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烈士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国民革命先进与抗日、抗俄殉难烈士外传前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国民革命 抗日 抗俄 烈士

    的士绅学人与历史性的富农,应是为抵御外来思想侵略,保卫传统文化,和国父所创三民主义而殉国死难。凡我中原在复兴基地同胞,想是统有如淮南子上,所说:『人有厚德,勿问其小节,人有大誉,勿疵其小遇』的修养。广搜中原贞烈轶事,著论宣扬,藉以发其潜德幽光。使埋在黄泉的幽魂,哓得人世天理尙未泯灭净尽,为复国放出一线曙光。若从纲常伦理去衡量,诸烈士与众贤达的行径和归宿,不独是他们自身成仁而去,所给同胞的重大启示是,世人称吊民伐罪,必举汤武的征诛革命;称政治德化,必举周公

  • 文章豫中群烈(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河南 烈士 传记

    往年刘艺舟兄与我谈过豫中在抗战时期殉职烈士数人,我今尙能记其大槪,兹记于下。尙振声,河南罗山人,少有侠气,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视世俗富贵如浮云,所为诗词,慷慨悲壮,一若其人。既长,学成行高,省政当局震其名,俛其执敎河南省垣。振声乃日以经世之学敎授生徒,远近之士,闻而负笈请业者,犹晨风之郁北林,鳞介之趋巨海,经振声磨琢淬濯,获成器者,不可胜数。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参加军统局工作,奉派为汴站编审,嗣因成绩优异,由书记升至汴站副站长。中原之有

  • 文章辛亥革命河南起義志士的壯烈犧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7-11-2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河南 烈士 名录

    威武不能屈,甘愿为革命而牺牲。其被处决,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者计有张钟端、张照发、王天杰、刘凤楼、徐振东、张得成、单鹏彦、李干公、王梦兰、崔得聚、李鸿緖十一位烈士。在外地殉难者,尙有河南支部长刘纯仁、革命军北伐先锋队司令马云卿、参谋长刘凤梧。烈士殉国,陈尸三日,无人敢往收殓,党人暗贿兵士,始得以薄蓆葬于开封南关三里堡乱坆茔中。民国成立,军阀横行,烈士家族亦不敢出面,直至民国二十年河南省党部始呈报中央,将烈士遗骇迁葬,修祠立碑,以示崇敬与纪念。烈士楷模,革立典型遂得

  • 文章河南與辛亥革命(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84-04-3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纪念烈士 河南革命军

    [1]。死难诸烈士陈尸三日,血肉狼藉,由党人段拱辰借铜钱三百串,托县衙司书姚启俊、生员张翠岩、贿通士兵丛葬于开封南关之三里堡乱坆茔中[2]。民国成立后,军阀横行,内战不已,烈士遗族不敢露面,直至北伐成功,民国二十年河南省党部始呈报中央,将烈士遗骸迁葬,修祠立碑,以示崇敬与纪念,烈士楷模遂得永垂不朽。死难诸烈士以张钟端最为人稔知。钟端字毓厚,别号鸿飞,河南许昌人。为人慷慨不羁,好大言。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游学日本,入宏文书院习普通科,后入中央大学校,专攻

  • 文章彰化县——抗日烈士十八英雄公祠沿革志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2期  出版时间:1984-04-03
    关键字: 彰化县 抗日战争 烈士 英雄公祠

    彰化「抗日烈士北坛十八英雄公祠」管理委员会为纪念该祠十八河南烈士殉国八十八周年,于元月四日擧行扩大祭典,请彰化县长黄石城主祭,柬邀本会杨理事长前往观礼,适因公忙未克前往,由彰化县河南同鄕会代表旅台同鄕与祭,兹特将该祠沿革志略,转载于后。——编者——)中日甲午之战,记淸军之败绩、马关和议痛割我之台澎,弃民孤愤恸号,蹶起谋立应变,肝脑涂抛,扬天地之正气,前仆后继,为民族争生存,于我者曰,台倭乙未战争,殉于义者,溅血曝尸盈野,时名师刘永福令部将吴彭年,统率黑

