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博物馆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藝文詩壇)于鎭洲委員講詞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1期  出版时间:1994-01-03
    关键字: 于镇洲 奖学金 刘延涛 历史博物馆

    八十二年十二月四日陈馆长,各位贵宾,今天是国立历史博物馆第卅八届馆庆,特来道贺。贵馆在开办时,即与河南结了不解缘,河南由四川运台古物由教育部张部长、河南士绅会同点交贵馆代为保管,嗣后陆续有河南周树声、王抚洲诸先生捐赠家藏珍贵文物,近岁刘延涛先生又将历年所作精品书画,悉数捐赠,并请代办书画奖学金,贵馆与河南人有这样良好的密切关系,所以今天来道贺的河南人特别多。陈馆长近年访问世界各大博物馆洽办互惠交流展览,不仅使贵馆名扬国际,亦使我国人民大饱眼福。这是陈馆长

  • 文章由歷史博物舘商周器物看商周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商周文化 器物 历史博物馆 古物

    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間。子聞子曰:是禮也。」周易繫辭云:「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馆暂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续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2-07-25
    关键字: 历史博物馆 河南文物 器物清点

    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驻会硏究委员 姚谷良参加点查人 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第二组主任 张忠渠敎育部指派监交人 梁树声河南古物淸点委员 李敬斋 张鸿烈 何日章国立历史文物美术馆馆长 包遵彭中华民国四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卸任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 包遵彭新任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 王宇淸经管人国立历史博物馆典藏组主任 张克明接管人国立历史博物馆典藏组主任 张克明监交人敎育部中华民国五十八年五月十六日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馆暂借寄存河南古物淸册(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6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2-06-25
    关键字: 历史博物馆 河南文物 器物清点

    22.物品號數:一七五。物品名稱:璜。量:二。物品名稱:殘珩、珩。量:各一。質:玉。原附註:共四件。23.物品號數:一七六。物品名稱:璜、觹飾、組。質:玉。量:各一。原附註;共三件一破四。24.物品號數:一七七。物品名稱:珩、佩飾、殘珩。質:玉。量:各一。25.物品號數:一七八。物品名號:蚪紋佩。質:玉。量:一。26.物品號數:一七九。物品名稱:殘珩。質:玉。量:一。原附註:殘。27.物品號數:一八〇。物品名稱:雲紋組璧。質:玉。量:一。28.物品號數:一八一。物品名稱:玉...

  • 文章河南省運臺古物的守護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喬寶泰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于镇洲 保护工作 运台文物 台湾省历史博物馆

    誉满全球。目前寄存于国立历史博物馆之古物,当初均系挑选之精品,其历史价值,相当宏大。古道热肠的于镇洲先生西平乡贤于镇洲先生,学验俱丰,品格高超,素为世人所钦敬!国立河南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主持全省粮政,工作认真,正直清廉,深为上级长官所倚重;嗣以青年才俊,荣登柏台,个性刚烈,直言敢谏,祇论是非,不畏权势,为正义而绝不妥协,为负责而对事不对人!其浩然正气的精神,威武不屈的风骨,在在表现了他之任事的果敢,与人格的崇高!当选主任委员全力推进工作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

  • 文章兩塊東漢熹平石經殘石的故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陳怡眞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春秋公羊传 石经残石 历史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两块东汉熹平石经残石,如今不但已成了史博馆的鎭馆之宝,同时也是我国学术界的一大文化瑰宝。这两块石经残石本来只是一石阴阳两面,上刻有春秋公羊传的经文六百廿四字。民国廿三年出土后,剖分为二,于是石经的阴阳各成一石。又经车运顚簸,阴石断而为三,但文字幸而未受损害。据记载,汉灵帝熹平四年,议郞蔡邕校书于东观。惧俗儒穿凿经义,贻误后学,于是与堂谿典、杨赐、马日殚等大儒奏准灵帝,正定五经文字。接着以征求而得的五经善本各一,付诸博士,并经由大中大夫边韶

  • 文章臺灣地區史前文化與大陸為同一系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台湾史前文化 国母山 国立历史博物馆

    研證臺灣史前文化與大陸文化的關係,國立歷史博物舘王宇淸舘長率領的臺南國母山考古隊,九月八日滿載而歸。他們帶回來約六千件石器和陶器,進一步證實了臺灣文化與大陸文化是同一系統。這個考古隊,從上月二十八日開始,在臺南官田鄕隆田的國母山,挖掘了十天。王宇淸說:在出土的器物中,初步估計約六千件,有石器和陶器兩類,石器中包括石刀、石斧、石鏃等。陶器中有紅陶與黑陶。紅陶多是繩紋陶、網紋陶及羽狀紋等。其中最完整的,是一隻紅陶的猪,四寸長,二寸高,耳朶、尾巴完完整整,是非...

  • 文章国立历史博物馆典藏的历史意义——大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黃光男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台湾省历史博物馆 馆藏文物 博物馆历史

    一、国立历史博物馆为国府迁台后首建的博物馆创建于一九九五年12月4日,建馆已46周年。二、本馆典藏文物的内容内容分为铜器、陶器、玉石、珐瑯、竹木、牙骨、漆器、编织、国画、西画、法书、摄影、钱币、文献、及杂项等大类。其来源说明如下:1、河南博物院迁台文物(一九五六年入藏代管)新郑出土(一九二三)春秋郑公大墓青铜器、安阳殷墟出土(一九三〇)商代铜器及甲骨辉县甲乙大墓出土(一九三六)青铜器、玉器洛阳出土(清末)唐代三彩陶器原藏织绣、玉器2、日本归还古物:近百箱

  • 文章國立歷史博物舘籌辦「客家文物藝術展覧」計劃綱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3-10-05
    关键字: 国立历史博物馆 客家文物艺术展览 计划纲要 展品

    一、定名:「客家文物藝術展覽」。二、宗旨:國立歷史博物舘鑑於「客家」同胞,遍佈我國西南、東南各省,及世界各國,艱辛創造,卓然有成,其語言、風俗、習慣,每多優良古風,而大義大勇之毅力,與民族正氣之表現,往往可歌可頌,發爲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之光輝。茲以客籍同胞積極策劃於民國六十二年擧行世界客家大會於復興寶島臺灣,加強團結,有裨復國建國的歷史使命之完成。本舘特策劃同時擧辦「客家文物藝術展覽」(以下簡稱本展覽會)用期擴張效果。三、展覽期間:訂於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十月...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