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庭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洹上釣叟袁宮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袁世凯 家庭成员 政治功绩 人物传记

    胡乱禀报,再招横祸,乃慎守大臣去位闭门思过之道,很少和外人接触来往。只有当地绅士何兰芬、王锡彤、李时灿等偶来问候,亦均约定不谈国事。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委派周学熙开办许多企业,除可安插老部下外,也以经营收入作为尔后家庭生活用度。在辉县西北五里有名胜白泉、苏门等及古蹟甚多,他也无心游览,再加七姨太太邵氏原本患病,因受罢官惊吓,旅途劳顿,病情愈重,不久即病故(葬于辉县),袁世凯更为难过。一日揽镜自照,竟然须发全白,此乃忧虑之所致也。次年三月初,袁世凯令克定将

  • 文章韓文公家乘硏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1期  作者:韓清溪  出版时间:1986-11-30
    关键字: 韩愈 宗族谱系 家庭成员 史料考证

    宋代大儒蘇東坡,在他撰寫的「潮州韓文公廟碑中」,一開始就說:「匹夫而爲百世師,一言而爲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爲,自東漢以來道衰文弊,異端並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糜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文公生處安史亂後的中唐時期,身歷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五帝,是唐...

  • 文章客家婦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0期  作者:丘式如 出版时间:1973-10-05
    关键字: 客家妇女 婚姻 家庭生活

    维持,于是妇女就不能安居家庭,也要下田入山,做男子同样的工作。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描写古代人类生活情形的两句话。但应用到客家妇女的身上,实在不够得很,应该修正为「日曦而作,午夜而息」。普通的客家妇女,特别是比较贫穷之家,都是天初放明就起床,若在农历每月十六日到二十五日都有月亮亮到天明那几天,更有很多天未亮就起床的。她们起了床,烧好早饭(客家人要劳动,早餐是最紧要的,必然吃饭),自己先吃,其余蒸在锅里,留待睡鄕中的男子和小孩们,就分别离开家门,或上山

  • 文章楊却俗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杨却俗 人物事略 回教 家庭成员

    先生諱却俗,以字行,籍河南許昌縣,世爲望族,許昌乃漢建安之文化古城,先生誕於斯邑,人傑地靈,其來有自。先生早歲從事地方敎育,春風化雨,望重一時,旋以抗戰軍興,激於愛國義憤,報國心堅,於中央訓練團,及政治大學畢業後,返里,獻身抗戰工作,捍衞鄕國出生入死,不避艱危,迨抗戰勝利,獲地方擁戴,當選行憲國民大會許昌縣代表,大陸淪陷,追隨政府撤遷來臺,應聘爲光復大陸設計硏究委員會委員,並先後擔任台灣省工礦黨部秘書組長、中央黨部第五組社調輔導、中央委員會社調輔導委員會...

  • 文章博愛縣東仲水之行——迎母追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2期  作者:王鶴林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东仲水 旅途见闻 家庭成员 往事回忆

    東仲水——是一個名不見經傳,位於太行山上的偏僻小村,村裡住有三十餘戶人家,隸屬於博愛縣管轄,亦係縣境最北與山西省爲鄰界的小村之一,民風淳樸。但在抗戰初期,名噪一時,日軍佔據博愛縣城後,雖近在咫尺,(距縣城僅十五華里。)却不敢進犯染指,在我全面神聖的抗戰中,留下了一段兒不可磨滅的奇跡。有人說:「回憶常會腐蝕人們的靈魂,但有時却能增強人們的自信,振奮人們的精神。」是的,我要寫出這段不平凡永遠懷念的往事,不過是在人生的經驗中,去找尋人生的道理,發掘出一點滴兒生...