  • 文章(古今鄉賢)古都風雲⑵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8期  作者:屈春山 出版时间:1993-04-03
    关键字: 乡贤 开封 张钟端 辛亥革命 “十一烈士陵园”

    第一回 红梅开又思先烈忠骨归重谈奇缘古都开封南部的禹王台公园内,辟有一处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在这处陵园内,有一个庞大而又奇特的墓冢,其间合葬著十一具不分彼此的骨骸,名为「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十一烈士之首张钟端,是河南辛亥革命起义军总司令,他继辛亥武昌首义告捷之后,出于革命之激情和爱国之义愤,毅然只身离汉口、经上海,呈请同盟会总部同意,返回家乡河南,在古城开封领导起义。经过一个多月的发动,联系,一切安排就绪,胜利在望,不料起义之夜,被叛徒柴得贵,张光

  • 文章(古今鄉賢)古都風雲⑶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第79卷 第79期  作者:屈春山 出版时间:1993-07-03
    关键字: 乡贤 张钟端 千装伧子 烈士陵园 辛亥革命

    第一回 红梅开又思先烈忠骨归重谈奇缘(续)常来观瞻十一烈士墓的游人很多,尤其每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更是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这天,突然有一辆精巧别致的小轿车,驶至烈士陵园门前,那辆轿车一停,从里边走出一位两鬓染霜的日本客人,这位客人进得陵园大门,便左右打听,寻找张梦梅,张兆梅二位老人。张萝梅、张兆梅是什么人呢?他们是烈士张钟端的儿子。说来也是世间一件奇事。一九一一年夏天,一场推翻君主专制的中国革命正风起云涌,满清王朝的末日已经来临。这时,张钟端已在日本

  • 文章辛亥开国河南十一烈士成仁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豫溪居士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开封起义 张钟端 烈士

    漏夜审问,严刑拷打。各烈士或慷慨直陈,或骂不绝口。齐耀琳等以张钟端,王天杰,张照发,刘凤楼,徐振泉,张得成,单鹏彦,李干公,王梦兰,李鸿緖,崔德聚,十一烈士或为首领,或为敢死总队长,或为民军领袖,或为仁义会首领,皆处以死刑,于初四日及初六日,分别鎗决。周维屛,冯广才,徐洪禄,王盘铭等二百余人,亦均处死刑。旋因上海和会去电交涉,始于民国成立后释放。迨民国成立,元凶柴得贵,周符麟,张锡元等,仍握兵符,各烈士之仇不能昭雪。张烈士照发等之遗族,且遭残害,家产没收,至

  • 文章(專載)碧血黃花照汗青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2期  作者:黃大受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革命党人 八十六烈士

    人。这种壮烈的牺牲,事虽不成,却震动了世界,唤醒了民众。清廷更骇怕革命党了!这是国父领导的第十次起义。海外的同志,反而更加热心捐款,再图大举。因为这次参加的多属青年,所以政府后来把三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定为青年节。壮烈的情形:烈士林觉民被捕后,张鸣歧、李准亲自审问,烈士侃侃谈论天下大势,苦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在狱中连水也不飮。就义时颜色不少改变。其余的同志,也从容就义。林觉民在三月二十六日写信别妻说:「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 文章我们的外祖父章培余烈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1期  作者:袁劍平 袁康平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章培余 烈士 二次革命 遗文 民主革命思想

    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中,开封作为河南的省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河南火药局爆炸案,上海、北京的《民立报》多日连续报导。爆炸案发生后,包括章培余在内的五人被捕牺牲。其中具体组织实施爆炸的章培余烈士,就是我们的外祖父。章培余,出生于西元一八八四年,同盟会会员,西元一九一三年七月十三日牺牲,年仅二十九岁。一、出身知识世家:章培余,字读三,自谓痴人,笔名亚痴,祖籍浙江绍兴。其父章炳仁,任清朝河南巡抚府文案师爷,其伯父章炳焘,在河南南阳内乡任五品县吏(南阳内乡县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