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回忆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省垣最早的學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河南省 学堂 往事回忆

    淸末,廢科擧,開學堂。河南省垣開封最初開辦的學堂,我記得的有五座:㈠法政學堂 法政學堂所在的街,是什麽街,我記不起來。因爲設立法政學堂,便改名「法政街」。光緒三十年代,法政學生今在台北者,馬木軒(壽華)先生其一也。或許是惟一,亦未可知。㈡優級師範 在貢院後。優級師範是預備中學師資的學校。㈢女子師範 在何街不復記憶。張伯烈先生任校長。張校長剪了頭髮,被指爲革命黨,遂以去職。㈣客籍學堂 在孟子遊梁祠。客籍學堂是高等學堂。學生畢業卽稱貢生。當時的學生今在台北者,湖...

  • 文章照亮中國古史的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亮軒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往事回忆

    「他是硏究甲骨文的權威。」「中國上古歷史的專家。」「一個書法家,篆刻家,字寫得特別多。印刻得特別少。他寫的藝術批評不錯。」「我知道他是古文字學專家,可是那個我不懂。我喜歡的是他的隨筆散文,你有沒有讀過他的『飛渡太平洋』?收在中學課本裏。」「董作賓?我不太淸楚,不過名字倒很熟,是不是台大的一位敎授?發掘出來好多甲骨文的那個人?」如果你抓住任何一位大學生,問他們「董作賓是誰?」他們很可能給你這許多不同的答案。那麽,董作賓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個人呢?只限於用一句話...

  • 文章我經過開封的回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开封 名胜古迹 往事回忆

    一、前言民國三十六年,我因弟安江讀安陽初中,家無經濟支援,而放棄入安師二年級。我父岐伯去世早,我母曹香枝持家辛苦,我哥安濤願在家務農,而我經商,弟走學術路,妹保平長大嫁近鄰。堂叔岐望評我不讀免費師範,失策遺憾。第四十軍李振清,利用查戶口,把我由安陽巿西大街雙和益中藥店抓去,編入三一七團柴世烈團,迫擊砲王世英連。三十七年三月,空運至新鄉,我乃以平日自修中學課程,考上青年軍二〇五師,擬由上海乘船來台灣,火車至開封,鐵道遭中共破壞,自住燕趙中學兩週餘。八十二年...

  • 文章白頭話往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董耀清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从军生涯 外交 往事回忆

    吾人生當此波瀾壯闊之大時代,風雲變幻,光怪陸離,每個人均有其多采多姿之人生際遇,於余似尤有甚焉,歷經憂患,此身雖在堪驚,迭逢巧遇,夢迴不禁莞爾,偶因細故,不期改換前程,或值鉅變,如日寇來侵,則為旋天覆地之民族浩劫,國人莫不受其毒害。不然,余焉得執戈擐甲以終生哉?余名初從父命曰燿清,蓋以星命學言:余之生辰八字中於五行缺火,故乳名炳,皆從火,冀以補之也。然燿字少為世用,文書中常被誤作耀,既音義皆相差無幾,因隨俗如今名,而清字乃余宗譜排行,後見同名此二字者且有...

  • 文章抗戰歲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西安 避难 往事回忆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合作,促成中華民族空前的大團結,統一意志,集中力量,終使頑敵俯首投降,並廢除不平等條約,湔雪百年國恥,我國一躍而為世界五強之一;可惜抗戰勝利後國共分裂,引發內戰,造成台灣與大陸隔海對峙的不幸局面,兩敗俱傷,親痛仇快,撫今追昔,感慨良多。今年是抗戰勝利六十週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應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先生的邀請,率團自台灣跨越海峽到大陸作「平和之旅」,化解彼此誤會,增進雙方情誼,創造兩岸人民共同的利益和福祉,再添國...

  • 文章王羲之字的傳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王羲之 书法研究 往事回忆

    翻閱中央日報八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長河歐陽勉先生大作「王羲之寫的鵝字能撲犬」一文,引起我有關羲之先生寫字更神奇故事的回憶。六十五年前我在開封私立中州初級中學就讀,我班國文老師程頤唐先生(河南汜水縣人,遜清秀才,優級師範畢業)擅寫鄭文公碑講授古文、蘭亭序一文,未講本文之先,卻講了王羲之寫字的兩項傳奇,聽得津津有味,時隔半個多世紀,而記憶猶新,特將它寫在下面,以補充歐陽之文,並以紀念學問道德高尚的程老。㈠王字可以頂門據說王羲之愛女出嫁,固他官箴清廉,没有很多金...

  • 文章追憶延安之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楊蔚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延安 共产党 考察 涂思宗 往事回忆

    楊蔚遺著奉派參加陜北視察團民國廿六年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收編陜北共軍。先於一月間發表派顧墨三(祝同)先生爲西北行營主任,坐鎮西安,稍後即決定由中央黨政軍各部門遴派必要人員,會同陝西省地方黨政人員組成一視察團,赴陜北作一次實地考察,以爲爾後處理該區軍政問題的參考。大約是二月末,軍事委員會指派涂思宗中將爲視察團團長,令他率領中央遴派的視察人員先赴西安,到達西安後,則請示行營主任顧墨三先生決定行止。筆者是時服務於軍事委員會特務處,大約是三月初的某一天,忽...

  • 文章中原會戰逃難瑣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王敬賓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中原会战 逃难 往事回忆

    抗戰期間,大家都喜歡到大後方去,以求安全,我這個熱血靑年,卻選擇了「到淪陷區去」,最後還是到了後方重慶,眞是意想不到的事。民國三十三年二月畢了業,上級分派工作,很尊重個人志願,問我:「你願意到那裏去工作?」,「到淪陷區去」。「好」。四月間到洛陽,住在東關待命,聽說敵情很緊,到了五月初、日軍大舉進攻洛陽,我軍浴血抵抗,展開了「中原會戰」。各機關學校,湧向西南盧氏撤退。我們到達盧氏縣橫澗村,好不容易卸下行李休息,晚上忽然謠傳:敵人騎兵繞過洛陽,由東邊山谷竄來...

  • 文章新居述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陳舜德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新居 述怀诗 往事回忆

    棄文就武在自強 實行地治保家鄕宛西聯防邊區固 開渠修路課農桑平均負擔淸地籍 抗戰獲勝受宣揚殊榮特奬勵戡亂 新居愧難報中央六二年九月初旬,遷入台北市內湖路二段一七九巷六五弄五號新居,此間四週環山,風景優美,空氣淸爽而幽靜,適老人所居之處,至夜,輾轉不寐,憶及往事,草此俚句,以傾所懷也。

  • 文章北伐時豫中工作追憶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北伐战争 豫中 敌后工作 破坏组 往事回忆

    民國十五年,國民政府出師北伐之前,決定派遣一批敵後工作人員,以便利軍事之進展。我得到這個消息,卽表示志願參加,因爲那時心中沸騰着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等思想,一旦有機,自所欣然。登記之後,得到通知,到廣州某處,被引導到一個小艇上,小艇停在東山外的江心中,秘密的訓練了一個星期,學些秘密通信方法之類,就要出發了。出發之前,校長今 總統蔣公召集訓話,那是在中山大學的一個樓上,約莫有二三十個人,屬於豫魯蘇鄂四個省籍,訓話畢,魚貫下樓,校長站在樓梯口,表示殷殷送別之...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