔者素爱读「老子」一书,当重读这一章时,觉得李耳老先生,竟成了现代的报社主笔,描绘我们当前的政治情况,是如此的逼眞,使人有贴心的亲切之感。但却笑不出来。

  • 文章老子是权谋思想吗?(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1期  作者:王邦雄 出版时间:1983-11-30
    关键字: 老子 思想家 权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你要他合吗?那麽一定要先让他开;你要他弱吗?得先让他强;你要废他,就让他兴旺;你要夺他,先要给他。哦!这句话翻译下来,简直就是大权谋家。所以这一章最容易引起误解,好几位学者判定老子是权谋家,就是从这一章来论证。章太炎先生根据这一章,认为老子有权谋思想,权谋没有什么不好,当君子束手束脚,他说:「历来承平之世,儒家之术足以守成,戡乱之时即须道家,以儒家权谋不足也

  • 文章孔子問禮於老聃考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程元龍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孔子 老子 问礼 史料考证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县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河南鹿邑县人,孔子适周问礼时系在东周,建都洛阳,由山东往洛阳为西南行,故有「南见老聃」之语,其下车处在洛阳东关外,现立有高大石碑,上写「孔子问礼于老子在此下车」等字,民国三十一年时曾见此碑,其问礼处在东关双龙巷,亦立有石碑,上写「孔子问礼于老聃处」,老子答孔子问之词亦刻于石碑上,即后录「子之所言者」及以下等句,但孔子向老子所问者为何?不但石碑上未刻,且他处亦尙未见到,今所能找到者,仅有

  • 文章老子蠡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老子 生平 处世之道

    韦德懋遗作一、前言司马谈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釆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推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见史记太史公自序)民国四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我国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在瑞典的京城斯德哥尔摩(STOCLC HOLM)领受诺贝尔奖金的典礼中,瑞典皇家科学院克莱恩教授盛赞这两位物理学家时,连带颂扬到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他说:「关于眞正的基本质点,物理学家只好依从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

  • 文章南陽何宴的生平與思想(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2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何晏 自然无为 老子 老庄学说

    天道,以异途而同归,解释「吾道一以贯之」(衞灵公篇)。贫富贵贱,吉凶祸福,寿夭苦乐均天命所使然,非人力所能左右,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其义理奥妙深玄,难以解释,故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篇)。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自然而然的法则。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老子又曰:「道之为物,惟恍

  • 文章老子是权谋思想吗?(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2期  作者:王邦雄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老子 思想家 无为 权谋 智慧

    依于仁」,这样通权达变才不会变成一种浮动、流荡或散乱,这是儒家的智。老子的智慧则在「无」,「无」在形而上的层次。无的智慧,就是心虚静,可以观照,可以有「自知者明」、「知常曰明」的淸明,而看到生命的本身,所以他只是透视我们整体的生命,他并不落在某一事件,某一利用来作一种权衡取舍,老子的智慧在人间世是弃绝的无为,所以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若把老子哲学落实人间作一种应用原则,是老子哲学分位的误置,他仅能作形而上的观照,绝对不能带到人间来运用,你看他上没有仁义的贞

  • 文章(古今鄉賢)鹿邑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2期  作者:老子文化硏究会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鹿邑 老子 孔子 道德经 史料考古

    老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厉鄕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鎭)人,史记有传。有代表作:老子,也称道德经,一书传世。同时,老子亦为古代杰出的养生学家,在养生领域与黄帝齐名。据《史记》记载和已故山东大学教授高亨先生考证,老子生于公元前五七一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与孔子为同时代人,约比孔子年长二十余岁。他博学多才,二十多岁便做了东周王朝的史官,受到了周王朝的特殊礼遇。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王权制度下

  • 文章禍福相依——外三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祸福相依 老子 福王 日本 道家思想

    1889-1945)出生于奥地利,于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五年,担任维粹德国元首,大战前几年,侵占西欧各国,气势赫赫不可一世,并屠杀犹太人六百万,真是惨绝人寰,但到了一九四五年春,柏林被盟军攻陷,他自知罪恶深重,世所难容,于城破前夕,举枪自裁,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日本的东条,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国的希特勒,都自认是精英中的精英,强人的中的超强,唯我独尊,天下无敌,但最后都死于非命。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强梁者不得其死」。这是历史的铁则。唯有知足、知止的人可以长久,吾人于道家

  • 文章鹿邑老子故里文化硏究会简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鹿邑 老子故里 老子思想 传统文化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及太清宫遗存之大量文物,民间传说等,确证鹿邑为老子故里无疑。老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基石。它对中华文化的特色,对整个国民性格的形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地位与价值,至少可与儒家文化相提并论。一九九八年太清宫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史料价值极高的文物遗迹。其中唐宋大型建筑基址,规格极高,经专家诊断,是为唐宋时期皇家祭祀老子的殿堂。在隐山古文化遗址上发掘的商末贵族大墓,出土了千余件文物。其中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瓷器

  • 文章老子的生平与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老子 政治思想 生平 思想家 哲学家

    一、老子生平事蹟的记载老子是位神秘的人物,其家世生卒,不可详考。行踪幽隐,莫测高深,立言设敎,尤趋玄妙,令人眩惑,故孔子叹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神龙变化莫测,见首不见尾。老子其人,神秘幽隐可以想见。司马迁汉人,去国不远,史记老子列传亦仅寥寥三百言,且多疑辞。老子的思想以『道』为本,故为后人尊崇为『道敎』宗祖。梁启超称史记老子列传为『迷离惝恍』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生平事蹟全文如左:老子者,楚苦县厉鄕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固守藏室之史也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