  • 文章(古今鄉賢)王魁元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第79卷 第7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3-07-03
    关键字: 乡贤 王魁元 生平 抗日战争 家庭

    先生譜名魁元,字定遠,於民國十七年農曆八月十六日生於河南省鎭平縣石佛寺鎭栗林王后地。父王子居老先生幼年從軍,因機智及戰功,官拜陸軍少將,民國三十八年,未能來台,終老家鄉。母姚氏,與其父係鄰村莊人,爲人良善和藹,對先生幼年教養,極盡慈愛誘導,影響先生日後爲人及事業深遠。先生尚有胞妹王中原女士現居河南省鄭州市。先生幼年就讀於石佛寺鎭新民小學,畢業後,升入開封中學。抗戰末期,先生由河南省遠赴西安中美訓練所受訓,結業時適値抗戰勝利,隨被分派至青島綏靖公署工作,期...

  • 文章記闊別已久的牛權琯鄉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姚保中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牛权琯 生平经历 工业局 家庭成员

    鄉耆牛權琯先生,自《中原文獻》於一九六九年四月創刊號起,即為基本讀友,算來已有三十六載之久;並擔任中原文獻社的社務委員,為最資深者之一。在此漫長的歲月裡,不時對本誌關愛、贊助與鼓勵。權琯先生與中華民國同庚,至今二〇〇五新年起,已遐齡九十四歲,諒可以琯公稱之。權琯公,年高德劭,孚有清望,允為賢達耆宿,亦是吾省在台人瑞。他與本社歷屆發行人、董事長、社長等,多是同時代的老友;目前的社內同仁,亦多屬舊雨或忘年之交。可是,近幾年來,權琯公音訊杳然,許多鄉親故舊,時...

  • 文章自說自話敘平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家庭生活 求学生活 军旅生活 政党 自传

    中华民国九十四年,公元二〇〇五年,农历岁次乙酉,二月初六;欣逢慈母王太夫人,玉梅女士,百龄华诞。因缘和合而生,恰当其时,「中原文献」嘱咐为文,备为汇纳「中原在台人物志二集」,深感荣誉。乐意从命,不但借机和乡先贤相交相知;且可敬谨申表孝思。正是「汉书、礼乐志、天马十」记:「休嘉砰隐溢四方。」祝贺慈母王太夫人,期颐华诞志庆。我的家庭生活宋、张戒著「岁寒堂诗话」记:「刘勰云:『因情造文,不为文造情。』」宋、叶梦得,抒情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谁!」抒怀为

  • 文章博愛張體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胡嗣春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张体安 将军 抗日战争 家庭成员 人物回忆

    張將軍體安,字子靜。幼懷大志,壯勵忠孝。平日喜騎射之術,好豪放之歌。世居河南博愛,其地當南北要衝,為逐鹿中原者所必爭。居民苦於兵征,困於凶年,強暴橫出,盜賊蜂起,將軍憂焉。為端正地方風氣,維護閭里安寧,乃訓練團防,綏靖鄉井,尤重正本清源之功;少壯者,教以孝悌;窮困者,獎以生計;孤苦無依者,贍其所需;歿而不能終葬者,周其所缺;對於閭里細民,強者鋤之,弱者扶之,不肖者勸之,善良者拜之。四鄰各縣,聞風而歸者眾。七七事變,華北首遭淪亡之痛,倭寇不敢冒進中原,擾我...

  • 文章我的父親袁世凱(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0期  作者:袁叔楨 出版时间:1984-10-30
    关键字: 袁世凯 生活起居 封建家庭 迷信心理

    我家应该出一代帝王。这些说法,无疑地也会使我父亲的思想受到影响。他之所以「洪宪称帝」,未始不是想借此来「应天承运」吧。·封建家庭的典型在我父亲「洪宪称帝」的时候,我们家庭中对此也有不同的反应,我娘最高兴,她说她要当「娘娘」了。有一天「大典筹备处」把做成的「皇女服」送了进来,二姊和我是经我父亲口头上封为「公主」的,但是「公主服」还没有做好,我娘便叫从二姐起都穿上「皇女服」,陪着她一起照相。这天,五、六、七、八、九妹,还有大哥的两个女儿,共七个人,都穿上了新装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