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学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華文化何以將會受世人之崇敬(接「鄢陵雜誌」第十四期首篇)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5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大学 孔子 论语

    四)本末终始循序,允执厥中大学首章,即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为教,此乃指导为人处事之要义,而免本末倒置,先后错乱,以致浪费时间,使事无成,此为士人所应首先重视者也。再读论语一书首先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学更以先后程序指明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而又反复言之曰

  • 文章安陽學宮、義學、書院、學校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先师庙 董仲舒 安阳大学 张金鉴 学宫

    、论狱、出兵授捷之法,以习其从事;……」此义含盖近世大学之文、理、法、商、军事院校等科,比较学记更为具体,因此培养人材,就必须先设最高学府。安阳古为北蒙,为殷商盘庚时之首都,一说为商代重要资料储藏库,因此殷墟出土之甲骨文,几乎占商朝之全部,足证安阳在古代文风之盛,周时始播迁于鲁,有孔孟接承中国固有文化。春秋战国时,又有卜子夏讲学西河,名弟子段干木、田子方、公羊高、穀梁赤等继出传承。后有赵之蔺相如,宋之韩琦父子,皆为一世杰才。今若能创设人文大学,尔后将更有

  • 文章今日的河南大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尹雪曼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河南大学 讲学 考察 教育 学校

    今年的五月中旬,应邀赴大陆故鄕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讲学,并应聘为该校中文系兼任敎授及考察该校现况:于五月十二日抵达,十八日返来,总计七日。兹志闻见如后,谨供参考。河南大学始建于民国元年,初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民国十二年,改称「中州大学」。民国十六年,再改称为「河南中山大学」。如此,至民国十九年,始确定校名为「省立河南大学」,民国卅一年,复由「省立」改为「国立」。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变色,中共复于民国四十二年,先将该校易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四十五

  • 文章漢江畔的四個春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尹雪曼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大学生活 抗战回忆 汉江畔

    一、汉江畔的年轻人一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最美好、最値得回忆的日子。我的那一段,便是四年大学生活。那四年大学生活,从民国二十六年秋天开始,到民国三十年夏天结束。从跟日本人打仗起,到日本人投降的前四年止。那时候的物质生活虽苦,精神生活却很丰富、很快乐。国家、社会,人人都充满了希望;个个乐观、奋发,要跟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四年中,我们虽然生活在有小江南之誉的大后方——陕南;但是,却没有逃避,没有挫折,没有悲观,没有失望。同学们从后方到前线,从前线到后方,来来

  • 文章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敎授艾恺博士访问本会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9-07-03
    关键字: 哈佛大学 艾恺 宛西自治 中国地方史

    现任敎于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敎授的艾恺博士Dr. GUY S. ALITTO,硏究中国地方史,对我宛西地方自治成就,颇感兴趣!前曾来台在调查局及党史会作历史硏究工作。年前十二月廿八日,艾恺博士从美国致函本会杨理事长,预订「今夏再度来台,届时将专程拜谒,请敎宛西地方自治眞相……。」杨理事长当即函复表示欢迎。六月六日艾恺敎授抵台,即以电话向杨理事长连络。杨理事长于八日下午五时,假北市「侨联宾舘」设宴为艾恺敎授洗麈,并邀请国大代表陈舜德鄕长(浙川县人,为

  • 文章張儐生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7期  出版时间:1985-07-03
    关键字: 张傧生 北京大学 抗日战争 逝世

    先生讳价庥,字傧生,号石农,以字行。生于民前十八年,淸光緖甲午年正月十六日。世居河南修武县张延陵村,诗书传家,鄕里称贤。祖考紫轩公,皇考胪卿公,均设绛帐讲经,门下多秀士。先生诞生之日,适诸生以桃觞敬师,靑衿盈门,咸称吉兆。先生幼受庭训,夙承家学,童年即熟读四书五经,国学基础于焉深植。以是历小学、中学、中华大学预科,迄北京大学文史学门毕业,每试恒居其冠。尝师事桐城姚仲宾、姚叔华二先生,于古文反复吟读,自先秦以迄淸季诸名家佳作千篇,无不背诵如流,故下笔万言

  • 文章旅臺隨筆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8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85-10-03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张学良 北京大学 中秋 台湾

    献金输力,支援拥戴抗日的马将军!各地大学生,中学生,从四面八方,涌至南京请愿,要求政府立即出兵抗日,并涌至外交部,打伤王正廷部长!行政院长汪精衞,在全国舆论指责下,专机飞平,命令张学良出兵收复失地。张学良拒不受命,汪精衞气愤挂冠出国,南京羣龙无首,坐鎭南昌剿共之蒋委员长,不得不立囘南京理事。蒋公返京后,经中常会推擧为行政院长,又以孔祥熙为副院长,襄助政务先安定中枢。再令外交部积极与日政府交涉,抗议日本野蛮行为,并向国联呼求主持正义。立即召见学生代表。训勉

  • 文章楊丙辰不離北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6期  作者:張起鈞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杨丙辰 历史事迹 私立大学 北平

    留德的学生。学术上极有成就归国后,声誉卓著,并曾一度担任北大的文学院长,可见学术地位之高。抗战后,舍不得离开北平,但又不能不生活,于是便落水在伪北大执敎。胜利后傅斯年到北平(虽名义上仅是代理北大校长,实际是主持整个地方的文敎事宜)严忠奸之辨,凡是在伪大学敎过课的,国立大学一槪不聘。杨丙辰不仅回不了北大就是淸华师大也进不去,只好在私立大学任课。那时法币恶性膨胀,国立大学的薪水可以随时调整,还可维持生活。而私立学校,以学费为薪津,薪水只能一学期调整一次。在头

  • 文章中州豪俠張鈁(四)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4期  作者:于凌波 出版时间:1984-10-03
    关键字: 张钫 抗日战争 嵩岳中学 河南大学 李守孔

    先后以数万计。尤以中原会战之后,许多学校带学生西逃,张钫赶到龙驹寨——豫陕要道的中途站,筹集钜款,发放旅费,照应学生们平安到达西安。现在台北的名历史学者李守孔敎授,当时是河南大学文史系的学生,他在七十年八月份的中原文献上,写过一篇「张伯英先生与河南大学」一文,兹摘录数段,以见一斑。「三十四年春,日军复侵陷宛西各县,河大师生自紫荆关徒步十余日,到西安时眞是精疲力尽,擧目无亲,承伯英先生分别安顿在西北中学和中州会馆,代筹救济金,请西安市民赶制大饼馒头,安顿分发

  • 文章国立河南大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姚從吾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河南大学 校史 抗日战争 行政组织 校舍

    一、引言中华民国大学志编辑人,因为我曾担任过河南大学较后一任的校长,嘱我执笔写这篇文章。河大成立较久,历届卒业生在台公私机关供职者,达三百五十余人;历任校长在台者,亦有七人;诸同学组织校友会,举行定期学术讲演,出版校友通讯(油印),克难互助,冀有建树。校友会为期撰稿详实计,曾两度约集会谈,分头征集资料,并推定我和李敬齐、田伯苍两先生和同学二人(董广川与李守孔二先生),主持编撰事宜。五月初旬,先后收到文稿,统计表等十余篇,教育年鉴、校友通讯、校刋等资料若干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